“去去去”闻言我不由气苦地说道:“你管他们穿不穿鞋,反正他们上来就瞄着脑袋打就是!哪那么多废话!”
“是!”李宝成和李峰应了声就没话了,但没过一会儿,又好奇的举着望眼镜朝埃塞俄比亚营望去。
见此我不由暗骂了一声,这两个家伙哪里是来观察敌情的,根本就是来看戏的。
这埃塞俄比亚营我是知道的,现代时就看过他们的资料,而且还挺同情他们的。他们来自十分落后的非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沦为意大利的殖民地,后来在英国的帮助下,他们的游击队击败了敌人重获自由。从此埃塞俄比亚营在政治上就彻底倒向了美英帝国。
在现代时,我还看过一张由战地记者拍下的照片,名为《埃塞俄比亚营士兵的脚》,说的是埃塞俄比亚营士无论行军打仗还是训练出操,全都不穿鞋子而光着脚。久而久之,他们脚掌上的茧已经磨的很厚很厚,双脚已经磨练得不怕树枝戳,不怕石头硌了。
照片拍的就是一名埃塞俄比亚士兵的脚底板。如果不是脚掌上哪道道的裂纹和清晰的脚指,还当是穿了一双特殊的鞋套呢!
但我同情他们的并不是因为这些,而是因为当下的这场战争。
埃塞俄比亚营皇帝之所以会参加联合国军的原因,是因为他相信了麦克阿瑟的话,以为可以轻松的解决战斗。不少军官把这次参战当作是一次“惬意的东方之旅”,是一次“胜利大进军”。甚至还自信满满的宣称:“埃塞俄比亚军事实力有多强,回来后就知道了!”。
结果
这支一千多人的部队来到朝鲜战场上一年多没有参加任何战斗,参加的第一场战斗就是上甘岭战役。就在他们摩拳擦掌想到战场上大显身手的时候,却在一天的时间内就被打残了直接回国
这场战,并没有像他们所想的那样,看到埃塞俄比亚的军事实力有多强,而是看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军事实力有多强。从此,埃塞俄比亚皇帝塞拉西也看清了世界的形势,在往后的外交政策中,坚决地站在第三世界的阵营中,并开始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
当然,这都是后话,现在的埃塞俄比亚营还是我们的敌人!
想到这里,我当即下令道:“把命令传下去,这些黑人冲上来就给我狠狠地打,来多少就打多少,一个也别放过!”
“是!”李宝成和李峰嘴里应着,眼里却闪过一丝疑惑。他们是在奇怪,我怎么会这么恨这支连鞋子也穿不起的怪部队。咱们志愿军也是穷人不是?穷人看到穷人往往就会更有侧隐之心
他们不知道的是,我之所以这么做不是因为恨,而是希望能打出一个未来的盟友来!
第七卷上甘岭防御战役第一百四十四章士气之争
第一百四十四章士气之争
第一百四十四章士气之争
埃塞俄比亚营的光脚士兵们在山脚下把迫击炮打得“嗵嗵”直响,炮弹一排排地带着啸声落在我军阵地上,掀起了一片片的焦土。
埃塞俄比亚营的士兵对迫击炮运用十分娴熟,这从他们几十个人井然有序的操控着那十几门迫击炮,让迫击炮几乎是不间断地朝我军阵地发射炮弹这一点可以看得出来。
我想,他们对武器的运用之所以娴熟,应该也是出于志愿军战士相同的原因。那就是国家相对贫穷、落后。贫穷就意味着弹药少,落后就代表着武器陈旧。陈旧的武器再加上不充足的弹药,就使得他们要在战场上击败敌人,必须苦练杀敌本领。只有这样才能在战场上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手中为数不多的武器的最大威力。
不过现在的埃塞俄比亚营不会再有弹药不足和武器陈旧这种状况了,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的大老板?——美国,会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一切。
但就算是这样,他们的迫击炮还是无法对我们构成威胁。他们毕竟是头一回进攻上甘岭。对上甘岭的地形不够熟悉和笼罩在上甘岭周围的烟雾,让他们根本就无法观察,只能是对着我们阵地乱打一气。
同时我也用不着担心美军会对597.9高地实施大规模的炮击,597.9高地只有主峰周围的五个阵地在我们的手中,大多数阵地还驻扎着伪军部队。就算美国佬胆子再大,也不敢不顾友军的死活朝我们阵地打*。这样做的后果,不但会使联合国军四分五裂,而且还会让美军受到国内反战人士的遣责。
于是乎,我们现在就可以无需像往常一样进坑道躲避敌人的炮火,依旧趴在阵地上轻松自在了。
“两翼的伪军有没有什么动静?”我随口问了声。
“暂时还没有动静!”李峰回答道:“我已派人严密监视左侧和右侧的伪军阵地,安排了几挺机枪和迫击炮做好了阻击准备。他们如果有什么动静,战士们马上就会有所反应的!”
“嗯!”我点了点头。
现在我们实际是在敌人的三面包围之中。正面是埃塞俄比亚营,大慨有一千多人。左边和右边,则是我们已经领教过的伪二师。
我们的状况看似极其凶险,但我却并没有过多的担心。
首先,我们的后面是安全的。敌人的确可以绕到我们身后偷袭,对于驻守在三角形两条边上的伪军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但我军驻守在坑道里的战士不可能会对此不闻不问,反斜面上有几十个坑道口,只要有一名战士发现了偷袭的敌人,很快就可以召来炮火支援。那时,敌人的偷袭部队只怕是要以全军覆没告终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