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泱泱大唐_黄昏前面【完结】(290)

  王易讲的内容虽然不太好理解,但孙思邈听了后却明白,王易讲的是非常有道理的。

  孙思邈这些天是听了王易讲了不少新奇的医学理念,对王易所讲的虽然惊异,但能接受下来,只不过他也在抱怨,和王易讨论了多天医理,这么有用的儿子,王易竟然没和他说,今日到了宫中,当着皇帝的面才讲出来。

  王易却不发现孙思邈在腹诽他,继续讲道手喘证多在夜间及凌晨发生,首先,这病发作前一会往往有过敏样的症状出现,如鼻痒、眼睛痒、打喷嚏、流涕、流泪和干咳等,随后,很可能马上出现胸闷…重者胸前感觉紧迫有如重石压迫,约一刻钟左右的后出现呼气困难,这时甚至我们隔一定距离就可以听到病者的喘鸣声,这个时候病人往往不能躺着,被迫端坐起来,头向前伸,双肩耸起,双手用力撑着,用力喘气,才不至于出现气促的情况…这样的发作可持续一刻钟到小半个时辰,一些病者可以自行缓解,一些较重的病人要经过药物治疗才能缓解…若不能缓解者,很可能就…”

  王易生生地把这个非常敏感的字眼吞了回去,因为他从李世民眼中看到了一些异样。

  长孙皇后患这种病,虽然说从医生的角度,可以将任何可能的结果都讲出来,但在皇帝面前,一些字眼还是禁忌的。

  后世时候,对那些处于慢性期或者说稳定期的哮喘患者,采用了中西医相结合、抗炎为主的治疗原则,替代时间的以急性期舒张支气管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挺好的效果…只可惜,如今一些减缓哮喘症状的药物,如β2激动剂、缓释茶碱、白三烯调节剂、糖皮质类激素等药物都没有,只靠中药很难达到后世那样的效果,特别是急性发作的那些哮喘患者,要想尽快将病情控制住,那是挺有难度的。

  后世时候有以上这些能缓解哮喘症状的药物,还有全自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及血气、生化分析等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和检验手段能随时观察并掌握患者的呼吸情况,如今这些儿子都没有,肯定会让治疗的效果得不到有效的监察,不能及时调整用药情况,效果肯定达不到后世时候,有良好监测手段的治疗方法的。

  不过呢,只要不是急性发作时候,王易所提供那几张药方上的药,效果是非常好的,再加上一些平时生活的习惯及环境卫生上注意到,那将哮喘控制起来,是完全有可能的。

  若一个哮喘病人一辈子不发作,那当然可以说是将此病治愈了。

  王易今天讲这么多,是想当前孙思邈的面说服李世民,让他参与治疗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身体疾病,他非常希望能经他手,改变这对母女的命运,因此在讲述时候,讲的特别仔细。

  看到王易停下来,作思索状,正听的入神的孙思邈忍不住催问手晨阳小友,你快些说!”

  李世民也对王易将话停下来很是不满,又瞪了王易一眼。王易刚刚所说的症状,在长孙皇后发病时候许多都有表现,这让李世民对王易所讲的,已经很是认可了。

  王易立即应承,继续讲述手陛下,道长,治疗喘证,除用药物治疗外,平时的预防手段很重要,可以说,防远胜于治。喘证发作都有诱因的,这些因素不出现,即使病者有这种病在身上,也不一定会发病的,按…那本医书上所载,病者平时要注意不能接触一些容易引起人发生过度敏感反应的儿子,如春天的花粉、柳絮、动物的皮屑、烟尘等,也不能进食一些特殊的儿子,如奶类、鸡蛋、牛羊肉、海鲜、酒、葱、蒜、姜等物,还要防止精神紧张,身体疲惫…这些儿子预防好了,并嘱病人加强锻炼身体,身体强健起来,再辅以药物的治疗,还有一些特殊的治疗手段,那病情就可能可以完全控制住了!”

  “那本医书中所记载的,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治疗手段,就是在病者病情稳定下来,身体强健后,让病者少量长期接触那些容易引起喘症发作的儿子,让病者对那些诱因产生耐受力,随着耐受力的加强,再慢慢加大那些过敏源…哦,那些容易诱发病者病情加重儿子的量让病者接触,这样是根治喘证的最好手段!”这是后世时候王易所在科室那位王主任带领同事们研究根治哮喘患者时候所采用的脱敏疗法,这种治疗方法还是挺有效果的,只是如今这个时代并不具备后世的那些条件,因此王易也不敢讲的太详细,只是含糊地讲述,也不发现孙思邈能不能理解。

  王易将后世时候所总结出来对哮喘的认识,诊断及治疗、预防、预后几方面的理论知识大概讲了一遍,李世民和孙思邈两个听众惊异异常,特别是对医理颇懂的孙思邈,他明白王易所讲的,是这个时代没有怎么人懂得的医道,他也越加的确信,王易在医学上的造诣,远出他的想象。

  孙思邈在李世民面前并不很在意礼节,这是他的个性,因此在王易说完,李世民还未开口之时,他就说话了,“晨阳小友,你刚刚所讲的,可是让贫道受益匪浅,从前几**对贫道所讲的,及今日讲述的这样医理上看,你对医道的理解程度,贫道可是远远不及你的!”

  王易赶紧表示谦虚,“道长过谦了,在下刚刚只是卖弄了一下从书上看到的一些医理而已,为人诊病最重要的是经验,没有经验,懂的再多的医理,也是没有用的!”王易这话却是大实话,这就好比一个医学院的学生,即使此人学业成绩非常好,吧?论何种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治手段都记的滚瓜烂熟,但没有经过实习,没有实际诊病的经验,让这样的人马上就去医院坐门诊为人诊病,那他可能没怎么病能看下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