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泱泱大唐_黄昏前面【完结】(552)

  “陛下,臣附议,侯尚书得在理,吐蕃人太狂妄了,竟然以这般理由对我大唐举兵事,还污我大唐杀其重臣,这万万不可示弱,臣以为,应该派出我大军,给予他们迎头痛击,让他们我大唐上国的天威是不可冒犯的,”左仆射房玄龄马上站出来支持侯君集。

  “陛下,臣也附议,吐蕃使团在朝堂上失礼,陛下不给予重责,已经是对其宽怀了,吐蕃人不但不领情,还派军队公然进犯我大唐,我大唐必须得强力回应才是…”特进魏征出列奏道。

  “陛下,臣觉得必须应战,”刑部尚书、江夏王的李道宗昂首出列,“臣当年跟随李老将军出征过青海,对高原地形颇为熟悉,就让臣领兵出征,将来犯的吐蕃人全部消灭”

  接着长孙无忌、王珪、高士廉、唐俭等朝中重臣都出列表示支持出兵。

  其余的武将也全都群情激昂,支持出兵,请求带兵出征。

  面对吐蕃人的大举进犯,朝廷是否出兵的事儿,朝堂上第一次出现一面倒的情景,没有反对的声音,没有人提议与吐蕃人议和。所有身居高位的文臣都支持,这也是近年来少见的事儿,连一向反对兵事的魏征都支持出兵,更是前所未有。

  看到没有人反对,李世民龙颜大悦,立即决定,将举大军迎击吐蕃人的入侵,并马上严令松州至青海一带的边关,严加戒备…

  第六十九章吐蕃大军寇边

  第六十九章吐蕃大军寇边,到址

  第七十章 请战未果

  第七十章请战未果

  “晨阳贤婿,早料到我大唐与吐蕃将有兵事,今与朕,此战要如何打才好?”两仪殿的偏殿内,李世民问询单独召见的王易

  王易本就想私下向李世民提一些建议,今日得李世民单独召见,知道这个皇帝丈人肯定会问询他关于征战吐蕃的事,早已经考虑过与吐蕃之间战事的他,挺是欣喜,当下马上作礼应命,“陛下这般问询,臣也就斗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朕知道早就考虑过与吐蕃间可能的战事听,把想到的都出来,朕今日洗耳恭!”

  “陛下,臣觉得,对吐蕃人进攻的迎击,不必举相当数量的大军迎战,只要派一支数万的精兵,以我大军快速攻击能力,对犯边的吐蕃人进行突然的打击,在吐蕃人没有防备之前,将其击溃,并寻机将其大部歼灭!”

  “哦!?”李世民随口应了声,不置可否,用淡淡的口气道:“若我大军不能快速突进,被吐蕃人事先发现了行踪,以劣势兵力迎敌的我大军,很可能会遭受吐蕃人的重创,那如何是好?再得,吐蕃高原气候环境恶劣,相比较吐蕃人,我大军更难适应那一带的环境,若与吐蕃人正面交锋,必定会处于下风,万一不敌,那如何是好?”

  因为与吐蕃人从未交过手,再加上素闻吐蕃高原环境、气候恶劣,李世民虽然下了决心,举兵还击吐蕃人的入侵,但这场战如何打,要派遣多少人马,让何人领军,他还是没个定数。

  在此前讨论中,王易提出的许多不同于一般人的见解,让李世民意外之下也对他有了一些别样的期望,在朝会后,马上将王易留了下来,单独问询。

  王易所提,让李世民有点惊异,但王易没有用充足的理由服他之前,李世民是不会表态的,而且他还要提很多问题,让王易来解答。

  在王易刚刚了个开头后,李世民也以两个“那如何是好”来表示他对王易刚刚所提的意见并不是完全认同。吐蕃高地不同于其他地方,人马行进困难,我大唐军士除了在青海之地有过征战外,还没在其他条件恶劣的高原地带用过兵,而吐蕃高原比青海一带,环境可是要恶劣上多倍的。

  李世民的置疑让王易挺是意外,他在看了两眼注视着他的李世民后,收神定气,挺直身子,很坚定地道:“陛下,弃宗弄赞既然要攻到长安来,逼迫陛下许嫁公主,那就让他来进攻我防守严密的坚城,我军不必进入吐蕃高地,与其正面作战…吐蕃人进入我边州一边,必定被我边关的坚城所阻,我大唐驻有高大城墙的边城必定可以迟滞他们的行进速度,让他们疲于攻城的行动中…”

  王易这话让李世民眼神一亮,却没有问询什么,示意王易继续。

  王易察觉到了李世民神情的变化,心下大喜,赶紧接下去:“陛下,臣觉得,此战我大军不必进入吐蕃高地,与吐蕃人寻机决战,只需要集结在松州、叠州、青海一线,在边军依据紧城死守,拖住吐蕃大军的同时,寻机而动,以我军灵活机动的能力,给予吐蕃人以突然的打击…”

  “吐蕃境内没有大的城池,他们基本不据城而守,这也可以明,吐蕃军队善长奔袭战,面对面的马上拼杀,但他们不擅长于攻城和守城,他们没有什么攻城和守城的经验。而吐蕃人的弱项却是我边关最擅长的长处,我军据坚城而守,在面对没有攻城经验的吐蕃人攻我边城时候,可以凭借边城的高大城墙而守,以最的代价,最多地杀伤敌人!面对我边关的一座座边城,吐蕃人不可能用很快的速度攻击下来,即使他们集大部的人马攻一城,只要我们的边军坚守不出,他们也不一定奈何得了我军…”

  “而我各边城是吐蕃人攻入我内地必经之路,他们几十万大军不可能通过其他地方进来的,沿途的边城是他们必取之地,因此只要我方探明吐蕃人攻击的方向,加强这个方向边城的守卫,同时派出数万精兵,隐伏在这座边城周围,在吐蕃人忙着攻城,却久攻不下,疏于防备之际,趁机对其大营发动攻击,以我军强大的战斗力,只要不被吐蕃人事先探明行踪,一定可以给予吐蕃人重创,甚至全歼入侵之敌的!陛下,臣以为,如此可以轻松地击败入侵之吐蕃大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