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王易在短短一个月之内想出这么多建议的李世民在听了王易的详细说明后接过王易所呈厚厚一叠文稿时,满脸不可置信的神色连说没想到王易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提出如此多的建议,并说在听了王易所说的,已经感觉所提的这些都是可行之策,只不过他还要细细审阅一番1
也只在王易提交的这些议案后的三天,李世民就将王易召进宫去,与王易详细地谈论了一番,同意了王易所提的设立专门研制武器机构的提议,新设隶属于兵部的军器监,准备由王易任军器监大匠,全面负责大唐武器的研制。
教育的普及李世民也认可了,只是说需要逐步实施,在条件好的一些州县先开办更多的官学,以低廉的学费吸引更多的寒门子弟入学,并设立王易所提的那些学科,并大力培养这方面的教师。
降税的提议李世民也同意了,只是还需要朝议通过才可行。
李世民最感兴趣的还是王易提议的设立银行的提议,如今大唐铜的产量不多,各方面对铜的需求非常大,但大多的铜都用在制作钱币上,李世民也一直希望能用另外的货币取代铜钱,王易的提议说到了他的心槛上。但如此重要的事,不是说想做就可以做的,需要慢慢来,李世民依然将此任委以王易,希望能借王易之手,建议大唐帝国的金融机构。
其他的提议,李世民也都给予了肯定,但还需要和其他大臣商议后再放到朝会上朝议。
得到李世民的肯定,王易也是乐颠颠的,在得了李世民的令后,也把精力全都放到这几方面去。
他知道这是为自己找不痛快,清闲的日子马上就结束了。
但王易没想到的是,一件特别重大的事,却将他的计划打断了。
三月里的一天,王易正在书房里面埋头写作,写关于设立大唐银行的可行性报告及一些细节方面的事务时,守在外屋的慕容莲敲门进来,小声地说道:“夫君,复哥说有急事要向您禀报
“哦?”王易随口应了声,“让他进来吧1”
王复急急地跑进来,附在王易耳边轻声地说道:“二公子,大事不好了,废太子李承乾和顺阳王李泰在回京途中遭到流匪的抢掠,李泰被杀,李承乾重伤
“什么?”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八章 这是何人下的手
王易大吃一惊,他心内有过的不祥预感还真的应验了,发生的事远比他担心的严重了许多。
不过王易还是冷静下来,走近王复身边,小声地问道:“复哥,你是从何处打探到消息的?”
如此重大的消息,长安城内没有任何风声传开,王复是如何知道的呢?难道是新搭的线?
“二公子,是我们的弟兄从宫内得知的,消息已经传至宫内
“那…陛下已经知道这消息了?”
“是的1二公子,消息已经报知于陛下王复说着,把他打探到的消息细细地和王易说了一遍。
从打探到的消息上来看,应召回京的李承乾在从流放地动身后,只行了五百余里的路程,就遭到流匪的刺杀,李泰刚从封地上出来,不过行了百里,就遇到山贼,这两人先后遭遇不测,肯定不会是意外事件,一定是有人蓄意谋杀的,王易几乎不用思考,就想到了一个人。
但这好像很不应该,这个人没有理由下如此狠手的,敢这么做,不怕自己也倒霉吗?
王易稍稍想了一下,沉着地下命令,“复哥,你马上去吩咐手下的弟兄,严加防备,注意靠近府的一切可疑人物,全力打探宫内及东宫的消息有任何消息,都要在第一时间向我汇报
“是,二公子1我马上去做安排1”王复作了一礼,退了出去。
王易紧皱着眉头,站在打开的窗户面前看着外面满目春花出神,竟然会有人刺杀李承乾和李泰,这也太胆大了,他能感知的出来,这消息对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打击程度会有多大1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所生的两个嫡子,应召回京小住,却一个死·一个重伤,如此悲伤的情景,对于有忏悔之意起来的李世民,真的就似在他心头刺了一刀,很是致命,此刻的王易非常想去看看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尽一个女婿的份,给予他们一些安慰。
但他知道,现在还不是他有动作的时候,只有正式的消息传来了,他才可以和长乐公主一道进宫,去探望安慰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私下打探消息的事,万不能让任何人知道的。
这几年,王复在王易的默许下·积极运作,通过非常秘密和曲折的手段,收买了宫内一些关键的人物,若这些人探知非常重大的消息,能第一时间传出来·再报知给王易。
为了在这个时代很好生存下去,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早一些时候打探到重大的消息,可以及早想出对策,做出安排。更何况已经到了贞观二十年,离历史上李世民去逝的时间不远了。
李世民去逝前后,还有许多重量级的大臣先后离世,可以说贞观二十年后·大唐的朝堂时不时会来一次强度不同的地震·在这个特殊的时段,对历史有先知先觉的王易当然要用一些手段·先一步打探消息,做出安排和布置,避免自己和家人受到牵连,为自己身边的人争取更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