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运动员进场之后,向站在讲台上的希特勒行了举手礼,这又是希特勒要求的,不过这些运动员看来,这只是一种比较新奇的礼仪,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过当几年后同样行着举手礼的党卫军士兵把德意志的战车开进他们国家的时候,但愿他们还能这样想。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完美,比如日本(朝鲜)长跑运动员孙基真,前两天在柏林的街头一不小心和党卫军下属起了冲突,不小心弄上了腿,被送进了医院,医生说他这辈子可能都站不起来了,林威当然非常重视,亲自到日本代表团的驻地表示遗憾。
对于一个朝鲜人,日本人当然不会重视,只是想和林威拉拢一下感情,林威表示有时间一定到场。
德国举行奥运会让第三帝国名声鹊起,空前调动了德国的民族主义。当时,德国居然能够同时取得了主办第四届冬季奥运会和第十一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这也是奥运会史上最后一次两季奥运会在同一国家举行。
奥运会还是得林威他们赚得了大大地钞票,寻常的人家也体会到了奥运会带来的好处,柏林周边的名胜古迹也引来了很多游客的探访,为政府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所有人都希望奥运会都开的长一点,每当德国的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好成绩,热心的人都会挨家挨户的宣扬,这个德意志是快乐的,和往常严肃甚至古板的德意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经过半个月的鏖战,所有的金牌都已经被摘取,德国以33枚金牌名列首位,美国以22枚金牌名列第二,匈牙利以10枚金牌位居第三。
鲁道夫?哈比格独得四块金牌,这时候他已经成了德意志的英雄,没有人在乎他是不是犹太人,人们只知道他是德国人。
奥运会上德国的表现激励着整个德国,整个德国激励着战争,林威的家乡埃森,克虏伯的总厂已经出厂了几百辆四号坦克,西门子、莱茵金属也抓紧制造大量先进精良的武器。
不过这些武器并没有经过实战的检测,这时候近在咫尺的西班牙内战吸引了元首的注意。
西班牙内战,我们耳熟能详的是“第五纵队”,国际志愿者,但这场内战远非想象的那样简单。西班牙当时成为了各种国际势力角逐的战场,除了政治理想,还有无数暗流潜动其中。
西班牙的左翼称为“共和派”,其实涵盖众多不同组织。1936年大选,左翼当选。与强调秩序的右翼政府相比,左翼更难控制骚动不安的局面。于是右翼党派要求原总理宣布戒严,不把政权交出去,以防止国家进入无政府状态。军界强人佛朗哥将军也主张全国戒严,遭原总理拒绝。2月19日,右翼政府服从大选结果,按程序向左翼交出权力。
正文 第七十三章 西班牙内战(3)
第七十三章 西班牙内战(3)
前一段时间由于法国人想在西班牙举办运动会以对抗柏林的奥运会,林威不得已让海德里希策划的颠覆计划,颠覆计划不过是西班牙长久以来动乱的一个小插曲,就算没有颠覆计划,西班牙内部迟早也会互相残杀在一起,失控的局面迟早会发生。
右翼党派移交出权利之后,失控的局面果然发生。问题出在左翼这头,民众要求政府实行更左政策,不满意就自行其是。新政府很难下决心严厉镇压将自己推上台的民众。监狱发生暴乱,无能为力的政府未经议会批准,大赦暴乱犯人,使街头更加动荡。土地被农民以哄抢的方式瓜分,政府却发布特殊公告予以认可。右翼民众纷纷成立长枪党群众组织,与左翼民间组织对抗,也同样失控。左翼政府上台仅四个月,据记载“有161座教堂被烧毁,死亡269人,1287人受伤,213人被谋杀,总罢工113起,部分罢工228起,扔炸弹146起”。鉴于苏联经验,右派更怕自己会被收拾掉,苏联正是西班牙左翼政府的国际靠山。
紧张关头,一名左翼下级军官被右翼极端分子暗杀,激起左翼报复,将右翼议员索特罗劫持杀害。索特罗是右派在国会的主要发言人。对议员开杀戒,是对共和制本身的重大打击,也令右翼对通过正当程序表达自己,变得完全没有信心。议会宣布休会一周。右翼民众声势浩大送葬游行,结果警察向送葬队伍开枪,又当场打死两人。
西班牙人尚武,危机时刻军人干政,被看作是一种光荣传统。三天以后,1936年7月17日,摩拉将军和佛朗哥将军做了一个“宣言”,这是传统中军人宣布接手政权的方式。西班牙内战打响了。
由于当时柏林在举行奥运会,普通的民众似乎没有关心这位邻居,再说德国和西班牙也并不接壤,该着急得应该是法国人。
不过希特勒似乎对这件事有超乎寻常的兴趣,林威也明白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可以当做德国现在造出武器的实验基地,可以让德国的军人得到宝贵的实战经验。
“好了,帝国的精英们,现在西班牙的局势大家都知道了,我向听听你们的意见”,柏林的总理府里,希特勒扫视着一干心腹,似乎等待他们的惊人之举。
“元首,这是一个好机会,一切抱在空军的身上”,嚣张的声音响起,不用说这位就是空军部长戈林
,除了他没有在希特勒面前如此大呼小叫,借以显示自己和元首超乎寻常的友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