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伦堡同瑙约克斯一样,也是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知识分子。一个多月以来,他同荷兰境内的两名英国谍报官s?潘恩?贝斯特上尉和r?h?斯蒂芬斯少校建立了联系。在他们面前,他自称是最高统帅部里的反纳粹军官"夏梅尔少校",并且编造了一套活龙活现的故事,说明德国将领们如何决意推翻希特?勒。他说,他们希望英国方面保证伦敦政府将公正地对待未来的反纳粹新政权。双方约定,发展进一步的联系。贝斯特和斯蒂芬斯给了他一部小型无线电收报机。随后双方在无线电上往来频繁,并且在荷兰不同的城市里见了若干次面。
直到这时为止,双方的目标是明确的。英国方面打算同德国密谋分子建立直接联系,以便鼓励和帮助他们。希姆莱则打算通过这两个英国人来发现德国的密谋分子是哪些人,以及他们同英国间谍机关有什么关系。显然,希姆莱和希特?勒对于某些将领以及谍报局里的奥斯特和卡纳里斯这样一些人已经有所怀疑。但是到了11月8日的晚上,希特?勒和希姆莱感到需要改变他们的目标。现在他们的新目标是:绑架贝斯特和斯蒂芬斯,并把贝格勃劳凯勒酒馆爆炸案的罪名加在他们身上!
现在,盖世太保弗雷德?瑙约克斯又登场了。原先他曾在格莱维茨地方对德国电台表演了那次"波兰袭击",现在又率领了十几个党卫队保安处的打手来帮助施伦堡完成绑架的计划。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11月9日下午4点,施伦堡在文洛镇的一家咖啡馆的凉台上啜饮着开胃酒,等候贝斯特和斯蒂芬斯来赴约。最后,那两位英国间谍驾着他们的别克牌汽车来了。他们把车子停在咖啡馆的后面,刚下车就遭到等候在党卫队汽车上的瑙约克斯那群暴徒一阵枪击。历来陪同这两个英国人去会见施伦堡的一位荷兰谍报官克洛普中尉受了致命的重伤。据瑙约克斯后来说,他们把贝斯特和斯蒂芬斯连同受伤的克洛普,"像一捆草似地"扔进了那辆党卫队的汽车之后,汽车便开足马力,冲过边界,进入了德国境内。
于是,在11月21日,希姆莱对公众宣布,在贝格勃劳凯勒酒馆谋杀希特?勒的阴谋案,已经真相大白。这件案子是出于英国谍报局的主使,主谋的两个英国人斯蒂芬斯和贝斯特,已于爆炸发生后的 第二天"在荷德边境上"被捕。实际搞爆炸的据说是住在慕尼黑的一个德国共产党员,一个名叫格奥尔格?艾尔塞的木匠。但是,有关这件爆炸案的具体情节没有公布,因此迄今仍然是一个没有完全弄清楚的谜。希姆莱由于做贼心虚,不敢举行这次审判。后来格奥尔格?艾尔塞就被秘密警察无声无息地杀害了。
幸免于难的希特?勒,压下了将领中的反抗之后,便来进行他在西线大举进攻的计划。11月20日,他发下了 第八号作战指令,命令保持"戒备状态",以便"随时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并且制定了入侵荷兰、比利时的方案。接着,希特?勒为了给那些胆怯的将领们打一打气,使他们具有在大战前夕所必须具有的劲头,便在11月23日中午,把那些担负指挥的将领和参谋总部的人员召到总理府来。"这次会议的宗旨",希特?勒一开始便说,"是要你们了解一下我的思想境界,因为这支配着我对未来事态发展的态度;此外,我还要把我的决定告诉你们。"
在谈到早年的奋斗时,他说:"我对于历史事态的可能发展有清楚的了解,对于做出无情的决定有坚定的意志……作为最终决定的因素,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我是不可代替的。没有一个军人或是文官能够代替我。谋刺我的阴谋以后可能还会有。我对我的才智能力和决断能力是深信不疑的,从来还没有一个人取得过像我这样的成就,在我的领导下,德国人民的地位空前提高了,即使现在全世界都在恨我们……国家的命运全在我一个人身上。我自然当仁不让。"
正文 第一百三十九章 苏芬战争(1)
第一百三十九章 苏芬战争(1)
啪啪啪……,在林威的带领下,国社党一干高官,包括戈林、赫斯、戈培尔党内四大巨头,都开始鼓掌,;“帝国也只有在元首的领导下,才能更加的辉煌!”戈培尔恭维道。
“不错,看看现在,帝国的人民对元首,是多么的爱戴啊!就算是俾斯麦时期,也没有出现过这种局面”一向不经常说话的赫斯也难道说道。
“不不……我怎么敢和我儿时的偶像,俾斯麦首相相比呢?”希特?勒嘴上推辞着,不过脸上淡淡的笑容还是出卖了自己的想法。
“元首,你过谦了!”林威不卑不吭的说道,;“任谁都知道,德意志和奥地利都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组成部分,德意志的有识之士都在致力于德意志的统一,这点,威廉二世陛下没有做到,俾斯麦首相也没有做到,但是元首你做到了。你做到还不仅仅是如此,你用十年的时间,把一个凡尔赛条约束缚下的德意志,变成了现在被人提起都胆寒的国家!谁能和你相比呢?”
“帝国只能有一个元首,任何敢于背叛元首的人,就等于是叛国!”戈林大喊道。
国社党四大巨头的表态,让在希特?勒左侧的国防军将军们的脸色,要多精彩有多精彩。最后只能沉默以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