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德国人从战争刚刚失败的时候,就已经准备报复了!”所有人得出了一个可怕的结论。
阅兵式一直持续到深夜,如果不是害怕耽误时间,把重武器都交给已经出城的国防军守护,将近二十万人的武装党卫军,还需要好几天才能从巴黎进行完这次活动。不过这次阅兵式给巴黎民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久之后,还能出现在巴黎民众的嘴中。
法国的军事力量已经被摧毁待毙,就在德军占领巴黎的当天,德军a集团军群的左翼已进至到马奇诺防线的侧背,“因为这条无用的防线,毕竟还存在着数十万没有投降或被消灭的法国军队”。希特勒要求伦斯德与c集团军群合作,彻底消灭那里的法国部队。根据希特勒下达的15号作战指令,一直在马奇诺防线当面执行吸引法军注意力任务的c集团军群,立即选择马奇诺防线守军的薄弱处,即阿尔萨斯和格林两筑垒地域的接合部发起进攻。a、c两集团军群前后夹击,马奇诺防线很快被突破。6月17日,c集团军进至马恩—莱茵运河上,a集团军群占领了凡尔登,法军50万被包围在阿尔萨斯和格林南部,除少数逃往瑞士外其余全部被歼。
德国胜局已定,这个时候贝当宣布停止抵抗,证明了法国已经确实没有能力继续作战了。希特勒这个时候所需要的是,如何处理已经战败的法国。为此希特勒召集了召集的盟友墨索里尼,希特勒之所以还能想起来墨索里尼,完全是没有忘记墨索里尼在关键时刻给予德国的帮助,虽然这种帮助几乎没有效果。
到6月18日,当希特勒召唤他的伙伴到慕尼黑来讨论与法国停战问题的时候,意大利的大约32个师已进行了一周的“战斗”。但他们在阿尔卑斯山前线和南方的海岸一带,丝毫没有迫使力量单薄的6个师法国军队后退一步,虽然守方此时正遭受到沿尼罗河流域扫荡的德军队背后攻击的威胁。墨索里尼已经十分丢脸,国为我们的部队还没有前进一步。甚至直到今天他们也没有能够向前推进,还停在进行抵抗的法国第一道防御工事的阵地前。
墨索里尼曾大吹大擂自己的军事力量,但从参战一开始就暴露出是虚张声势。因此,当这位泄了气的意大利独裁者和齐亚诺在6月17日晚上乘火车去同希特勒会商对法停战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沉郁的。
墨索里尼颇为不满。突如其来的和谈,使他感到不安。在旅途中,齐亚诺和墨索里尼作了详细的谈话,以便弄清与法停战要提出哪些条件。领袖……想占领整个法国领土,要求法国舰队投降。但他知道,他的意见只能有参考的价值。战争是希特勒赢得的,意大利并没有参加任何积极的军事行动。有最后决定权的只有希特勒一个人。这当然会使墨索里尼感到忧郁不安。
正文 第二百六十二章 最终的决定
第二百六十二章 最终的决定
有最后决定权的只有希特勒一个人。这当然会使墨索里尼感到忧郁不安。墨索里尼来到希特勒在慕尼黑的官邸中,这座官邸正是两年前希特勒、墨索里尼和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首相达拉第签署慕尼黑协定的地方。双方简单的寒暄之后,立刻转入了正题,对于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来说。他们之间也不需要这么多的客套。
“我亲爱的战友,对于这次战争中,你给予我的帮助,我个人感激备至!但是现在我不得不说,是时候停战了!”希特勒首先感谢了一下自己的盟友,对于希特勒来说,意大利那可怜的陆军实力确实没有给予德国什么帮助,但是墨索里尼在关键时刻站在了自己的一边,对于备受孤立的德国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停战?”墨索里尼十分惊讶,在他看来希特勒肯定会趁着这种机会,把德国的世仇踩在脚底永不翻身。没有想到希特勒这个时候却谨慎的选择了停战。莫不着头脑的墨索里尼迫切的想知道,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放佛看见了自己盟友心中的疑问,希特勒苦笑道:“我亲爱的战友,我当然知道你在想什么,不过请你相信我,我绝度没有和法国之间达成什么协议,我是绝对不会做出背叛我们之间友情的事情,我之所以选择停战,是因为我们已经无法进行战争了!”
墨索里尼一脸不敢相信的表情,旁观者清,也许德国的实力英法看不清楚或者视而不见,但是这并不代表德国的盟友意大利也看不见,不论是经济实力上还是军事实力上,墨索里尼都不相信现在的德国会这么快就进行不下去战争,要知道上次大战中德国可是扛着大半个世界作战,而且坚持了四年之久。
从经济方面来说,法国在“一战”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战前的债权国变成债务国。20年代法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速度虽然快,但毕竟底气不足,工业基础已遭到破坏。德国虽然是“一战”的战败国,但在道威斯计划实行后,从美英获得了200多亿金马克的贷款和投资,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29年德国重新成为欧洲的经济大国,工业总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超过了法国。
从军事方面来说,德国陆军的核心是国防军陆军。尽管受到凡尔赛和约的限制,他们仍以人员素质极高著称。德国陆军同其他国家的军队相比,总的来说具有较合理的编制、较精良的装备和较高的战斗训练水平。德国海军和空军的发展在凡尔赛和约的桎梏下真是千难万难,但最终也还是发展了。海军已能进行战略物资的运输和小规模作战。与其他国家的空军相比,德国空军很大的长处是它没有旧式作战飞机,后来德国航空工业又制造了几种很先进的飞机,使空军战斗力大增。正是发现德国占据了数量和质量上面的双重优势,墨索里尼才敢冒着巨大的风险,支持德国作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