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烟帮_庸人【完结】(112)

  来俊臣手指北方:“那个方向盘踞着蒋总统的对手,如果他们打过来了,你我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我移民新加坡,省得将来太狼狈。”

  温义认为来俊臣是杞人忧天:“我没有得罪过共产党,何况我云南之地如此偏远。即使他们打赢了,服从他们的领导不就完啦。就算他们不让我种大烟,靠温家帮的积蓄一样能活下去。”

  “我去过苏联,事情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来俊臣知道他不了解共产党:“他们是要均贫富的,讲究阶级矛盾。你我怎么说也不是无产阶级吧?何况咱们中国人历来就毁宗庙,烧社稷,旧势力的一切都一消灭。”

  温义对苏联的情况并不了解:“苏联到底怎么样?”

  来俊臣叹息一声。“这次出国名义上是旅游,实际上是考察,为自己找一条路,安身而已。留在国内当然好,所以我把苏联的情况也了解了一下。他们有工厂,有集体农庄,上班就给钱。但他们不允许私人拥有过多财产,更不允许所谓的创业。”

  “那私人又何必干活呢?跟着哄不就完了?”温义大惊,这样的社会闻所未闻,社会难道不是私人组成的?

  来俊臣说:“苏联未来的命运我不知道,但有本事的人不会在这样的国家生活,没有空间。”

  温义吸了几口气:“这么说,即使我是穷人,也翻不了身了。”

  “不过也饿不死你。”来俊臣嘿嘿地笑了起来

  温义还是不死心:“好在我们温家帮没有剥削,大家都是为自己做事。”

  来俊臣冷笑着道:“做的什么事?”

  温义啊的叫了一声,对呀,他们温家帮是百年的烟帮,怎么把自己是干什么的都给忘了。但温义还是觉得未来不至于如此,希望总是有的。来俊臣洗手不干了,满脑子消极。忽然他了想起来,前几天大哥来信说,国军的重点进攻初见成效,延安即将被攻克,共产党的老巢完了。但来俊臣怎么一见面就给党国唱丧歌?他把这个问题摆了出来,来俊臣也知道他没什么恶意,索性笑说:“中国是农业国,只要农民信了你的话,就一定能夺权。”

  下午温义领着来俊臣参观了温家帮的白粉工厂、小水电站和学校,还重点带他到医院里看了看。来俊臣一个劲地赞叹:“了不起,云南有几座水电站?”

  温义说:“两座,另一个是龙主席为自己的别墅修的。”

  第四节

  当晚温家帮大排宴席,温义当着众人拼命给客人戴高帽,号称温家帮之所以有今天,与当初的逃税有莫大关联。多亏了来先生无私指导,否则温家帮几十万的银子就便宜给云主席了。手下人纷纷向客人敬酒,来俊臣不得不推委招架。酒喝到一半,来俊臣有点高了,拉着温义说:“我想去新加坡定居。我在欧洲碰上了一个新加坡人,那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有机会你应该见一见。”

  温义骄傲地说:“高人虎能高过房梁?”

  来俊臣说:“把你平生所见之人加在一起也不如他,新加坡有了这个人,是福气。”

  温义撇了撇嘴,把酒杯送到来俊臣嘴边:“喝,接着喝。”

  当夜,所有人都喝多了,除了温义。

  他告诉罗敷,准备行囊,自己要出远门了。罗敷问他去什么地方,温义说:“我要看看,新加坡那小地方能出什么高人。”

  第二天来俊臣刚刚起床,发现温家门口停着两辆崭新的吉普车,老鸦正带着人往车上装东西呢。温义叉腰站在门外,吆喝着指挥。

  来俊臣吃惊地问:“你要出门?”

  温义说:“咱们一起去新加坡,我从来不相信世界上有什么高人,都是猪鼻子插大葱,装象。”

  温义以会高人的名义想去新加坡,罗敷死活要跟着。几经交涉,温义只得答应带着老婆一起去。后来张奇夫也想跟着,温义觉得让干儿子多见见市面也好,反正虱子多了不痒,索性全带上。

  从温家帮到昆明至少要走上三天。路上来俊臣问他:“去新加坡是不是另有目的?”温义明目张胆地说:“高人是要会一会,另外新加坡那地方交通便利,辐射南洋。我想把新加坡变成中转站,温家帮的烟土要通过这个码头,走向全世界。”来俊臣笑道:“我猜你就有这么想的。上海必然没落,不能再指望了,新加坡的确是个好去处。”

  龙主席下野了,温义他们出入昆明也就方便了。张快准备了机票,大家第一站飞到了吉隆坡,然后坐上火车便到了狮城。温义常年与东南亚打交道,但最远的仅仅是到过泰国。在心理上,他对东南亚当地人有些蔑视,他认为热带人脑筋不灵便,人也比较懒,吃了上顿就不想下顿了。新加坡是例外,这是一个典型的华人世界,与中国的南方城市没多大区别。另外新加坡刚刚经受了战争洗礼,凋零而破败,市容实在不敢恭维。温义本来认为,张奇夫会因为出国兴奋不已,但这孩子并没有表现得大惊小怪。他问过干儿子,这地方比日本的城市如何?张奇夫说:“差远了,还不如昆明呢。”

  当时大马和新加坡也是英国殖民地,但英国人自知其统治不会太长久,索性就来了个大省心,能不插手的事坚决不插手,这两个地方处于半自治状态。由于温义和英国的远东当局联系紧密,到新加坡后,当局招待他住进了官方的豪华饭店。看到豆敦和方敦的面子上,马来总督还象征性地与他见了一面。闲暇时温义偷偷跑到码头上,观察港口的水文情况。他断定这个地方必然成为交通枢纽,其海运价值不可估量。于是他通过私人关系,将自己驾临新加坡的消息传了出去。当地黑社会的头面人物听说温二公子来了,于是排着队前来参见,都希望与温二少爷洽谈烟土事宜。罗敷在家眷的簇拥下也风光了,她以温夫人的名义受邀出席了不少社交舞会,一时间成了狮城的名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