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放心,我买起去又不是为了放坏了。我还要拿这三千坛子涪陵榨菜给我的乖雨娃子十八年后当做嫁妆哈!”周大少团长笑眯眯的望着正端个小碗碗还在一粒粒数着“饭遭殃”吃的马晓雨小朋友。
“啊?!啊?!”这回好,不是两个老板在啊了,周围包括林大小姐等人也嘴巴张起多大:要放十八年啊?!
林雪儿几个晓得周大少一些秘密的人知道,这或许能行。周大少团长在重庆到处挖洞(原来是为了放涪陵榨菜啊?)把这三千坛子涪陵榨菜拉到一个温湿度适宜的山洞一放,倒是行得通的。哎呀,团长对小雨娃子那真是比亲老汉都要好啊!这十八年的涪陵榨菜储藏一出来,榨菜品质自不必说---精品中的精品,价钱可不比当初买的十几万元高上几十、百把倍的!这个确实:后世的一些储藏多年的精品涪陵榨菜,一斤可以卖到数千元,谓之榨菜黄金也说得过去了。
江南人家有九九女儿红,周大少团长有九九榨菜香,倒也相映成趣哈,不失为一段佳话了。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段佳话直到50年以后才划上圆满的句号。经历半个世纪的风霜也已年近六旬的马晓雨在涪陵某处秘密的地方,看着人们小心翼翼起出干爹当年给她当嫁妆(由于内战45年后随周大少团长移居外国)的三千坛子可谓绝世的涪陵榨菜极品时,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这凝聚着周家欣大爱无声的深沉的父爱结晶:一坛在国际上卖到10万美金,总值高达近三亿美元!这个父爱真的太厚重了。
大爱是无声的感谢各位!)
116章清音犹在 初啼乍露 仙童知何处?
说这些50年的涪陵榨菜极品是周大少团长厚重深沉的父爱结晶,可真是实话实说,他正是把这三千坛子涪陵榨菜当初给深深地沉到了涪陵境内乌江某段秘密的少有人去的深水荡子里了!
这其实是周大少团长了解的有关涪陵榨菜的一段传奇故事而故意为之:抗战期间,有一送涪陵榨菜的小船不幸在乌江中沉没。几十年后,人们偶然发现打捞上来,打开坛封,哎哟,那个香!再一尝,这些密封沉到江底几十年的涪陵榨菜的品质好得没有话能够形容。结果这一船几十坛沉到乌江中的(恰巧极为适宜涪陵榨菜的长期储藏的条件)榨菜精品,直接卖成天价不说,甚至到了有钱还买不到的地步。
于是周大少团长秘密购得三艘货船,一船装上一千坛子涪陵榨菜,密封捆绑好了。喊乌江、鱼泉两个老板和自己的几个亲随偷偷地给沉到乌江中去了。乌江、鱼泉的两个老板得到周大少团长的储存密授,这个制作高品质的涪陵榨菜的成本就太低了,那是高兴的都不知道怎么感谢周大少团长了,那对周大少团长的秘密终身未吐露半个字。遂成就了这一段人间真情在,大爱静无声的半个多世纪的传奇。
重庆可算是到了。把西南服务团的事情安排好了,周大少团长携两个女娃子、马家俩小兄妹和万朵花等几人,礼物都装了两辆三轮货运摩托车,朝下浩重庆小商品批发市场专门给常寡妇留的那间A区重庆吊脚楼商铺的地方杀去。
“常妈妈,我回来了喔!”远远看见商铺门口常寡妇的身影,周大少就开始喊,然后撒腿就朝她奔去,就像一个远方的游子终于回到了久别的母亲身边一样,两人都热泪盈眶地紧紧相拥着,常寡妇嘴里直念叨:“我的家欣儿回来了!想死你常妈妈了哟!”……
好不容易平静下来,林雪儿和兰兰妹妹也见过常妈妈。周大少团长这才把一直站在旁边好奇看着自己干爹、林妈妈、陈妈妈几个大人跟个老妈妈亲亲热热的场面的马家俩小兄妹喊过来:“这是咱奶奶,重庆喊婆婆哈!”马家俩小兄妹立刻乖巧地喊“婆婆好!”,这两个乖伤了的(川渝方言十分乖巧聪明的意思)小家伙把个常寡妇爱得不得了,老妈妈手脚不停,塞钱塞东西,两个小人精也懂事,一口一个“婆婆”喊得更甜!
林雪儿和兰兰妹妹左依右靠着周大少团长看着这一幕天伦之乐,都发出会心的微笑。坚强的常寡妇以重庆人独有的一种极为顽强的性格面对着残酷打击(丧夫丧子)和一切艰难困苦,把悲伤与忧愁深深地埋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沉默了一段时间后又开始笑着迎接生活了!
“婆婆呀,您做什么生意呢?”小雨娃子乖巧聪明地倚在常寡妇的身边问。
“婆婆啊,从龙水进了一些小五金卖,像啥子剪子、菜刀一类的小东西。”常寡妇说的龙水就是上、下川东很出名的小五金出产地---大足县龙水镇:这个小镇从清朝开始就锻炼刀剑,人人都几乎有一手好铁匠手艺。现在小镇衰落了,靠打造些剪子、菜刀啥子的小五金维持,不咸不淡。曾今红极一时的小镇也就剩了十来家老字号铁匠铺,还在时不时叮叮当当,舍不得丢下祖传的手艺啥。
周大少起初问常寡妇想做啥子生意的时候,常寡妇说有一个远房亲戚在龙水镇打铁,也就顺便做些小五金生意算了。你介绍的生意我都不懂,做起来恐怕不得行哟。这卖剪子、菜刀啥子的,也不费啥子事,简单,就干脆做这这个吧!周大少团长当时是只管让常寡妇开心高兴点就行,其它一概不管,就算是常妈妈愿意在偌大一片小商品批发市场商铺里一个人别出心裁的卖小菜,他都无所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