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子念想哟?就是希望周大少团长留些个字画墨宝的。见陈老板招待热情周到,整得巴巴实实的,周大少团长不好推辞。墨宝就不说了,周大少团长的诗词尚可,毛笔字可见不得人,不如这个时代的读私塾的学子。干脆拉上林大小姐,别看她读的医科大学,就她那笔小楷,拿到后世可以在书法大赛中获大奖了!
于是两个人珠联璧合,在陈老板的这家常妈妈火锅连锁店里夫念妇随,留下了一首小词:《临江仙》
“晚至临江酬夜宵,亲朋满座无空,牡丹曾似一锅红,谁人知此意,炊罢卷帘风;
万滋千味尽叹矣,主人凝笑桌东,酒盏深浅杯杯同,试问座中人,可有世间重?”
这个词的意思简单说下:晚上到靠近长江边的常妈妈火锅连锁店招待客人吃晚饭,好友亲朋把位子都坐满了。洛阳来的见过艳丽牡丹的客人觉得端上来的一锅重庆火锅也像一朵红牡丹,谁知道这锅里还有我们对客人热情似火的深意,一直到吃完了一阵卷帘晚风吹来才蓦然觉晓。
诸多美好的滋味真是一言难尽只有感叹,在桌子东边(做东)的主人我只是微笑表示赞同。不管酒杯深浅(酒量大小)都是一饮而尽,简单问几句,这样子的美食、美时世间难道会有重样吗?
谢谢书友大大支持)
133章 “金刚”马甲
重庆双江机械集团技术研究院第三研究所,是周大少团长专门为一个人设置的:这个人就是方毅,毕业于美国匹兹堡钢铁学院,成绩非常之好,是钢铁学院数十年来第一次欲挽留的来自东方的学子。
方毅最终回到了中国,却报国无门,只好到武汉汉冶萍钢厂当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副总工程师。当时偌大中国一年的钢产量只有可笑的区区二万吨!(据史料整个八年抗战下来,整个中国共产钢30多万吨,还不及小日本一年钢产量的七分之一,抗战啷个不打的艰难无比嘛!)而且还大部分掌握在日资控股的武汉汉冶萍钢厂里。很多炼铁小高炉都还是清末洋务运动时购置的东西,还提钢?!特别是当时世界上刚刚出现的先进的特种合金钢更是无从谈起。
周大少团长派人到武汉汉冶萍钢厂进钢材,去采购的人正是副总工程师方毅接待的。回来跟周大少团长一说,周大少团长立刻放下繁忙的事务,专门急调自己的江防大队的一艘小炮艇星夜送自己下水到武汉汉冶萍钢厂。知道了这么个中国少有的宝贝疙瘩,周大少团长那就是绝不可能放过了。
顺利与方毅见了面。虽说周大少团长自己对于钢铁业也不是熟悉,但在与方毅的言谈中,周大少团长倒也能抛出几个震倒方毅的大炸弹出来:高锰钢、稀土钢,纯氧顶吹炼钢法,电钢炉子等等。把方毅吓了一跳,顿时刮目相看,引为上宾!以为这个看起来年轻的不得了的一个重庆来的小商人是世界上顶尖的钢铁冶炼界的大家。
在听完周大少团长简略地介绍了一些闻所未闻的新式冶炼法和神奇的新型特种合金钢等后,方毅慨然叹道:偌大中华,惜无一处可以验施以上诸多崭新理论。痛惜之情溢于言表。方毅可不想把这些新理论交到日资控股的武汉汉冶萍钢厂手里,那跟卖国无异。
周大少团长等的就是这句话,听罢方毅之语,哈哈大笑:
“方工啊,到我重庆猫儿石工业园来大展宏图,图强国之梦吧!你开出的工作生活条件,我尽量保证你。我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共同的埋头努力奋斗,假以时日,我堂堂中华之工业基础---钢铁业必将立于世界前列!”
结果,星夜跑到武汉汉冶萍钢厂的周大少团长,最后把人家的副总工程师给忽悠拐跑了。汉冶萍钢厂的日本人倒也不在乎,这个方副总工程师虽说毕业于著名的美国匹兹堡钢铁学院,但好像名不副实,几年来虽说做事极其认真但在业务上也平常稀松一般般,不以为然。后来,小日本人可是吃尽了这个方副总工程师的苦头,后悔不迭。
方毅一到重庆,看了猫儿石工业园的情况和科研设施完备的技术研究院,立马决定不走了!这里搞科研的基础条件在当时的中国绝对首屈一指,虽说有一些配套的系统化的东西不足,但能给他提供一个这样子的科研条件对于30、40年代的中国那就是不得了了。
方毅马上就被大喜过望的周大少团长任命为重庆双江机械集团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并负责组建第三研究所任所长,专门研究钢铁方面的内容,主要方向拓展新式合金钢在军民两个方面的应用。
周大少团长并给这个刚上任的方所长一个入门考题:想法把那个几百公斤重的由特种合金钢做的大保险柜子给化了,看能不能研究一下这些优良的合金钢,也搞出自己类似的东西。最好能给保家卫国的战士们研究出一种可以防御一般枪弹的单兵护具,就是防弹背心之类的东西,面积弄小点,重量搞轻些,能够有效防护人的胸、腹等要害部位。
方毅可不含糊,当天连分给他的房子都没去看一眼,一家人也不管了扔在一边。就和人呼哧呼哧把那几百公斤重的大钢柜子给抬到了第三研究所的小楼里,连夜琢磨起来。
周大少团长一看,真他妈是干事业的人啊!莫得法,只好自己领着勤务兵当起了后勤部长,给安置家人、安排生活,也忙了大半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