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了,错了。少幺爸,我是卢老四。”还算有点清醒的卢老四把瓶子的方向推向另一边的趴在桌子上脱得只剩下一个短打的醉汉。
“废话,就是你,马二哥!”周家欣的酒瓶子像按了弹簧自动复位又指向卢老四。
“格老子的,你马二哥就懂得起屋修房啥。还跑到货码头上跟弟兄伙抢扛大包。你个宝器哟!你那坨人拿个房屋装修挣得皮(钞票),别个要扛好多大包!”
“房屋装修”哭笑不得的“马二哥”卢老四心想,还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包房外边的人只觉得里面谈论的太激烈了,有时几个人都在吵!看来,就是再高级的场所,一旦作为谈判之处遇到难缠的对手,都难免顾不得斯文,以声音大小决定真理了。
声音的大小决定不了对错。但醉酒的深浅程度却可以决定朋友的深度。
第二天中午。宿醉醒来的头痛欲裂的周家欣一睁开眼睛又慌忙闭上。为啥子?两个女娃儿一坐旁一站旁都盯着他嘞!
“晓舟,整的自己像个少幺爸了哈!”这是冤家林雪儿。
“家欣哥,啷个这么喝酒嘛,人都是抬起回来的。二爹二妈好担心?!”当然是温柔的兰兰。
算了,巧媳妇难见公婆,周家欣躲不脱,只好细细的解释:自己打算把东水门,望龙门,储奇门,朝天门等处地人字门各堂袍哥兄弟好生利用起来。规于现在,利在将来。那么就要按照他们各自的长处优势。像力气大的莫得手艺的,就搞装卸运输;懂得木匠铁匠什么技术活的就弄个建房修屋装饰什么的。诸如此类。就是各按其是,各安其事。分别组织起来,再以一总的,暂且就叫它“棒棒军公司”来统一管理。做到功能细分化,职责明确化,利益最大化(包罗一切力巴行当)。
如果能把这些人洗白上岸就更好了,估计有点难。我的意思就是要做就做个嘿专业的棒棒军。但是让这些袍哥大爷明白而且理解照到做,就必须与他们真诚交心,不瞒不隐,好是好,坏是坏,一概说清楚。这涉及到大量的利益划分和重组。我不与他们打在一起,醉成一片,行吗?
“你就不晓得搞个袖里倒,嘴边流,非把自己整的烂醉如泥啊!”林雪儿有点生气有点心疼。
“那真的是多此一举了,反而坏事!”周家欣摇摇头。皱了一下眉头。头真疼啊。兰兰见状,轻轻起身坐到他的身边,用一双小手给周家欣按摩起脑壳。
林雪儿也不说话了,转身去给他倒水。
这时候只听楼下一个大喉咙:“少幺爸,酒醉好点莫得?你彭哥子看你来了!”
第22章 山城棒棒军
三十年代的重庆的力巴行当,就是替人背东西,装卸货,运货,打下手等。像后世的装卸公司,运输公司(不过是人力)。重庆的力巴还处理各种烦琐小事,如到江边担水,担煤球,补屋修房等等,简直就是万事通。干这些的人们重庆就叫力巴,或者直接叫挑夫。而不是像后世80年代时风起云涌,闻名全国的山城棒棒军。虽然他们使用的劳动工具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区别:一段麻绳,两个萝兜或一个背篼,一根粗圆竹竿做的扁担(不像别的地方破成两半用,直接就是一根圆竹筒)。所以80年代的人们形象地称呼他们为“棒棒”。
他们散布山城的大街小巷,或聚或散。遇到民众或老板招呼:“来个棒棒”,“来几个棒棒!”。他们就手拿青杠棒棒,嘴里喊着:“来了,来了哦!”飞跑而来。曾几何时唱山城棒棒军的歌晓与全国,大多数的人都会唱几句。这也成为山城重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彭白沙和两个女娃儿听周家欣摆起后世的一些棒棒军的闲情轶事(没说哪时侯,干的是差不多)。那是兴趣盎然,津津有味,不时发出哄堂的笑声。
“说有一个外国使团应邀到重庆来。使团的人乘坐的小火轮刚刚抵达朝天门码头,站在船上打望的那些外国人就被码头岸上涌满几十,百把个棒棒军挥舞的青杠大棒给吓到了:噢,我卖糕的,中国人的欢迎仪式太特别了!然后又询问陪同的重庆市府的人员:‘难道我们会从那片棒棒林中穿过。噢,想想真是太幸福痛苦了!?”
彭白沙是直拍大腿大笑:“格老子的太扯了!”
两个女娃儿也是乐不可支。
这曾经熟习的场景竟然在周家欣嘴里演绎得如此喜剧,几个人更是觉得生动,形象。
等大家收住笑。周家欣正色道:“重庆坡峭路陡的特殊地形,决定了棒棒,哦,我们以后就用棒棒这个比较形象的称呼了。决定了棒棒存在的必要和价值。这也是大多数贫困人家,包括彭哥子手下很多兄弟的为生方式。装货卸货,扛东背西,爬坡上坎,一年四季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棒棒难道不值得我们尊敬,不值得我们关心?况且我们的平民大众,我们的商贾老板离得开他们吗?说句毫不客气的话:他们就是支撑起这座山城的坚定的脊梁。劳动者是最美的!”
又对一旁不语的彭白沙说:“昨天晚上虽然有点迷瞪(糊涂),大致意思你们几个舵把子也知道了。把那些散成散沙的哥子弟兄组织起来,共同以山城棒棒军的名号,叫响山城!不仅仅是为生的方式,也是为建设新山城,建设新重庆出力流汗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