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最漫长的五年_渝洲上空的鹰【完结】(7)

  周彬益夫妇也没做过馆子,不晓得怎么说.陈大爹也许被周家欣刚才的话忽悠住了,问起了这个外侄儿,反正有枣没枣打三杆再说.

  周家欣先笑了:"反正口味我是一定适合.我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大伙儿一下子被逗笑了.宁惠慈爱地轻轻打了一下儿子,"你这个娃儿瞎扯啥子哟."

  收住笑,周家欣把面前的碗筷推开,说:"想开好馆子,首先得要有自己的特色菜,或者说独树一帜的私家菜.有句话不是说知味停车,闻香下马吗,就是概括的这个意思,也是成功吸引回头客的关键.所以说有真才实学的厨师很重要.像成都一些传承了数百年的老店:龙抄手,钟水饺等,馅的材料有哪些,混和比例是多少,甚至面皮要用什么地方的面粉,和多少水,擀多少时间才筋斗,都是由专人掌握,密而不宣.独有的特色的技术是饮食行业不败和发展的保证.如果再结合自身的特点,划分一定的消费层次和人群,就会取得不错的业绩.简单说,就是我的馆子是像重庆的老四川(灯影牛肉)那样是有特色的中高档饭店;还是家常口味的适合大众的快餐饮食文化.便宜,实惠.回锅肉啦,豆花饭啦,麻辣小面等.当然地点也是重要的,要选择适合的地点,如交通要道,人群汇集之处.至于热情周到,诚信待客,那就更不用提了."

  听到这,陈大爹两口子都不停地点头说是.

  兰兰突然插了一句"我老汉手艺不摆了,他做的一鸡三吃,哎,真是好吃惨了!巴县都知道."

  周家欣愣了一下"一鸡三吃?"

  兰兰想起了什么,笑了起来:"小时候,家欣哥每回到我家都霸到这些菜吃,搁到自己面前,不准人家碰.每回都把二爹弄恼火,把你弄去罚站饿饭,还是晚上我妈乘二爹歇了偷偷热了给你吃!"周家欣都被大家笑惶了.心想:"原来那个是个好吃狗啊."

  一鸡三吃?想起来了,后世闻名于世的南山泉水鸡,不就是煲磨菇鸡骨汤,麻辣鸡块,山菜爆鸡杂吗?跟陈大爹的差不多嘛,有了!

  "大爹,你做的一鸡三吃,形象倒是形象,名字土了点,不够美不够响亮.我看干脆叫海棠泉水鸡!"

  "可是我是用井水弄得啥."

  "咳,你现在搬到南岸海棠溪开店.那里青山相依,清澈泉水汇流成溪,蜿蜒曲折,两岸海棠花春末夏初缤纷落英,用此漓泉水烹之一鸡三吃不叫海棠泉水鸡,叫什么?"

  陈大爹大喜,"好,太好了!"众人也纷纷赞许.

  "老子提前60年把泉水鸡弄出来啦!"周家欣心里高兴,口中不由念道"漓泉蜿流溪水清,海棠春末尽落英,最爱酒家炊烟晚,锦绣时节又逢君!"

  兰兰的眼里都是钦佩的星星,"家欣哥,你太有才啦!"

  "我不要,我不是赵本山啦"周家欣心中大叫起来.

  "那,那我这个馆子该叫什么名字?"陈大爹此时追问道.

  只听众人异口同声地说;"就叫海棠泉水鸡!"

  周家欣询问陈大爹曾在巴县的经营情况.想了一下,说道:"海棠泉水鸡开起来以后,要定位中高档.南岸海棠溪,上新街,弹子石一带(就是后世闻名的南滨路)是英美法势力范围,法国水兵营就在旁边,外国商会,教堂,医院等,不胜枚举.他们对于东方,特别是重庆的饮食文化都有好奇心,或者干脆说作为侵略者的炫耀(不宰他们宰谁).如果只是普普通通的一间便宜饭馆,值得买一桌子青菜豆腐来炫耀吗.显然不能,它只能降低炫耀者的身份,反而无法满足这些外国人的身份感和自尊感.从常识上来看,新开的饭店应该同周围的饭店一样,或者更低廉,才能增加竞争力,这个是相对的.我们要把握并满足此地消费者的这种心理需求,高高兴兴获取高额甚至超额利润.(后世一些大饭店藤藤菜都卖出价180元一盘,就是这个道理)像你在巴县一道美味的泉水鸡才卖两元钱,就不要搞了.一道海棠泉水鸡30元,每天只卖一百只,晚来不侯,明天请早.其他的菜也比周围的饭店贵一倍!"

  大家嘴里没吭声,心里鄙视:"你娃不是在做生意,是在抢钱!"

  "你们别不信,我可以拿这一百元打个赌.巴县一月经营利润二百多元,按我说的做,利润不是巴县的一百倍,我赔;超出,双倍赔我."

  "好?,好?,我赌家欣哥赢."兰兰跳起来喊道.

  陈大爹别了女儿一眼,真是女大不中留,女生外像.心里还是不大相信.超过一百倍,一个月就是两,三万啊,想都不敢想.玄,格老子也太玄了!

  "好,我赌了!"

  第五章 不知道重庆正在打黑吗

  第二天整个一天,周家欣同陈大爹两口子在屋里待了一天.从馆子具体选址,装修;内堂的设置,摆设;菜品的安排;员工的招聘;有效地广告宣传等各种应该注意的细节,甚至是后世的一些巧手妙招都交代清楚,记了十几张纸.陈大爹一家欢欢喜喜走了.兰兰妹竟然有点依依不舍,看来川妹子......

  家里的铺面按周家欣和父母的商量这几天都在搞.大多时间,周彬益十分满意儿子的处理.可偏偏在一个简单的招人问题上又顶了起来.

  听到周家杂货铺要招几个新伙计,望龙门的常寡妇带儿子也来了.

  "周老板,有福也想来帮您忙哦."明显脸色不太好的常寡妇怯懦地说.

  "这,这......."周彬益根本就没想到,刹那间头都有点大了.这儿谁不知道常寡妇的憨儿有福(有点犯楞,是真傻.不是樊哈儿装傻).常寡妇的身世凄惨:男人27年四川军阀混战时死于非命,孤儿寡母一个人拖了当时七岁的有福(偏偏又有点傻),全凭她一个女人家帮人洗衣,缝缝补补的拉扯.吃不饱,穿不暖.家里的吊角楼也是残破不堪,四处漏风.自己的身体完全被拖垮了.周边的人都很同情她俩娘们,时常接济,暗中帮忙.可这要把憨儿有福招来当伙计,俗话说"救急不救穷",这也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