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小日本所储备的大量战略物资已经不够支撑两年的了,那么到头来,不管日本能够支撑多久,最终失败的将是日本。而受够了小日本侵略之苦的这个中国一旦反击起来,小日本只有亡国灭种
这就是40年后,欧美拒绝再向小日本输入战略物资后,小日本人终于向美英挑战的原因:辛辛苦苦储备了能够用三年的战略物资已经在中国战场上消耗的差不了好多了。小日本人又是一根筋:缓慢地等死还不如很快地找死,还找个最粗的美国大棒子以求速死
这就是小日本人这时面对的艰难地选择,当然以小日本大本营参谋长闲院宫亲王、参谋次长多田骏中将为首的对华主战派显然左右了局势,他们狂妄地叫嚣:
对于中国蒋氏政权,除了军事打击外别无良策。从战略上看,夺取了蒋氏政权现在所在的武汉,蒋氏政权只能遁入中国大西南绵绵群山之中。失去了中原的蒋氏政权无论名义上还是实际上,充其量也就是个地方政权。
如果结束武汉会战以后,再征服广州,对于中国来说彻底的海上封锁将使中国完全失去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被紧紧扼住了脖子的蒋氏政权除了最后屈服投降,不会再有什么别的选择。
所以面对此行将就木的**蒋氏政权,消灭其战力,犹如釜底抽薪,这战争才有望结束,请天皇陛下果断下达圣裁吧
318章 一家之言
318章一家之言
人多说国民党的税多**的会多。周大少团长重庆武汉两地这段时间里来回飞,觉得这国民党的会照样不少。
六月十八日的武昌军事扩大会议上,武汉保卫战的军事部署方方面面、详详细细,而关于西迁安置的工作安排却一点一滴、只言片语。把周大少团长气得在心里一通埋怨:
这个蒋光头就是如此,凡事都是从最好的方面出发,结果弄一个最差的结果;而不是凡事从最坏的角度多去考虑,去争取一个好的结果。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就凭现在这个阶段的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军事实力的对比,要守住武汉的难度相当大,也只能起到迟滞、消耗并拖住小鬼子,转为战略持久战阶段的目的。
军事扩大会议上午开了半天,午后休息两小时,周大少团长的大老乡,重庆铜梁人,军委会参谋总部参谋次长郭汝瑰少将邀上周大少团长干脆坐车到汉阳的古迹伯牙琴台散散心去。
周大少团长站在高处,望着连绵的汉阳城区的起伏的房屋,不禁想起俞伯牙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美丽故事,心潮翻动,想起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内心是多么孤独啊正可谓曲高和寡无以形容。真正能够了解、理解自己的,严格说起来无一人一时间周大少团长黯然神伤,随口吟道:
“摔碎瑶琴焦尾寒,
子期不在向谁弹。
满座春风皆朋友,
欲寻知音难上难。”
郭汝瑰少将拿眼光扫了一眼正自怨自艾的这个小老乡,淡淡地说道: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晓舟,这好像说的不是你吧?”
周大少团长一下子就被郭汝瑰说笑了,自嘲的说道:
“唉,发今情而思古幽,让老乡见笑、见笑了。”
“晓舟,你对上午委座的武汉会战的军事部署构想有啥子见解莫得?”
郭汝瑰少将把话题扯到了正题上去了。
“嗯,老蒋虽没有完全摆脱消极防御的老毛病,但这一年多来的几次大的会战,数十万官兵们的鲜血多少还是对他有所触动的。
这一次,能充分利用武汉外围广大的区域和无数的屏障来构思武汉会战的军事部署,应该承认哈,老蒋在军事上进步了许多,是走出了高明的一步。
他的武汉会战的军事构想,能够东北遥望大别山、太湖,北至武胜关诸多险要,东依托长江沿岸及马当、湖口要塞等……
事实上,这些武汉外围的幕阜山、大别山和长江等,正是我武汉会战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的天然屏障。虽说不能达到完全挫败小鬼子进攻武汉的目的,但却能极大地迟滞消耗小鬼子的力量,也就是说小鬼子想占武汉,那好拿项上人头来换嘛
上午的会议,大家都感觉比较轻松,那是老蒋终于不再像以往一样子,据武汉三镇而死战了武汉会战真按这么部署,那就是另一个南京保卫战,前尤未远,切不可忘啊。老蒋提出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是上策,我赞同之。”
郭汝瑰少将也赞同道:
“对头,武汉会战,就必须战于远方
参谋副总长白崇禧将军以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欧洲东部战场上的饿、德之战作为一个对比,也是颇有借鉴意义的。
当时,德军兵力有限,为了确保首都柏林,有退守外克塞尔河的考量,但是兴登堡将军接手德军指挥后,不但没有采取这种消极的战法。反而充分利用俄军第一,第二方面军被东部战场湖沼地形分隔的情况,转守为攻,并取得了坦能堡空前歼灭战的胜利。这以后,德军东部战场始终处于有利地位,柏林自然无恙。
今日之武汉,确实与当年的柏林太像了:长江、大别山把小日本人的进攻自然隔成了两路、甚至于三路,这就给我军提供了分而攻之的良机。只要我军能充分发挥积极的战斗勇气,昔日之坦能堡歼灭战的辉煌胜利也会出现在今天的武汉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