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很是欣赏张铨这一番话,惋叹其他功臣竟没这种愚忠。只见二院里拥进几个男仆,将张铨长子扭到正房厅中,按倒便杖。张铨的另外两个儿子及儿媳女儿,齐刷刷跪了求情,张铨却大喝道:
“你们再为这逆子贰臣求情,连你们也捆上朝廷治罪!”
众人不敢言语,只得站了起来,相对默然。
朱元璋决定当场奖赏张铨,便从鸱吻旁绕到后檐,跳下地来,咳嗽一声,往院里便走,
同时高声说道:
“张都督,把这个人情给了我吧!” 张铨吃了一惊,忙问是谁。
“我乃洪武。”
说话间,朱元璋已来到灯下亮处。张铨见果是皇帝驾到,吓得翻身扑地便拜,口称死罪,同时喝令家人“快拜皇上”。众人这一惊自然不少,都匍匐于地,山呼万岁。朱元璋先扶起张铨,又依次去扶其余的人,一边笑道:
“张都督治家如治军,对朝廷丹心耿耿,应加褒奖。朕即封你为永定侯,食禄千五百石,世袭指挥之职。汝子张鶹,年轻气盛,朕不但不怪他,反喜他这种初生牛犊不惧虎的禀性,即擢为指挥佥事。张鶹,你可要牢记尔父之言:君要臣死臣不死非忠,父要子亡子不亡非孝。天地如此之大,人口如此之多,若然没有这种理念纲常,岂不大乱?”
张鶹没承想因祸得福,含泪叩头,终于失声痛哭道:
“万岁,臣有轻慢朝廷之罪,顶撞父亲之愆,万岁非但不罪,反加擢拔,臣万死难报。此后万岁要臣生臣就生,要臣死臣就死,心
甘情愿去死,绝无他言!”
“好,知错则改,可谓大孝。” 朱元璋一头说,一头依次把跪在后面的人扶起,扶到张铨的小女儿张玉婷来,见她年方十三,却长得绰约多姿,婉似洛神,又有几分肖似廖秀娟,不由定眼看住了她,问了她年龄名字,知她不仅习得一手好女红,还粗通文墨,更兼习了一点武艺,婀娜之中透出几分刚毅,与宫中美宠的风味大不相同,不禁赞叹道:
“张家有女初长成,锁在深闺人未识。不知婷婷是否许了人家?”
张铨虽是武臣,不知皇帝所吟两句乃枟长恨篇枠改来,却也知皇帝喜欢玉婷了,忙答道:
“生她之时,其母梦月入怀,相者又言其有贵相,故此不曾许配。”
“如此说来,此女不同凡俗,不要让她混迹俗人,待朕亲与她择一佳婿。”
张铨忙又率了阖家谢恩。
朱元璋谢辞了张铨设宴之请,离了张家,心中嗒然若失,总忘不掉张玉婷的倩影娇音。原来几年前廖秀娟为他产下一男,他将儿子偷携进
官,放在后宫阶前,宫女见之,奏闻。朱元璋不让查问谁是其母,令个妃子抚养,封为安王,列为二十二子。他见廖秀娟被限制得可怜,便解除对她的软禁“处罚”,然而他们的幽会却因此日稀。他心中总忘不掉秀娟,今见张玉婷有些肖似秀娟,又惹动一番情心,当晚即潜入秀娟的闺房,与她同度千金良宵。秀娟道过相思之后也说起公侯家眷朝不保夕的丧家犬模样,求他不要再杀,为安王积点阴骘。朱元璋亦觉得人心浮动对他的统治不利,分散财产藏匿人丁的行为不仅留下后患,还对他的声誉造成危害,便答应了。他觉得要稳定人心,莫如当众封桑、张两家,并将他们的言辞公之于朝。
第二天,朱元璋说起桑敬夫妻之语和张铨父子之争,要桑敬、张铨二人当众复述,然后说明他处置胡党出于不得已,他并不想大开杀戒,是陆仲亨等人自己往法剑上碰。他重申了与功臣同享富贵的誓言,要大家安心。他不仅当即封张铨为永定侯,封桑敬为徽先伯,还封了好几个阵亡将领的后代,并赐了
金帛。
此后朱元璋又强征了张铨家一富邻居的一幢房屋,赐给他的女儿居住。张铨感激涕零,以为皇帝要选他女儿为亲王妃,便专门筑了道墙将那屋圈了,让玉婷与其姐居于其中,门卫森严,不准外人窥视。 渐渐地,贵族中的恐怖消去,他们都以为胡惟庸党果然有通蒙古、日本阴谋为逆的十恶不赦之罪,才吃皇上诛灭了,皇上并非蓄意芟除功臣,于是,他们又都放心大胆地拼命发展起自己来,将种种约束与斑斑血案忘在脑后。
张铨因自己与家人都被皇帝扶起,持过左手,便阖家每人做了个锦囊将左手笼了,保护起来,轻易不取下。平时做事只用右手,就连与朝臣相见行礼,也只右手单手一揖。因皇帝还扶过他的肩膀,他又用黄金铸了一只龙爪挂于右肩,上面镌着四个朱字“曾经御揽”。
朱元璋听后十分高兴,屡次夸奖张铨的忠谨,赏赐不绝。
这天朱元璋接到周王府长史的报告,道是周王妃冯文敫忧郁而亡,周王有改立世子的意图。朱元璋览表大怒
,痛骂周王宠信妖姬,竟将父皇给他娶的王妃逼死。下令由冯妃之子有鼘管理藩事,将周王贬遂云南,将田妃与嫣红赐死。经太子解劝,朱元璋怒气稍息,使周王居京都思过,以王妃礼厚葬冯文敫,杀田氏、嫣红祭冯妃之灵。
周王府的夺嫡事刚处理完毕,朱元璋便收到一封骇人耳目的匿名告发信,道是秦王、晋王有夺嫡之谋,上次骊山、韩城行刺皇太子便是他二人合谋的,韩城的七个刺客击毁了面容,本已证实是原郑国公常茂的武师杨谠即杨通和师徒,秦晋二王故意让他们参与行刺而毁容,就是使皇上不疑心他们。 震怒之余,朱元璋不禁狐疑满怀:秦王、晋王与太子非一母所生,而秦、晋二王乃同母所产,秦、晋二王忌恨太子,通力合谋夺嫡,亦是情理之中,但采用行刺手段,却乃孤注一掷的冒险,非万不得已,不肯出此下谋;况且父皇尚健,便是杀害太子,嗣位之权也未必落到他们头上———还有太孙在哩。若说不是他们,又会是谁呢?莫非会是与秦晋毗邻的周王?周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