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小说] 《中国帝王系列·铁血洪武—明太祖朱元璋》作者:孝廉【完结】
楔子
楔子
宋韩林儿龙凤十二年(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腊月二十六日。
傍晚。
长江瓜州北岸。
朔风怒号,寒浪拍空,雪花棰地。
装饰华丽的楼船颠簸得如同风中的树叶。
金色“宋”字红旗猎猎飞翻。两条彩带被吹得呜呜作响,飘扬不止。彩带上写有这样一幅对联:
虎贲三千,直捣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楼船倔强地向南岸驶去,后面跟着两条小船。快到江心,一个壮年将领从船舱中走了出来。这将军是吴王朱元璋的水军头领廖永忠。他头戴阔檐红皮壮帽,身穿红色战袍,背插“猛烈”二字小红旗,甚是威武。
他向几个同样装束的士卒发布了落帆抛描的命令。
楼船立刻停在江中,它后面的两条小船傍它停下。
船中走出一个青年卫士来,惊讶地问道:
“廖将军,怎么在这儿停船?今日不赶到应天吗?”
“风雪中旱路难行,更兼天要黑了,为圣上龙体,就在这江中过夜
。王琳千户,我和你今天亲自宿卫!”
王琳脸露喜色,向北面船舷走去,一边自语道: “如此这般,银花郡主和丁玉御史他们会在今晚赶上我们的。”
他走到船舷边,迎风雪而立,向北方眺望,同时引吭高歌:
满城都是火,官府四处躲,
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
歌罢一曲,他兴犹未尽,又唱道:
天遣魔军杀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
不平人对不平事,杀尽不平方太平。
这几天,他的情绪都处于极度的亢奋欣喜之中。
他怎能不高兴呢?由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和彭莹玉和领导的红军起义,经历了多少曲折和反复啊!先是,韩山童在起义前夕被元朝官吏捕杀,刘福通、杜遵道起义,占领颍州,彭莹玉、徐寿辉占领蕲水。徐首先称帝,建国号天完,以彭莹玉为主将,攻占了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大部。刘福通、杜遵道迎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建国宋,建元龙凤,建都亳州,攻占了河南、安徽大部。一
时,遍地红军,元朝统治土崩瓦解,形势喜人!
不幸的是,形势很快发生了逆转,彭莹玉首先在杭州失利,后来被叛徒杀害;接着刘福通杀害杜遵道,独揽朝政;再接着,徐寿辉被部将陈友谅所杀,另一个部将明玉珍大怒,于成都独立,建夏国,江汉流域的起义军大受削弱。 趁起义军的接连内讧,元朝统治者趁机反扑,派出察罕帖木尔和李思齐两个悍将,率大军绞杀起义。
为挽救危局,小明王韩林儿王朝主动进攻,先后派出了远征军三路:东路毛贵等征山东;中路关先生等征大都;西路李喜喜等征甘陕。这三路远征军都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绩:中路军焚毁了元朝的上都,东路军大败了凶恶的察罕帖木尔。然而,由于悬军深入,没有后援,又缺乏战略配合,终于被元军各个击败。
三路大军的远出及失败,小明王身边空虚,先败于察罕帖木尔,退守安丰;又败于张士诚将领吕珍,刘福通战死;小明王只得向朱元璋求救,被朱元璋接到滁州。
要是这时李
思齐与察罕帖木尔合兵南下,局势真不堪设想!幸而察罕帖木尔被东路远征军将领刺杀,他的军队由其外甥王保保统领。元顺帝赐王保保名为扩廓帖木尔,让他总制天下兵马,向起义军进攻。然而李思齐等不服,和王保保在中原大打起来,元顺帝多方调停无效……正是李思齐王保保间的内战,才救了江淮起义军。
朱元璋和陈友谅也于打蒙古人之先自家火并起来,鄱阳湖一战,陈友谅败亡,朱元璋成为势力最为雄厚的一支起义军,自立为吴王。 随后,朱元璋向张士诚进攻,折断其两翼湖州、杭州,眼下正围攻其京城平江(今苏州)。
朱元璋的声威震动南北,举世瞩目。
退居滁州三年来,小明王身边仅有的一些战将都被朱元璋一个个地要走,连身边的侍卫太监,也大都换成了朱元璋的人。目睹这种情形,王琳万分担心:在小明王卵翼下逐步羽翮丰满的朱元璋,会不会恩将仇报,啄食母睛呢?他与小明王的心腹爱将银花小姐、彭普胜及御史大夫丁玉,终日惴惴不
安。
五天前,丁玉被请到应天,前日回来禀奏说,吴王已为皇帝治好宫宇,还请求小明王将八岁的银铃公主下嫁给他刚十二岁的世子朱标,同时他请丁玉为媒,将他才五岁的长女临安公主许配给小明王的大将军彭普胜的侄子。 王琳与银花小姐和彭普胜等人,犹恐其中有诈,仍不放心。
昨天,王琳奉小明王先走,银花小姐和彭普胜、丁玉护送着皇帝的宫中器物落在后面,在中途平安过了一夜。廖永忠和他带来的军校,一路执礼甚恭,不仅对皇帝很尊重,而且对王琳等皇帝的旧人也很尊重,王琳这才大放心特放心和银花郡主沟通消息后得知,运送器物的吴王兵将,对她和彭普胜也十分尊重,便彻底放心了。因此,王琳不由一扫几年来的抑郁,放怀高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