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帝王系列·铁血洪武—明太祖朱元璋_孝廉【完结】(53)

  和他的同乡刘邦一样,朱元璋也喜欢辱骂臣下,生气时固然骂,有时高兴了也骂。朝臣数百人,没有不吃他辱骂的。然而于刘伯温,他却待之殊礼,仅仅就今天骂过他这一次,这于朝臣内是绝无仅有的。而今他竟为这惟一的一次骂而诚心诚意地表示了后悔和歉疚,怎不能使朝臣感到他对刘伯温的殊礼和尊重?薛祥自然感动得涕泪交下,代刘伯温谢了恩,出宫去向刘伯温转述皇帝的眷顾和深情。

  刘伯温听了,自然万分感激,忙撑着口授了文辞,遣次子刘仲蠩入宫叩谢隆恩。

  不觉已是黄昏,朱元璋因怕刺客趁月夜前来骚扰,便令宿卫逻卒严加防范。他却携了宝剑,连贴身太监也不带,独自悄悄来到胡小娟美人宫中。

  胡美人自是喜出望外,打迭起娇滴滴的媚态,堆出了千般万种

  柔情,曲尽女人调情之道,然而,朱元璋却总显得心不在焉,没精打采,与往日情态大异。

  在这种情况下,胡小娟美人既不敢求封,又不敢盼幸,更不敢先皇帝入睡,只是小心翼翼地躺在皇帝身边,睁眼待旦。黑洞洞的夜氛中,惟见皇帝的两只眼珠,发着炯炯的光,通宵不息,而皇帝的呼吸却似有似无,简直听不出来,心跳也不易测到,她便心中有些发悸,几次想唤醒皇帝,然而她到底熬过来了,因为皇帝告诉她,他这是在行吐纳之法,瑜珈之功,可以三五日不吃不喝,不言不动,眼不闭却脉不跳,血不流动。 翌日早上竟淅淅沥沥地下起梅雨来,这有名的梅子黄时雨,绵绵不断地整整下了七天七夜,下得凤阳城从上到下一片愁苦之声,只盼蔽日浮云早早散去。建筑宫殿的三万工匠也因雨而悉数遣散。

  二十三日,雨脚终于断了,太阳大放光明,全城人无不欢喜雀跃,都扶老携幼,出现在山间、河滨,出现在花园、原野,尽情地沐风浴日,驱祛身上的湿霉之气。几乎万

  人空巷,举城出游。

  在皇宫里,妃嫔宫女不能外出,便在御花园里玩耍,采采太阳之气。 那一日,恰好是朝廷的休沐之日。何为休沐?即休息沐浴也。原来古代官吏一月三个休浴日,洪武时以每月的三日为休沐日,文武百官这一日全不上朝。

  由于朝官休沐,工匠遣散,整个前廷就只值日的警卫和太监在,显得分外空旷、宁静和幽雅。

  朱元璋也很惬意地在前庭内信步漫游,神情悠闲自得。

  他断定,在大杀工匠之后,刺客发现他们的阴谋败露,皇家已有防范,绝不会再冒死前来捣乱。

  这倒不是朱元璋害怕弄不过刺客,以皇家移山倒海之力,他才不把一两个刺客的武功看在眼里哩。他担心的只是,刺客的出现,将使皇家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受到挑战。

  他是造反起家的人,他深深懂得,只要有人首倡以打破皇家的威严,起而效颦的就大有人在,像刘邦、项羽一样做开“彼可取而代之”的帝王梦。各王朝覆灭前,无不因有人倡议而形成帝王

  遍地走的局面。朱元璋刚刚削平群雄,北元仍跳梁塞外,他怎允许出现向皇权挑战的举动呢?

  再过两天就要驾返金陵了,他自然希望他的还乡,能以轻快的情绪宣告终结。 然而,他心中总有些忐忑不安,似乎有一样不祥的预感在驱动着他。因此,一大清早他就给所有的卫士下了严旨,要他们明松暗紧,仔细搜索能给潜入者提供掩护的所有角落,同时注意进入宫掖的每一个人。

  他自己,形似悠闲自得地信步漫游,实则也在搜寻着那些阴暗角落。为防万一,他贴身穿着刀枪难入的犀比软甲,佩着那柄七星宝剑。

  那七星宝剑,可不是一般的剑。它的不一般,不仅在于它豪华的装璜———柄上嵌有七颗呈北斗星形的宝石;也不仅在于它的无比锋利———它能削铁如泥;还不在于它能逢凶报警———每当主人有可能遇到危险时,它就在鞘中怒吼;它的不一般,还在于它的出处———它原来是彭祖师的佩剑。原来彭祖师的祖父与朱元璋的外祖父同为南宋末帝幼主赵鷍的

  卫士,崖山之败后,宋军在最后的海战中失败,陆丞相秀夫背着六岁的小皇帝赴水自杀,把宋太祖赵匡胤传下来的镇宫宝剑交给大将军张世杰,让他突围,张世杰带了十几条小船,冲出重围,打算另立赵家子孙,恢复国土。谁知在平章山洋面遇上了飓风,船队沉没,张世杰淹死,朱元璋的外祖父和彭莹玉的祖父拼死将张世杰的尸体护住,在海中漂流了三日三夜,侥幸被渔民救起。朱元璋的外祖父心恢意冷,而彭莹玉的祖父彭公志坚如铁,便带走了那宝剑,发誓要子子孙孙与元朝贵族斗下去,直到推翻他们为止。彭莹玉继承了这柄宝剑,终于用它砍断了元朝统治者在江淮的政权支柱。可惜的是,他壮志未酬身先死,宝剑也辗转落入朱元璋手中。朱元璋得宝剑之时,是何等的欣喜啊!他幼年从母亲口中就知道有这把宝剑,以后拜彭莹玉为师,更目睹过这把宝剑,充分认识了这把宝剑的价值———谁得了它,不为帝王,则为将相。

  朱元璋一边回忆着往事,一边信步而行,不觉踱入了华盖殿

  。

  忽然,七星宝剑在匣中吼叫起来,震得那鞘摆动不已,朱元璋大惊,忙向香楠大柱旁一纵,离开那四面均可受敌的开阔地,同时在这一纵身的瞬间,抽出了宝剑,做了一个极漂亮的迎敌门户。 一个蒙面黑衣人从殿顶向朱元璋飞来。朱元璋立即判断出,刺客是藏在斗拱之间的。他很是惊疑:现在已过中午,宫中搜了不止两次,刺客是如何逃过卫士的眼睛的?他不可能是白天越墙进入的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