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义正辞严的反诘,郭忭第一次觉得于心有愧,不敢再正视银花郡主
那对愤怒得喷火的眼。
冯文敏却活刺刺地害怕银花郡主把郭忭和她拴在一起,叫她再无脸见人,忙哀求郭忭:“妹夫,为了我的名节,你就告诉她吧,不然,我只有死在你的眼前了。” 郭忭已丧失了政治上的优势,不再把自己视为正而把银花郡主视为邪了。朱元璋的确是小明王的部下,朱元璋杀小明王,千年万载以后也逃不脱一个“弑”字啊!不过,他还未全盘认输,因而便不想直接告诉银花郡主,只是为她提供一把难解的钥匙。
“张三丰认得这些字,你去武当山请教于他吧!”
“张三丰虽然数次逃避朱重八的专使,却也是道教中人,一定受了天眼尊者的请求,不会告诉我的。”
郭忭只得提供另一条线索:“这十四字相传为太上老君所作,其实乃后人伪托,因为汉许慎的枟说文解字枠、梁顾野王的枟玉篇枠也不载,至唐孙强的枟唐韵枠加字数,宋陈彭年、吴锐重修的枟广韵枠,枟玉篇枠仍无这些怪字,而在金人韩寿彦撰的枟篇海枠中,这十四字都
出现了,以此推度,这十四字出现于辽金间,并书于陕西周至的楼观台老子祠前的枟道德经枠碑文两侧,因陕西连续在金元两朝统治下,汉人南人很少得见这十四字,况且道家又立有规矩,非掌门人不传这十四字。虽典籍有载,但仅见于枟篇海枠而已,且枟篇海枠这书,非一般士民得而有之,以此,能释读这十四字者,天下寥寥。”
银花郡主见郭忭对这十四字的来龙去脉说得如此透彻,不由问道: “你怎么认得这十四字的?莫非是开来学先生所传?可是我着人去问开助教,他却说不识,莫非他在骗我?”开济是郭忭的文学师父,来学乃其字,他曾是河南王王保保的舅氏察罕帖木儿的掌书记,入明后当过河南训导,又迁入为国子助教,六年前,以病告假,未回老家洛阳,却去了京口,以此郭忭得拜为师父。开济自然博学多闻,可是也不认识那十四个怪字,因那是道家的玩意儿,纯儒是不屑一顾的。
但是,郭忭怎能明言他在这方面的知识不来自师父而显得师父不如自己
呢?他很恳切地对银花郡主说道:
“请不必再细问了。无论如何,我不会直接告诉你这十四字的读法的;你从别处得知,则与我无涉了。” 银花郡主微微一笑,道:“我不逼你,自去寻枟篇海枠这书。好,我该走了,这套女子服装,我就穿走了。郭百户这柄剑也借我用用。”
她拿出秀梅脱下的那套女仆的常服,穿在身上,然后把她自己那柄断了尖的宝剑往郭忭脚下一扔,道;“你可以拿这柄剑去请功,算是我今日求教的酬谢。”
说罢,她转身而去,脚步轻得一点声响也没有,瞬息间便无影无踪。
郭忭去更衣室取来冯文敏的衣服,给她和秀梅解了穴位。
郭忭说了声“我走了”,便取来路无息无声而出。
对,又被他解穴时触摸了前胸后背的情景,不由脸红心跳不已,对郭忭油然滋生了一种特殊的依恋之情。
敲门之声蓦然响起,把冯文敏吓了一大跳,秀梅问时,却是烧火丫鬟的声音,只听她说道:“宋国公府着人来接郑国夫人
,叫立即过去,还说若郭百户大人在这里,也一并过去,宫中的钦差公公在等着他。”
听说太监奉旨找郭忭说话,冯文敏以为是有人追踪郭忭,发现了浴室之事,吓得心胆俱寒,连声道: “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烧火丫鬟却笑道:“是大喜,钦差公公是来为郭大人颁奖的,黄金三百两,提升为亲军府千户。宋国公还要把二小姐马上聘与郭大人。”
冯文敏喜出望外,秀梅却泫然欲涕。
欲知后事,请看下回。
-------------------------------------------------------------------------
朱元璋左计除良臣胡惟庸违心受密旨
朱元璋左计除良臣胡惟庸违心受密旨
却说朱元璋在老家凤阳驻跸期间,见刘伯温染病,便派专人护送他回到南京。四月二十八日,朱元璋也驾返南京,听说刘伯温尚未痊愈,心中不免挂念,便在五月初五日下午,带了几个贴身太监,微服造访刘伯温家。
刘伯温家与大多数功臣的府邸,都在城南。朱元璋一行出了皇城,进入长安大街,便见家家户户门楹上挂着菖莆,插着艾萧,一派欢度端午的景象。街上来往的人群也鲜衣美服,脸泛红光,显示着心情的舒畅和生活的富足。
朱元璋见人民安居乐业,觉得是新王朝的功绩,也心里高兴,回头对太监们低声说道:
“帝王为天下之父,倘若天下子女生活艰难,不得安居乐业,这帝王便不是好帝王、好国父。”
几个太监连连点头,口称“大人说的是”。
太监为何称皇帝为“大人”?原来这是朱元璋订下的称呼,专用于他微服出行时,以免暴露他的身份。
刚拐上南北大街,便听得后面人声喧阗,有
人惊呼着:
“快让道,快让道,小侯爷每来了!” 朱元璋回头一看,但见人们跌跌撞撞,纷纷向街道两旁躲去。不远处,一辆装饰华丽的车子急驰而来,驭手旁站着一个卫士,口喝开道,手挥长鞭,稍有躲闪不及的,便被他抽得头破血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