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梅觉得有理,便又进言道:
“既然杨谠师徒逃逸,就把责任往他们身上一推,只说郑国公不知。”
“这也难以遮人耳目,若吃揭穿,岂不落个欺君之罪?
罪过越发重了,使不得!”冯文敏又是摇头。
“那么就只有捉拿杨谠献给朝廷以请罪了。”秀梅无奈道。
“只是,仓卒之间,哪里去捉拿杨谠等人?”
常茂的武术教师钱鶳秀也插话了:“若杨谠发恨而把罪过全往千岁身上推,反为不美;杨谠在逃,倒自认是罪魁了。”
她怕杨谠供出她纵他们师徒逃跑一节,因此沮毁捉拿杨谠的建议。 她们议来议去,总无良策。
中屋的郭忭却已将她们的对策听了个一清二楚。暗想:
这常茂虽是蘙蘮子弟,值不得怜悯,这冯太君却是明理的人,不得已嫁给了这样一个浑虫,倒叫人同情,我既与刘二公子是书友,便应为她设一谋,应付过目下的窘境来。
他于是向帘内深深一揖,朗声说道:
“且禀太君,童子倒有一个计较在此。”
冯文敏忙不迭隔着门帘还了个万福,并让秀梅去中屋请教,以主宾礼相待。秀梅虽不乐意,却也只得照办。忭双目朝天,不看秀梅,唱歌般地侃侃而谈:
“自古君臣,患难易相守,安乐难相全,皆因草昧之时法疏,承平之日法密;法疏则细过不录,法密则小眚见谴;草昧之时,介胄之士欲树尺寸于疆场,奔走恐后,不惶小节;英明之主指麾万里于帏幄,鼓励向前,容忍细恶;故此君臣易相守。天下既定,勋臣以为紫蟒乌纱皆血战所得,受
之理当,虽身处富贵,心犹不足,争权于朝,倾轧同僚;争利于野,朘削百姓,哪顾妇孺之皮血皆空?君主则以为辅佐宰弼,均附骥而贵,铁券丹书,酬功已足,嫌其桀骜难驯,毁坏法度;恨其居功恃势,践踏细民;惧其相与攀结,危害皇家,乃处处戒备,周织罗网。功臣既昧明哲保身之机,又违制节谨度之道,岂有不危于累卵哉?”
鸟尽弓藏的慨叹,可与共患难不可共欢乐的议论,冯文敏读得多,听得多,然而像这样从君臣两方面分析国初功臣遭戮的根源,指责功臣的不对的,却是第一次。虽然郭忭为郑重其事,故意把话说得文诌诌的,又多用四六文体,冯文敏还是听得十分明白。她觉得有耳目一新之感,深深折服,同时惊诧年纪轻轻的郭忭,竟是这般有见识!她急于向他求教避祸之道,便撇开了秀梅,亲自与郭忭对话道: “公子所言,确乃千古不刊之论。而今祸已惹起,如何躲避?还求赐教。”
郭忭向门帘深深一揖,答道:“童子刍荛之言,竟得太君如此褒奖
,敢不尽言!童子认为若欲将祸事化掉,得办好三件事。”
冯文敏忙问哪三件事,郭忭屈指而言:“第一件,放还婵娟堂中所掠美姬,依三媒六礼,重新聘为国公爷的小星,以补往日之过,塞民间怨恨之口。” 由妻子出面为丈夫娶小星,对妻子来说是够难堪的,然而事已至此,冯文敏只得遵依,更问第二件事。
“第二件吗?裁除部分家人、仪从,归还佃户租税和夺侵之庄田财产。”
冯文敏毫无难色的应允了,又问第三件。
“郑国公之事,不日便会传遍京下,若不妥善处之,终久会成为招祸隐患。目下国公伤废,太君宜反躬自责规劝不力之咎,上书皇后,自求减俸降爵,万岁闻听,必喜而宥之。”
冯文敏听罢,仔细一想,觉得这办法的确高妙,心中大喜,吩咐秀梅道:
“秀梅,先替我拜谢郭公子,再从轿中取出白银五十两送给公子,以表敬意。夜来公子之船遭焚,冯氏万分疚愧,回府后定从优赔偿。”
秀梅虽然愤恨郭忭的
高傲,却也惊服他的这一番见识,以为不在宋国公冯胜之下,半愿半不愿地给郭忭磕了几个响头,既见郭忭公然受礼,心中又恨他拿势,小看她是个丫鬟,便叫了一个健妇去给他取赏银,自己转身回到冯文敏身边,道:
“小姐,该进午膳了。” 冯文敏哪里有心思进膳?像没听见,只对郭忭说道:
“郭公子,这自责请求减俸的表章,言辞要十分得体,既诚惶诚恐又非仅为避祸,乃出自对皇家一片忠心。府中虽清客幕僚西宾,却绝无有公子这般见识的人。还求公子代笔,不然言辞失当,求吉反凶了。”
郭忭道:“这是太君献给皇后的,岂能代笔?童子也不敢以涂鸦污了皇后凤目。”
冯文敏道:“这个我已思考过了。公子写就,我自誊录一过。”
郭忭只得应允。
冯文敏大喜,又问道:
“目下应天华府尹坐等敝府回话,又该如何应付?”
郭忭答道:“以童子愚见,以虚己谦和回答为是,只说国公受伤,恶奴惧祸逃逸,待
太守问清事情始末判决时,常府一律依从。应天府见太君谦冲,必不刻意为难。”
冯文敏更喜,心中一块巨石落了地,这才叫厨房开饭,派了几个健妇把郭忭送到前院正厅用膳,自己和秀梅等丫鬟就在常茂屋中随便吃了一点,然后请郭忭给她写那表章,叫秀梅坐轿去应天府回话。 话说这应天府尹,姓华名克勤,原本是个和尚,早年曾是彭莹玉彭祖师秘密组识明教中的善友(教徒),曾与彭祖师一起长征杭州。彭祖师罹难,他不知怎么得脱死难,改换法名,又躲入了寺院中,与吴印大师一起修行,成为密友,被朱元璋尊为上宾,成了秘密检校,随时向朱元璋汇报诸将动静。龙凤八年,小明王韩林儿调朱元璋主力北上,恢复汴梁(今开封)和支援山东田丰将军。可是,刚被封为吴国公一年的朱元璋一心与陈友谅夺取江西,拒绝听命。小明王无奈,便又下旨给平章邵荣和参政赵继祖,邵、赵二人接到圣旨,便欲听命。华克勤和铁冠子张中听说这事,便由铁冠子向朱元璋告发邵、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