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皇帝李治_小妖的菜刀【完结】(304)

  “嗯,那个字,朕先定了,就叫丁山,如何?”

  薛仁贵愣了愣,随即不知所以然的点了点头。

  看着薛仁贵的傻样,李治摇了摇头,道:“仁贵,今天朕找你其实是为了关于征薛延陀一事。”

  “陛下请言。”薛仁贵目露不解,刚才不是说过了吗?

  “你们先下去。”李治突然对厅里众人挥手,让其退下。

  “当年父皇还在世之时,我大唐如同秋风扫落叶一样,接连攻克了龟兹的五座大城,同时招降了七十余座小城,彻底占领了龟兹全境,西域震骇,可是代之而兴的薛延陀却趁北方空虚之机强势崛起,雄霸漠北,麾下足足有胜兵二十万,如今得了汉奸所赠万余弩弓,覆灭东.突厥余部,独霸漠北,阴山脚下,一家独大。如果不采取措施对其进行遏制,薛延陀必将成为我大唐的一大劲敌。

  四年前,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命他的两个儿子分别统辖其国的南部和北部,先皇雄才大略,意识到这是分化其势力的一个良机,便遣使册封其两个儿子为小可汗,并各赐鼓纛,看似优崇,实则分其势分其力。

  同时册封东.突厥降将阿史那思摩为新可汗,命其率部返回漠南,重建东.突厥,却未想,那阿史那思摩着实是一个废物,被梯真达官一击之下,无力抵挡,一溜烟逃回了长安。本来还有个为人颇有勇略的阿史那斛勃牵制,却没想……

  唉,世事如棋,所以一个月后,我大唐必须反击薛延陀的战略部署。

  这次光北上薛延陀一战,朕给了李绩十八万兵力,再加上阿史那杜鲁和吐蕃,这次我大唐将出兵六十万大军,自开国以来,从未有此兵力出动,一句话,三路大军不仅不能败,甚至不能有太大的损失,朕损失任何一路大军。

  这一次东起营州、西至凉州的数千里战线上,你、李敬业、还有英国公李绩各率一路大军出击,与薛延陀拉开决一死战的架势。

  如此长的战线,朕不可能给你们太多的补给,你应该能够明白朕的意思。”

  “陛下,是叫臣以战养战。”薛仁贵心中一动,这可真的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做法。

  “不仅是这样,如今我大唐还不能对漠北有效的掌控,所以此次你携朕密旨去,到时候亲自颁发给英国公。”说完,李治掏出一个黑色卷轴,和往常圣旨的颜色决然不同。

  薛仁贵就待跪倒接旨,被李治打断了,才小心翼翼的上前接下后,打了数遍,仍是忍不住大惊的抬头看着李治。

  “别这么看朕,朕也是无奈,若有其他法子,朕也不会做出如此举措。但北方那群草原胡人,个个桀骜不驯,朕现在还没有能力接受整个北方草原,虽然残酷,但只能如此了。既然朕无法统治他们,无法让他们敬,朕就让他们怕,害怕我大唐,从此我汉人是狼,他草原人是狗,是羊,朕要吓破了他们的胆,吓他们个半死不活,朕要让整个西域都笼罩在大唐恐怖之下,透不过气来。”李治一脸冷漠的说道,目中寒光连闪,煞气盈盈。

  “微臣担心此举会引起塞外诸族的反抗。”

  薛仁贵皱眉道,虽心有不忍,但毕竟是皇帝的圣旨,从儒家的一贯教导来说,做臣子却是万万不能违背的。

  “这也是朕让你接这密旨的原因,以英国公的性子,谨小慎微的,恐怕宁愿告老还乡,也不会接这个圣旨的。”

  李治有点无奈,都是群老狐狸啊,不过也没办法,朝中有一些胡将和那北方之人却是有千丝万缕关系,李绩不愿犯众怒,李治只有找此时热血无畏的薛仁贵了。

  “到时候,给英国公看这个密旨,那个老狐狸知道不得干系,自会安心给你出谋划策的,但此举实在有伤天和,所以你回来之时,可能不仅升不了官,反而会被罚,你可想好了。”李治皱眉问道,心中也无奈啊,这种杀戮无辜实在是大逆于天下,不仅是后世,同时在当代也是如此,人太多啦。

  谁知薛仁贵闻言,却是仰天大笑道:“男儿在世,既不能留芳百世,何不尝遗臭万年,一生毁誉参半,却是不枉来这世上走一趟,只有做那平凡之人才是男儿最大的悲哀,陛下多虑了,仁贵必定能完成使命,让天下四夷从此不敢南望我大唐。”

  李治闻言大喜,珍重的站了起来,朝薛仁贵抱拳,两妖孽的第二次对视,李治郑重的承诺道:“一路北去,卿当珍重。老日卿为我大唐人屠,不让杀神白起,专美于前,朕必当为卿贺。”

  薛仁贵也下定了决心,心中滔天杀气外露,沉声道:“今日于陛下在此斗室之中所言句,仁贵必谨记在心,来日臣定不负陛下所重,定不负陛下‘大唐人屠’之称。”

  李治笑了,满意的笑了,人屠薛仁贵?

  话说后世你薛仁贵可就有屠杀灭族之嫌,可我不是那以前的那个李治,要屠就屠个干净。

  什么成吉思汗,自此朕才是那一代天骄,而你就是朕手中最锋利的利刃,注定沾满无数鲜血。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大笑,大声的念叨: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

  千秋不朽业杀人中。

  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

  睚眦即杀人,身比鸿毛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