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座,刚刚收到中锐营的回电。”王世和踏步向前,将手中的电文递给了蒋委员长,语气凝重的道:“中锐营全体官兵一致要求留下继续作战,不愿后撤整编!”
蒋委员长脸色凝重的接过电文,缓缓翻开,匆匆一阅,随即将电文放在面前桌上,轻叹了一口气,脸色痛惜不已的道:“忠义无双,军之楷模啊!若是党国所有的军人都能像张兴汉这样视名誉权力如粪土,能够将生死度之身外。若是所有部队都能像这支刚刚成立的中锐营一般,骁勇善战,不惧生死,抱定为国捐躯,杀身成仁之决心,吾又何惧区区东洋倭寇啊?”
说此蒋委员长语气一转,意气风发的道:“有此军人,实属党国之大幸,亦是民族之大幸,世和啊,马上给中锐营回电,批准中锐营留下继续和日寇战斗,撤销将其撤回南京整补之军令。另外命令军政部立即赶造战旗,赐予中锐营,以兹鼓励,望全营官兵继续发扬黄埔精神,英勇奋战,保家卫国!”
“是!”王世和虽然有些惊讶,但还是连忙恭声应诺,旋即转身领命快步离去。
目送王世和离去,蒋委员长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亦是再为张兴汉和中锐营惋惜,也是为自己将来可能丧失一位能征善战的虎将而感到痛惜。
王世和刚刚离去没过片刻,何应钦上将即急匆匆的疾步走了进来,见到蒋委员长何应钦连忙立正敬礼,旋即急忙道:“委座,刚刚第98师传来消息,留守宝山县城的583团3营已经陷入了日军重围,全营官兵在姚子青的率领下正在拼死血战,并且派人送出话来,他将率三营官兵与日寇决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势于宝山城共存亡!”
“哦?”蒋委员长闻言微微变色,当即站起身来道:“这个姚子青是什么出身?”
“回禀委座,经调查,姚子青是我黄埔第六期毕业生!”何应钦果断回答道。
“哦?黄埔生?不愧是我黄埔军人,告诉夏楚中,一定要将这个营、至少要将姚子青接应出来,这样的军人不应该就这样杀身成仁,对党国,对民族来说是一种损失。”蒋委员长一听是黄埔出身有些激动。
“委座、目前夏楚中的98师已经和日寇几番血战,恐怕无力增援宝山了,而且目前日军已经将宝山县城团团包围,其前锋部队更是正在继续朝前进攻,如果强行施援恐非但无法将姚营营救出来,还未使前线部队遭受重大损失。还请委座以大局为重。”何应钦解释劝道。
蒋委员长闻言没有说话,而是眉头紧紧蹙起,确实,刚才他实在是有些激动了,也可能是受张兴汉和中锐营的影响,情绪有些波动。
沉吟了片刻,蒋委员长恢复了正常,沉声道:“给98师回电,令姚营就地坚守,抵抗到底,授予姚营《宝山营》称号,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和日寇决战到底!”
“是!”何应钦啪地挺身立正,旋即欣然领命而去。
PS:因为今天的状态不好,要好好构思一下下面的剧情,所以更新就这一章了,请大家见谅,明天把欠下的这章补偿回来,下周开始,我要努力多更一些!多谢大家支持!
第三卷:抗战爆发,淞沪会战! 第九十九章:带血的战刀!求推荐票!
罗店以北,中锐营临时驻地。
营部中,张兴汉正在擦拭着彭善师长送他的那柄镔铁大刀,在白刃战中大刀的威力可是比刺刀大得多了。
而且在拼刺技术上国军将士是要略逊于鬼子一筹,这是与日军长期的训练有素国军忙于内战缺乏正规有效的训练以及在体能方面落后所导致的。
所以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刀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兵器谱上的十八班兵器之一,国人再熟悉不过的兵器,既然在拼刺上面暂时无法改善敌优我挘的局面,那何不用大刀代替刺刀?
大刀制作简单,国军将士几乎人人都能装备,这将在白刃战中帮助国军将士取得优势,更加有效的杀伤日军。
当年的西北军出身的第29军不就是凭借着大刀片在喜峰口之战中砍了几千名小鬼子吗?
想到这,张兴汉心中有了一个想法,得想办法弄一批大刀来,别的部队他无力顾及,但是至少中锐营全体官兵要做到人手一刀,届时他再将第29军大刀队的刀法传授给全营官兵,这样再和鬼子拼刺刀,将士们就不会吃太大的亏了。
就在张兴汉陷入沉思之中时,营部中的电台滴滴答答的响了起来。
张兴汉闻声站了起来,静静的走上前,只见机要员杜倩雪正在全神贯注的接收翻译电文。
很快,杜倩雪就将一份完整的电文译出,摘下了耳机放在桌上,拿起电文连忙转身,啪地挺身立正对张兴汉道:“营座,南京回电。”
“哦!”张兴汉目光从杜倩雪靓丽的娇容上匆匆掠过,伸手接过电文匆匆看了一遍,当即击节道:“太好了,这样一来,我中锐营全体将士可以放心杀敌,毫无后顾之忧了。”说着张兴汉大步朝外走去。
他要将这个消息通告全营各连,以及对违抗军令一事耿耿于怀的罗天佑。
………………..
罗店,小塘村第11师31旅阵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