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抗日虎贲_秋风起叶落【完结】(184)

  “哈伊!”中泽三木低头应道,旋即抬头道:“将军阁下,刚才小泉舰长请示,师团本部以及第38步兵联队是否登陆?”

  “不!在第33步兵联队未攻下太仓城之前,师团本部以及第38联队暂不登陆,让小泉君在耐心等待几个小时,届时我们就将拿下太仓县城。”中岛今朝吾摆手否决道。

  “哈伊!卑职明白。”中泽三木猛然低头应道,随即挎着军刀转身走下了甲板。

  ………………………

  南京城,领袖官邸。

  淞沪会战失利,国民政府已经将大多数行政机关和重要机构陆续迁往武汉了,而作为国民政府领袖的蒋委员长却没有离去。

  作战厅里,只有蒋委员长和侍卫长王世和以及几名卫士,相比以往显得有些寂寥冷清,蒋委员长拄着手杖驻足在悬挂在作战厅中央的巨型作战地图前,蹙眉沉思。

  “前线现在情况怎么样了?主力部队都撤出来了吗?”良久蒋委员长略显孤寂的声音响起。

  “回禀委座,据前线最新战报,我主力部队正在向昆山一带撤退,殿后的阻击部队也陆续奉命撤离了苏州河南岸。”王世和连忙上前神情恭敬的回答道。

  “这么说,上海就要失守了?”蒋委员长仿佛是在自语,旋即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王世和低下了头,并没有回答,事实已经无需说明了,作为远东第一大都市的上海,却是就要沦陷了。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作战参谋疾步跑了进来,见到蒋委员长连忙挺身立正急忙道:“委座,不好了,前线急报,太仓白茆口发现日军大量军舰,日军先头部队已经登陆,正在朝太仓急进!”

  第四卷:南京保卫战 第125章:天赐良机

  “什么?”蒋委员长闻言顿时吃了一惊,踏步向前,飞快的在地图上找到了白茆口的位置,凝视了片刻,蒋委员长的脸色逐渐变得沉重起来。

  白茆口的位置有多么重要从作战地图上看的一目了然,而日军既然从此处突然登陆,其战略目的就不言而喻了,就算蒋委员长的战略眼光在不怎么样,此时他也明白了事情的突发性和危险性。

  一旦日军攻占了太仓进而向昆山、苏州一带推进,就能够切断京沪铁路和公路,那么正在从上海沿着京沪铁路和公路撤退的国军主力顿时就成了瓮中之鳖,极有可能在昆山一带遭日军合围而全军覆没。

  想到这里蒋委员长根本就不敢往下想了,一旦淞沪地区的几十万大军被日军一口吃掉,不光是国军精锐损失殆尽,中国的国防力量元气大伤,届时国都南京、以及整个江南地区都将失去屏障,任凭日军铁骑践踏驰骋。

  要知道蒋委员长在淞沪地区投入了几乎全部的中央军精锐,一旦这些部队遭到日军全歼,届时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实力对比将会严重失衡,蒋委员长也很有可能被其他人取而代之,此时的中国失去了蒋委员长的统一指挥,顿时就会陷入各自为战的局面,最终可能被日军逐个击破,那时候,中国可能就真的要亡国了。

  所以与公与私蒋委员长都绝不会坐视这样的结果发生,他当即转身以不容置否的口吻问道:“目前距离太仓最近的是那支部队?”

  “回禀委座,距离太仓最近的就是目前在嘉定的休整的中锐团了。”王世和连忙恭敬的回答道。

  “中锐团?”蒋委员长闻言顿时蹙眉沉思起来,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忙于淞沪会战,根本就无暇去顾及被他视为心腹爱将的张兴汉和中锐团。

  这次守卫太仓的任务有多么艰巨是不言而喻的,稍有不慎,很有可能全军覆没,虽然他并不愿意让自己的好学生带着部队去冒险,但是此时局势刻不容缓,已经由不得他了,和数十万国军主力相比,牺牲一个中锐团和张兴汉,蒋委员长绝对会也只能选前者。

  虽然他很喜爱自己的这个优秀的学生和小老乡,但是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孰轻孰重他自然清楚。

  沉吟了片刻,蒋委员长脸色恢复了正常,开口道:“立即急电中锐团,火速驰援太仓县城,告诉张兴汉,太仓县城绝对不容有失,务必坚守七天以上!”

  “是!”王世和啪地挺身立正敬礼,旋即转身快步离去。

  ……………………

  太仓县城,中锐团团部。

  张兴汉和李大山带着警卫排终于有惊无险的回到了团部,鬼子的进攻部队遭到雷场拦截,一时半会是不可能推进到太仓县城了,张兴汉连忙赶回来,他要对全团官兵进行着最后的动员和部署,因为战斗就要真正开始了。

  张兴汉在李大山才簇拥下刚刚走进团部大院,刚好碰到了手持电文向外走出的杜倩雪,见到张兴汉,杜倩雪连忙啪地挺身敬礼道:“团座,南京来电。”

  “哦?”张兴汉连忙接过电文,匆匆阅毕,当即抬头对李大山道:“大山,立即传我命令,全团紧急集合,集合地东门外。”

  “是!”李大山啪地敬礼,旋即转身快步离去。

  “倩雪,你马上通知参谋长让他带着团部前移到东城门,我先去部署部队。”李大山走后,张兴汉转头对杜倩雪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