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楚雄风:汉王陈友谅_郑和【完结】(39)

  听完了各地将领的情况汇报之后,友谅开言了:

  “诸位,听了刚才各位通报的战况,本帅甚感欣慰,这几个月以来,大家辛苦了!大家要问了,这次军事会议为啥到这滕王阁来开?告诉你们,滕王阁是登高望远的好地方,你推开阁上的窗子看看——三江五湖尽收眼底,本帅是希望大家,要将眼光放远。王勃写了《滕王阁序》而千古留名,你想不想千古留名?有道是‘乱世出英豪’,现在正是我等大显身手的大好时机,要想千古留名、要想成为英豪,就要跟定‘明主’好好干它一场!至于我陈某人算不算明主,现在说了不算,大家要想到三、五年奔后、八年、十年奔后、百年奔后,想一想那时天下会是个什么样。”

  友谅这段话说得妙极,说白了,“我就是个明主,你们为自己的将来着想,现在就一定得跟着我好好干。”说完还故意顿了一下,他要留给大家一个想像的时间。一旁的尹傅箕不失时机地接了上来:“都元帅以雄毅之姿、英迈之略,会集群帅,起兵汉沔,而威吴楚。凡行师立署,所至之处,能者使、才者用,贤而有德者尊礼,俾各遂其性,无意于功名富贵者不强以职,此所以超轶群雄者也”友谅虽然觉得尹傅箕言语过酸,却对他正当其时的一番溢美之词大感兴趣,但嘴里还是客气说:“尹参军过誉了,过誉了!”说完,还以赞许的目光盯着尹傅箕良久。友谅在想,文官虽不能冲锋陷阵、不能攻城掠地,但成就大事一定是少不了文人的。你瞧,武将里面有谁会在这个时候讲出这样漂亮的言语来?

  尹傅箕所言客观上也证实了友谅在一度时期之内重视贤才的事实,其中“无意于功名富贵者不强以职”这一条是有所指的。早在攻占江州之后,因黄昭的推荐,友谅曾派专人礼请江西名士吴当,吴当曾任元廷礼部郎中、国子监司业,亦曾和黄昭一道作为江西行省衙门的官员,同样因为得罪了火你赤,才和黄昭一道被罢官,后赋闲在家。和黄昭不同的是,吴当对陈友谅的邀请坚持不从,友谅无奈,只得放他去了。攻克龙兴之后,友谅闻韩准之名,曾登门拜访,力邀韩准加入幕中,被韩准婉言回绝,也只好不加勉强。

  此刻,友谅接着讲了下一步的行动布署,他说:

  “以赵普胜为东路军元帅、祝宗援、陈友仁为副帅,统兵十三万,以安庆、池州为基地,继续沿江向东扩张,攻打朱元璋军占领下的青阳、铜陵、繁昌、芜湖以及太平路(今安徽当涂),以尽快实现对应天的军事威胁。

  以王奉国为南路军元帅,邓克明、康泰为副帅,统兵十万,以信州、抚州为基地,继续向江浙行省中南部地区进军,近期目标为元廷仍占据着的邵武路、衢州路,以实现对朱元璋军的包围。

  以胡廷瑞为西路军元帅,辜文才、赵琮为副帅统兵十二万,以袁州为基地,继续向湖广行省中南部地区进军。”

  友谅安排已毕,众将连声应承。陈普文忽地站起身来大声言道:“启禀主公,末将提议,主公应该尽早称王,称个楚王、汉王什么的都行,既有利于号令部队,又便于威服四方。”王奉国、胡廷瑞也先后接了过来:“启禀主公,普文将军言之有理,请主公思之。”

  其实就称王之事,会前友谅已和张必先、张定边、黄昭等人商量了,觉得时机还不够成熟,应该放到下一步再说。但是既然现在陈普文提出来了,不妨听一听大家的意见。友谅的心中清楚,陈普文是自己的嫡系,毫无疑问,是发自内心的想法;王奉国、胡廷瑞是原倪文俊的直接下属,眼下在我这里也是个数得上的将领,他们的抢先表态,当然也是一种很明智的表现。陈友谅不动声色,他要继续观察。

  赵普胜开言了:“启禀主公,末将以为,主公称王之事为时尚早。想那‘东边’朱元璋于至正十二年投奔濠州郭子兴起义队伍,早就成为了韩林儿手下的一方统帅,眼下占据江南集庆路,手下要文有文、要武有武,至今也未称王称帝。末将以为,主公此时还是应该积极扩充实力、等待时机为好。”友谅听了赵普胜之言深为恼火,正在暗自生着闷气,只听张定边接了过去:“赵元帅此言实在差矣,你为啥单独拿朱元璋来和主公比?张士诚起事以后的第二年就自称了周诚王,你为啥不拿张士诚来和主公比?”赵普胜是条倔汉子,一见张定边反驳自己,马上也站起身来,大声言道:“张士诚一起事就是打的自己旗号,而主公开始起事是投靠的咱天完国徐皇帝,根本不是一回事!”

  友谅一听赵普胜越说越不像话,不由得想起和赵普胜第一次在湖口附近江中见面的情景,那时,对赵普胜的感觉很好,想不到这家伙碰到事情竟这等不开窍,于是马上从虎皮交椅上站立起来,大声呵斥:“不要再争了,本帅眼下决不称王!”一见主帅发了火,众文武一个个都吓得不敢吱声了。

  3

  滕王阁南侧的赣江边上有着一处不小的园子,这处园子本是宋时朝中一位龙兴籍侍郎的私家园林。从滕王阁一路向南,行不多远,即可看到一溜古朴的围墙和新近经过修缮的园门。进得园门之后,是一组略显陈旧的房舍,有厅堂、有卧室,这里大约便是当年侍郎生活起居的所在了。穿过一道很大的月门之后,马上给人以柳暗花明的感觉,只见园中绿树荫荫、芳草萋萋,一个个水泊就像镜子一样映照着蓝天,不时可以看到一群群带有白色斑点的梅花鹿自由自在地穿行于草地和水泊之间。一条石板铺就的小道直通赣江边,一座三层的飞檐翘角的楼阁矗立在江岸,此楼名临江楼。登上此楼,只见滕王阁近在咫尺,朝江中望,可以眺望赣江上的点点白帆;朝园中望,园里的景色也一望无遗。临江楼的前面有一块很大的用立砖铺成的场地,场地的周围摆放着金秋盛开着的各色菊花和名贵的树桩盆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