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陈友谅的机遇真的不差,唐宋时期,常有同进士出身的人不过只派了个县衙主簿。元时由于实行残酷的民族统治,当官的主要是蒙古人和色目人,因此,科举制度在一度时期之内极不正常,时开时停,造成了不少汉族知识分子读书无望而自恨生不逢时,因此不少文人雅士或寄情山水、或隐逸山林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这就给陈友谅这样一种未入“科班”的人造成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因而才当上了县衙门的主簿。主簿虽然不是县衙的大老爷,却是个衙门里头正儿八经的官儿。家中的后辈出了这样一个人才,也算得上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了。先不说那每月俸银就有一十三贯,最要紧的渔头湖霸们再也不敢欺负人了。陈普才是个容易知足的人,世代打渔的人家,能混成现在这个样子,还能不满足?
友谅离开蒲圻回到家中,陈普才只道是三儿又送银钱回来了,没等到儿子开口,老子先开了言:“三儿,又送银两回来了?家里这一阵子没有用什么钱,银两还有着呢。”友谅倒是直截了当地回答了父亲:“启禀父亲,友谅在蒲圻已经辞去了主簿的差事。”陈普才简直是怀疑自己的耳朶:“什么?辞去差事?你再说一遍!”“是的,儿在蒲圻已经辞去了主簿的差事。”,友谅从容地答道。陈普才大吃一惊:“为什么?为什么?到底是为了什么?”父亲的这一问,友谅觉得不太好回答,因为有些事情现在还不需要向父亲讲透,便含糊回答:“官府里面实在是黑暗,儿觉得就这样混下去没意思,辞职之后打算另谋出路。”陈普才急了,不禁破口大骂儿子:“混帐东西,它黑暗关你什么事!你只须认识那每月一十三贯的银钱是亮白的便行,回得家来,还有谁送给你那一十三贯,难道你想让你的婆娘和两个娃儿喝洪湖水去?”友谅没敢和父亲争辩,只是轻轻地回了一句:“儿辞已辞了,现在说了也没有用了,咱慢慢再想其它办法吧!”陈普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有道是“儿大不由娘”,由不了娘就由得了爹?说了也沒什么用,只好由他去了。
陈友谅结婚不迟,夫人潘氏也是陈蓬山本地人,儿子陈理今年已经十一岁了、女儿陈惠也已九岁。一见丈夫回来,潘氏自是高兴。妇道人家管不了许多,她觉得,虽然少了衙门里的俸禄,但有了个夫妻团聚,再加上个男耕女织也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她不清楚的是——她的丈夫这次回来,完全不是为了家人的团聚,完全不是为了所谓的男耕女织,而是为了谋划今后更大的人生目标和更大的人生追求。
2
友谅回到家乡的次日,便有三位儿时的伙伴来访,他们是张必先、张定边和陈普文。张必先和张定边两人本是友谅读塾馆时的同窗,关系一直很好。如果把“二张”比着是友谅的“文友”的话,陈普文则算是友谅的“武友”。早在友谅去蒲圻之前,陈普文就成天和友谅以及友谅的两个弟弟友仁、友贵一道在洪湖边上舞刀弄棒,操拳练蹆。论起辈份来,陈普文虽说是友谅的堂叔,可年龄却比友谅还小两岁,在友谅面前却从不因自己的辈份高以长辈自居,甚至和别人一样,“三哥”长、“大哥”短的乱叫。碰到别人笑话时,他还振振有词:“你们懂个球!叫‘三哥’是依照友仁、友贵的口气;叫‘大哥’是依照别的弟兄们的口气,有什么不可以?”友谅对于他的这种性格也很是喜欢。
此刻见到友谅,陈普文第一个冲了过来:“嗨!三哥,这一阵没回来,想刹我等也!”言罢一拳向着友谅的左胸掏了过来,陈友谅不慌不忙地用右手轻轻一抓,就握住了陈普文的手腕:“这不回来了吗!告诉你们,这次回来,我陈三爷就不走了!”“不走了?”,张必先和张定边两人几乎是同时开了口。友谅答道:“是的,我已经正式辞去了蒲圻县主簿的差事。”陈普文吼叫起来:“好!好!好!三哥,你那个鸟官,依着我,早就想劝你别当了。”“二张”听了,心中似乎已经了然,微微地点了点头。友谅对着湖边的小船打了个手势:“下湖再谈!”三人随即会意,便一同来到了湖边,上了友谅家的一条小船,陈普文抢过木桨,就向湖中划去。
友谅在蒲圻的时候,一般过上个把月就回来一趟,每次回来,都少不了要和他们几个人碰碰面,有时还会带上友仁和友贵。近年以来,他们谈得最多的恐怕就是各地起义的消息、谈朝廷的防卫本钱、谈贪官渔霸的相互勾结、谈渔民们遭受的种种苦难。陈普文和张定边两人早就按捺不住,好几次对着友谅吼叫:“三哥,只要你领个头,弟兄们一定拼着命跟你干!好歹先杀了陈雷震这个王八蛋再说!”张必先也认为现在朝廷无道,这才导致天下大乱,而乱世出英豪、时势造英雄,现在是该大干一场的时候了,因此也力主友谅早日辞去县衙的差事早日回来举起义旗。
小船离开湖岸已有一箭之遥,友谅吩咐普文放下手中的木桨,听任小船在湖中自由地飘荡。此刻,张定边开言了:“友谅,你这次辞职归来,到底是个什么想法?”张定边和陈友谅同岁,因此,拿张必先和陈普文三人比起来,他和陈友谅的感情最深。友谅将手伸向湖中掬起了一把清清的湖水,随即又慢慢地将水从手中倒向湖面,回过头来,只见三人一齐注视着自己,于是言道:“从直接的原因来说,是实在不愿意再呆在那充满了污垢的官场了,虽说县尹待我还好,但是像韩世辅这样的官员委实是太少了。”定边知道,陈友谅这一点说的是实情,但是话还没有说完整,于是接着又问:“哪回来之后,到底有何打算呢?”“这今后的打算嘛”,陈友谅慢悠悠地答道:“正是要和弟兄们商量的了。”一边急了陈普文,马上跟上来对友谅说:“唉呀!三哥,你就不要卖关子了,有话就痛痛快快地说了吧!”张必先比友谅大上几岁,为人也最为老成,他清楚友谅的为人——待人不错,和朋友也好相处,改不掉的毛病是脾气性格似个“奸雄”。因此,他偏不问、偏要等友谅自己说出来。果不其然,过了片刻,友谅重重地出了一口气,加大音量对着三人言道:“友谅这次回来,一不做、二不休,专门准备举义反元之事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