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悍卒_染血的羽毛【完结】(172)

  “兄弟们!你们要这样和突厥的狼崽子们打仗吗?”刘山的声音从热气球下传了出来,声音并不是很大,但是离得并不太远的兵士都听见了。

  战士们一个个睁开了眼睛,有人从篮筐的空隙看着下面,有人慢慢的爬上篮筐,小心的看着周围和下方。

  “嗨!”终于有人敢看着下方了,下面的人群看到热气球升空,都欢喜的举着双臂尽力的摇着,看到自己认识的士兵探出脑袋,大家都奋力的声嘶力竭的叫着,那份高兴一点都不比刚看到热气球升空的时候差一点。

  还有人不敢相信的对身边的同伴一遍遍的问,我真的升天了,真的升天了。声音大的刘山和怡儿都能听到。

  “升天!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刘山对怡儿说道,此时,怡儿的紧张里透出一种难掩的兴奋,紧张是因为自己此时在半空之中,兴奋是因为旁边有刘山陪着。

  刘山拉着怡儿的手,从这个高度,人们都可以看到全城的景象。

  凉州城地势平坦,城中高大的建筑不多,即使有高大的建筑,也就是十几米三四层楼的建筑,再高已经不可能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那样离奇高度的建筑在凉州是没有的。

  举目望着下方欢呼的人群和四野里成片鳞次栉比的凉州城,终于,热气球上的战士们发出欢呼和大喊,那种场面几欲让刘山想要感动的流泪。战士们欣喜若狂,下面的人看到身边的战友此时竟然在自己头顶的天上,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当天,一批批的战士登上热气球上了五十米高的凉州上空,有人感动的流泪,有人激动的说不出话语。站在热气球上,天空似乎都低了下来,曾经童年少年的梦想一朝变为事实,那种兴奋不是刘山能够想象的。

  就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林蒙也来到了这里,他也登上了热气球,举目望着视线下方的凉州城,这位贪婪的将军欲哭无泪,几年镇守的边境重城原来是这种样子。

  夕阳下的凉州城,被渡上一层火红的颜色,大漠的风从北面吹来,干燥温热,站在天地之间,视野开阔异常。风经过荒漠,经过树梢,经过冉冉升起的热气球,纵观天下,凉州一战迫在眉睫。几十万突厥骑兵如同虎狼环伺,单薄的凉州防守似乎一冲即垮。

  两位将军都是沉默不语,只是看着像是血色的大地,看着远处青黑色的地平线。

  青海浮云暗雪山,都护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战争的脚步一步步紧逼,凉州之战迫在眉睫。

  大唐武德三年十月四日,突厥大军向南开拨,军旗如海,骑兵的脚步漫溢过苍凉的草原大漠,绵延数十里,兵锋直指凉州。

  今天补一节,明天补一节。我怕时间长了,我忘不了欠下两节,大家都忘了。哈哈,大家准备过年了,这几天幸福快乐!

  第一百五十二节突厥来了

  就在大唐武德三年十月初,散居在凉州北部的居民在外出的时候感觉到脚下的大地都在震动,久在大漠边缘谋生的人已经隐约感到有什么不对,联想到前些天在路上看到的成片成片尸体,稀少的凉州北部民众用石头放在大地上,然后给石头上放上沙子。

  椭圆的石头上砂子簌簌而落,这是大队骑兵前进引起的大地震动造成的。本来,这个小实验是用钢制的头盔来完成的,当地人没有,只能用石头替代,这也只能说是一个笨办法了。

  就在当天中午,放牧的汉族牧民看到视线里一线青灰色的线条越来越粗,天边像是卷起层层的黄沙,视线里面就像看到地平线上起了一阵黄沙组成的风暴一般,牧民们惊慌的赶着羊群匆忙逃离,待到将羊群赶回圈中,好奇的牧民又走出自己破败简陋的小屋,视线里面,刚才还在远处的那道土黄色的线条此时已经可以看的清楚。

  那根本不是风卷起的沙暴,而是一队队一群群的草原骑兵,草原骑兵非常的多,久居这里的牧民都分辨不出到底有多少的草原兵向着南方奔去。他们只看到自己视线里面全部是草原兵,草原兵铺天盖地,填充满了视线,近处的草原兵已经可以看见头脸,但是远处的却还遮在骑兵前进卷起的黄沙土尘之中。

  牧民只感到天地间像是荡起一层土黄色的晨雾,呛人的沙土扑头盖脸的席卷而来。马嘶声就在耳边,骑兵的呼啸像是要传遍大漠。

  就在此时,凉州安插在北边警戒的哨兵也发现了草原兵的踪迹,受过专业训练的哨兵马上明白这是敌人大军进攻的迹象,光是看对方骑兵卷起的尘土,警戒的哨兵都深深吸了一口气,等到他们仔细看向草原骑兵队伍的时候,只感觉对面的骑兵像是一阵风暴一般席卷草原和大漠,像是决口的洪水一般向着这边淹没而来。滚滚的马蹄似乎要将大地踏的沉陷下去,前进的队伍像是覆盖在荒凉荒漠上的一层地毯。

  “放狼烟,我们撤退!”负责警戒的小队长赶忙下令,早就等候的兵士点起了狼烟,狼烟笔直升空,粗壮浓厚的烟柱几十里以外都能看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概就是形容这荒凉北漠上的笔直狼烟的。这是白天,若是晚上,哨兵就会点燃烽火,这就是古代战争最简单和行之有效的烽火狼烟,当年蒙恬率领大军阻击匈奴时,就是用的这套有效的警戒系统警备行踪变换不定的匈奴人的,也是因为这个方法有效,才有了后来的万里长城,而万里长城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烽火台。当然,周幽王当年在骊山点燃烽火,也害的自己亡国丧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