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末1625_三十二般变化【完结】(453)

  “此计可谓之为——驱贼入川之计。”卢象升道:“四川已失,要再夺回不易,不如利用四川将所有贼寇集中起来。贼寇虽众,但统属不一,若是将他们全部挤在川中,很有可能闹出窝里反,就算不窝里反,让他们合兵一处,也方便我天兵围而歼之,总比他们四处乱窜来得好。”

  崇祯一听,大感犹豫,这样搞虽然听起来很美,但贼寇合兵一处,岂不是更难对付。

  这时东厂提督曹化淳赶紧上前一步,道:“卢大人所言有理,民间传说甚广,曹操罗汝才与阎王军九指皂莺素有深仇,皂莺断指一事,就是罗汝才搞出来的,若是将山西贼寇赶入川中,别的不说,罗汝才和九指皂莺一定会打起来。”

  众大臣听了,都觉有理,一起上前道:“皇上,四川反正都没了,不如驱贼入川,就算四川一时半会拿不回来,但至少陕西和山西可以平静下来。”

  崇祯思前想后,拿不定主意。

  一直冷眼旁观的秦良玉大怒道:“你等岂能如此?我白杆兵出自川中,四川乃是我土家族的根,岂有赶贼入家门的道理?”

  卢象声一听这话,顿时有点脸红,不敢再说,退开一边。

  但东厂提督曹化淳却阴阴冷冷地笑道:“你就只当四川是你的根,这整个天下,便不是你的根了?但对于皇上来说,整个天下都是根,非此你四川一地,咱们驱贼入川,伤一四川,可救陕西和山西两地,伤一根而救两根,有何不可?”

  秦良玉一向对朝廷忠心耿耿,听了这话,虽然气得不行,但却一时找不到言辞反驳。

  崇祯呆了半响,想了一会儿,最终还是下了决定,他长叹一声,道:“便依卢爱卿所言,命令陈奇渝驱贼入川。先让陕西和山西缓缓吧,唉……”

  秦良玉一听皇帝下了决定,金口一开,再无转圜的余地,她将袍袖一甩,愤愤地下殿离去,连给皇帝告退的礼仪也忘了。

  崇祯一向看重秦良玉,见她气愤退走,也不想追究她的失礼,反而命道:“着人给秦将军送去彩币羊酒,另送两幅官袍,以褒其拳拳爱国之心。”

  他说完这几句话,还是觉得有点对不起川中百姓和秦良玉,又拿起笔来,亲手写了两首诗:

  第一首

  学就西川八阵图

  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

  何必将军是丈夫

  第二首

  蜀锦征袍自裁成

  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

  谁肯沙场万里行

  命人将这两首诗装裱了起来,赶紧给秦良玉送去。

  秦良玉愤愤回了大营,小马超马祥麟、马祥云,以及马祥麟的妻子张凤仪早已在营里静静地候着她了,见她回来,小马超急道:“娘亲,孩儿得到消息,川中被阎王军攻破。现在全川落入贼寇之手。”

  秦良玉叹了口气,道:“我刚才也知道了,咱们去大凌河打仗这段时日里,四川早已经不在朝廷的手上了。”

  马祥麟双眼发红,道:“这可如何是好?咱们石柱也不知道怎么样了。皇上……皇上怎么说?”

  “唉,皇上听了奸人谗言,决定驱贼入川”秦良玉将殿上听来的消息一五一十说给了儿女听:“一旦驱贼入川,四川更将大乱。”

  马祥麟一听,顿时大怒,急道:“娘,这可不行,咱们不能在这里看着。”

  “对。”秦良玉沉声道:“传我将令,白杆兵整备集结,准备回川。”

  “啊?娘……”马祥云道:“若是这样,岂不是不听朝廷号令,擅自行动?”

  “我一生忠于朝廷,但也要忠于咱们土家族人的信念,我决定将白杆兵一分为二,一半勤王抗清,一半回救石柱,不负君恩,不负乡亲。”秦良玉微微想了想,对着儿女道:“我自带一万白杆兵,留在这里抵敌清兵,祥麟、凤仪、祥云,你们三人带一万白杆兵回救石柱。”

  “你们三个给我听好了……”秦良玉厉声道:“你们要记住,我们是白杆兵,是土家族人,永远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永远不会置兄弟姐妹于不顾,谁若伤我们土家人一根毫毛,必十倍奉还”

  “是”

  “祥云,你知道阎王的名字了吗?”

  听到这一句,马祥云全身极快地僵硬了一下,她背转过身去,整个身子开始剧烈地颤抖,许久,这颤抖才停了下来,只听到马祥云硬声道:“知道,阎王就是郑小路。”

  她的声音非常平静,仿佛没有一丝感情,但她面前的地面上,突然滴下了两三滴血迹,显然是嘴唇咬破之后滴落下来的。

  马祥麟轻轻一叹,无话可说。

  “郑小路是贼寇,你不能再和他在一起。”像这种没意义的话,马祥麟和秦良玉都是不会说的,实际上土家族的儿女,一旦许诺了终身,那就永远不变,断断没有因为对方是贼是妖,就悔婚不嫁的道理。

  此中恩怨情仇,就走一步看一步吧。

  数日之后,白杆兵借实战操练之名,入山中练兵,入山时有两万,出山时却变成了一万,秦良玉带着一万兵马回了京师,另外一万人,却在三位年轻将领的率领下,穿山过水,向前四川而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