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清瑶是一个漫长的不眠之夜,但太阳总会从东边再一次升起,而她的归期已近在眼前.
送清瑶回洛阳的画舫静静地等候在江边,岸上密密麻麻地站了许多人.有孙权,吴国太,步夫人,也有许多文武官员.这同八个月前清瑶刚来到建业时不可同日而语.众人絮絮叨叨的离别祝福,平安叮嘱怕是连一船也装不下.
但一切对于清瑶皆如过耳清风,她的眸光在人群中寻找着,却没有见到周泰的身影.此刻,她已经明了周泰的最后答案,不禁神色黯然.
“都怪你舅父,这次难得回东吴探亲,都没有在建业好好安住几天,还上战场去拼命了.”吴国太满怀怜爱地说道.
清瑶报以温暖的一笑,安慰外祖母道:”不碍事的,这几个月来,有舅父,还有周泰将军,清瑶的饮食起居都被无微不至地照顾着.”
提起周泰,清瑶脸色白了一白,孙权扫视了人群一圈,奇道:”周幼平怎么今天没来?”
众人面面相觑,凌统尴尬地上前答道:”周幼平今天有操练禁军的任务……”
此言一出,清瑶脸色骤变,孙权大怒道:”今天有什么事情比送别清瑶更重要的,这个周幼平怎浑到这等地步,枉清瑶还同他有过出生入死的战友情份!”对凌统说道:”你马上回去把周幼平叫来!”
见凌统沉默地抱了抱拳,上马飞奔而去,清瑶嘴唇动了几下,似要说道,别去了,但这句话终究没有说出来.
转眼间一个多时辰过去了,但周泰始终没有来.送别的人群起初还继续同清瑶聊些什么,渐渐觉察到清瑶怅怅的神情,各自沉默了,只有寒风呼啸在耳畔.
许久,张布终于说道:”让清瑶姑娘启程吧,再晚的话,入夜之前可能过不了江了。”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众人见别离就在眼前,终于潸然泪下。步夫人道:“江上风大,若夜间上不了岸的话,只怕伤了身子。清瑶你快快启程吧。”
清瑶怅然若失地点了点头,她脸颊上犹挂着泪珠,却向送别的众人绽放甜美的笑容,在所有人依依不舍的挥别中登上画舫。但见她伫立在船头,向所有人缓缓挥着手。
画舫离岸,徐徐驶出,送别的人群和建业的影子在清瑶的瞳中越来越模糊,
她也已不可能知晓,此刻的周泰正倒在在空荡荡的东吴宫殿一角,喝得酩酊大醉。
可叹,蒙住她视线的是自己的泪水,还是长江的万里飞云.
画舫驶入江心,唯见亘古奔流不息的滔滔江水,
将这片清瑶魂牵梦萦的故乡终于淹没于水天一色。
连同这段七彩缤纷的岁月,
连同那些刻骨铭心的人事情感,
皆化入烟水两忘之间。
起点中文网 www.qidian.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廿六回 仙丹之惑
更新时间2011-10-11 18:58:57 字数:14100
西元229年十一月,时值隆冬降临,蜀汉大地却洋溢着一片春意盎然。
过去一年中,用”蒸蒸日上”不足以形容这个国家的辉煌,各地都不断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
南至白帝城,中接新野襄阳,北至宛洛关中,漫长达数千里的蜀吴,蜀魏边界,数以万计的百姓举家带口,迁入蜀汉城市,其中不仅有就近州郡的百姓,户籍官更记录下无数来自青,幽,冀,并等后方都市的百姓.
而在更广大的蜀汉各州各郡,都有青年踊跃参军,令各地征兵所的门槛几乎都被踏断.如今的蜀汉约能维持二十五万常备军,但参军的青壮年男子已到四五十万.十几年来第一次,蜀汉不得不撤下所有征兵通告,关上了征兵所的大门.然而,群情激昂的青年仍然每天簇拥在门口.最后,邓艾向诸葛亮提出了建议,将多余青年编入预备军,让老兵带领他们进行军队训练以强其体质,并带领他们屯田来解决军粮用度.而一年下来,这般屯田开垦出来的荒地,也已经能以万顷计算了.
更恰如其分形容这般景象的,莫过于”狂热”一词.
而自诸葛亮而下,所有蜀汉文武都知道,百姓如此狂热皆因一人而起.此人今天便要回到洛阳了!
刘禅,诸葛亮,月英,星彩,魏延,姜维,邓艾,李严,邓芝,蒋琬,还有无数其他将领,带着数万热切的百姓,出洛阳三十里迎接,而当清瑶的车仗跃入眼帘时,欢呼声响彻天空.
清瑶笑意盈盈地跃下战马,同众人一一拥抱致意.蜀汉众将此刻已经全知道了清瑶在寿春带领吴军苦战司马懿张郃的故事,对此战的力量悬殊,惊心动魄之处心有余悸.当时因为清瑶匆促出兵,军报并未广传,所以他们得知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三个月的尾声,想救援也来不及,只能日日祈祷清瑶平安.好在没过多久,孙权便将淮北解围,清瑶平安的喜讯快马通报给了洛阳,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星彩,姜维,邓艾责怪清瑶道,你上淮北时为何不告诉我们一声,战场上如有我们照应,也不会这般危险.他们当时颇为怪罪周泰在墉桥之役中未能夺取魏军军粮,恨不能插翅飞到淮北去辅佐清瑶.清瑶笑着安慰他们无妨,她知道,若没有那段绝境逃生的经历,她又如何能收获那么多真情和真理呢?
然后见到刘禅,清瑶惊得合不拢嘴----这还是我记得的那个哥哥吗?
刘禅比以前瘦多了,肤色也比以前黑多了,清瑶看见他手掌上的老茧,知道这一年哥哥干了不少粗活.刘禅笑着告诉清瑶,自己想在军中做些事情,但是自己的那几斤几两,参与练兵行政都怕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能够陪在诸葛亮和星彩身边观摩学习.但有一天,他竟然心血来潮,提出去打造兵器,令诸葛亮和星彩皆是乍舌不下.他们刚开始还以为刘禅必然是三分钟热度,不料他天天穿梭在兵器作坊,拉风炉,锤打,淬火,磨光,一道道工序学习尝试,日复一日,从不停歇,令诸葛亮和星彩并文武百官皆刮目相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