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星沉三国_萧枫【完结】(220)

  曹操终于站在南郑高耸的城楼上俯瞰城里城外的一切,志得意满,指点江山,挥洒自如,浑然忘了当日仓惶逃窜的狼狈样.二张和汉中众臣被带到曹操面前,曹操令左右释了众人之缚,好言招揽众人.二张虽然心有不甘,可小命要紧,成王败寇,也只得臣服于曹操,其余人等见二人都臣服了,哪还有什么犹豫的.

  自此,曹操平定了汉中一境,遣将守关据城,牢牢掌握汉中,遣使回报刘璋.

  这些日子以来,刘璋对曹操难免有疑忌之意,可曹操手段高明,一来益州便开始笼络人心,如今人心所向,刘璋又是个暗弱的主,能拿他怎么样.得报后,刘璋加曹操为征北将军,济宁候,镇抚汉中一境,以为益州北面屏障.如今曹操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刘璋也只得多加封赏,以安其心.

  虽然早已议定要秋、夏之际引兵北上,可赵信也有他自己的顾虑,自从得知孔明归于刘备之后,赵信隐隐有些担心,欲罢北征袁绍之议,领兵西略荆襄之地,彻底解除刘备这个祸患.可一时间也找不出合适的借口说服众文武,难道说因为顾忌孔明,就如临大敌,引兵去灭刘表,这好像有些说不过去,就凭这怎能轻易改变计议已久的北征大业.

  明的不行,看来只能来阴的.如今赵信军势威震天下,兵锋所指,谁不束手待毙.想了许久,赵信决定威逼刘表交出刘备等人,北征的计议仍旧不变.

  至于人选,赵信遍观众文武,决定派文聘前去,昔日文聘在襄阳受了不小的折辱,这次是去威逼刘表的,应该会合文聘的心意.于是赵信便遣张郃去替文聘守南阳,去书一封,备言此行要旨,另外让郭嘉作了一封盛气凌人,颇指颐使的书信付与刘表,责令刘表交出刘备等人,否则不惜引兵相加.

  文聘收到赵信书信,尽览书中所言之事,和张郃交接完毕,克日起程赶往襄阳.

  文聘等人一路过新野往襄阳而来,经过新野,为正在巡城的张飞拦住.文聘此次作为赵信使者出使襄阳,自然光明正大,无所畏惧,这样一来,行藏便难以瞒过有心人.刘备和赵信素来结怨已深,自然想知道,此次文聘出使襄阳所为何来.和庞统、孔明二人一商议,便决定拦下文聘等人,先探探消息.

  知道刘备此人的真面目之后,对待刘备,赵信便不敢掉以轻心,知文聘此次前去襄阳,必要经过刘备治下新野,赵信就此曾吩咐过文聘,让其多加小心.

  得赵信提醒,文聘自然不敢大意,既然人家找上门来,岂能示弱,便坦然的随张飞去见刘备.刘备严阵以待,欲以之恐吓文聘.可文聘是什么人,又有赵信为坚实的后盾,说实话,文聘还真没把刘备放在心上.见到刘备,只见其右一人据案而坐,有飘洒出尘之姿,高深莫测,正是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的诸葛孔明是也.文聘略一思忱,便知此人乃是赵信信中所说之人,暗暗佩服赵信有先见之明,此人令人一见之下便有不凡之感,却又难以看出深浅来,实是非同小可.

  文聘傲然而立,并不见礼,张飞、关羽二人着恼,便欲发作,刘备暗以眼色止住.孔明羽扇轻挥,示意刘备出言相探.刘备会意,微微正身对文聘道:"公且请就座."

  神色自若的坐下,文聘据案闭目养神,不理刘备等人,其数名亲信侍立身后.

  刘备略感尴尬,没想到文聘竟然如此不近人情,微咳了一声,出言道:"公此次来使荆州,不知所为何事?"语气很是平稳,仿佛只是随便道来.

  文聘双目微张,斜了刘备一眼,慢悠悠的道:"公何许人也?"文聘这自然是在装傻,有心羞辱刘备.

  没想到文聘这般难以应付,刘备正要自报家门,一旁张飞大声喝道:"睁开你的狗眼,你眼前的乃是大汉宗亲,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刘玄德是也."说完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好像文聘定会被这番话镇住似的.

  谁知文聘一开口,差点气死张飞,只见文聘毫无知觉的道:"还有呢?"

  张飞顺口接道:"还有什么,没有了."

  文聘轻轻哦了一声道:"没有了!"摇了摇头,好似从没听说过刘备名头一般,以为不过如此而已.

  这样纠缠下去何时能转到正题上来,孔明羽扇一挥,便出来打圆场道:"公远来辛苦,我主特地设宴为公接风,有什么事,酒足饭饱之后,再谈不迟."说完便传令摆宴.

  孔明这番话说的很是客气,又无可挑剔,谁知文聘全然不吃这一套,闻言之后,突地立起身来道:"文聘要事在身,不便久留,就此告辞."说完,看也不看刘备一眼,便领人走了出去.

  谁也没有料到事情会变成这样,任孔明智谋如何深远,对上这样的人,也无法可想,又不能拿他怎么样,二人只有相对苦笑.张飞、关羽二人忍耐不住,跳了出来,便欲出手对付文聘等人.刘备急忙止住,看了看孔明二人一眼,见其摇头,便挥退关、张二人.文聘走后,宴席倒是摆了上来,可惜众人全无胃口,没想到赵信小小的一个手下也如此难以对付.既然不能从文聘身上打探消息,孔明便把目光放到襄阳,到了襄阳,文聘自然会全盘托出.和刘备一商议,便派人随后赶去襄阳打探文聘此行的目的.

  却道为何文聘此次没有见着庞统,由于赵信只派人去隆中请孔明出山,孔明虽不知赵信从何处听闻他的名头,但以此观之,赵信恐怕不知卧龙、凤雏之说,和庞统一商议,二人便决定一暗一明辅佐刘备,孔明在明,庞统在暗.之所以令二人作出这样的决定,主要是考虑到刘备如今正值困顿之时,兵不过数千,将不过关、张等人,外有赵信这等强敌,内有蔡瑁、张允谗毁,欲成非常之事,必行非常之策.况且雪藏庞统,日后说不定还有妙用,依今日赵信的实力,和荆州的情形,以刘备区区依附于刘表,仰人鼻息,刘表又是无用之人,孔明、庞统二人考虑到一旦赵信领兵西略荆襄之地,荆州必将难保.二人自归刘备后,自然殚精竭虑为刘备筹谋一切,今日域中,几无人可制赵信,若想凭一己之力与之抗争,对刘备来说简直是痴心妄想,就算其余各路称霸一方的诸侯也无人是其敌手.昔日赵信曾领兵北征袁绍,依此看来,赵信之意,乃欲先平北方,再图西南,若等他平地北方之后,再也休想与之争衡天下.当前摆在孔明、庞统二人面前的,就是既要阻止赵信西进,又不能使其轻取袁绍,最好的策略就是把赵信拖在北方,为刘备赢得充足的时间,谋取荆州为家,再结连各方势力,共拒赵信,这才是上上之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