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犹豫了又犹豫,最后他决定,去找帐下第一谋士方光琛,听听老方怎么说。
第一次去的时候,是早晨。当时老方正楼着个小姑娘晨睡,吴三桂不好意思打扰,在门外等了好长时间,只好怏怏而退。
中午的时候,吴三桂急忙赶到,可是他还是慢了一步,老方已经又搂了一个小姑娘在午觉。
没办法,吴三桂只好再回来。苦熬等到了掌灯时分,如飞也似地赶到老方门外,可紧赶慢赶,还是慢了一步,老方刚刚搂了个小姑娘进去,已经要夜睡了。
当时吴三桂的鼻子差点没被气歪,合着这老方,一天24小时,都是睡觉时间。
虽然心里气得要死,可神情上也不敢稍有流露。于是吴三桂一咬牙,干脆就站在老方的门外等着。
幸好等的时间不是太长,方光琛出来去洗手间,看到吴三桂,就问:王爷有事?
吴三桂:……没……啥事。
没事就好。方光琛回到屋,上床又睡下了。
吴三桂又等了一会儿,听见里边老方肉麻的调笑声。好生无趣,正要回去,这时候老方突然打开了窗户:王爷,你真没事?
吴三桂:……本王就是想……问问起兵的事儿……
方光琛笑道:初生牛犊不怕虎,长出犄角反怕狼。王爷,你少年时代单身勇闯敌营,青年时期逐流寇于大江分野,转战千里,无人可御。到了今日已经再无敌手,怎么反倒犹豫了起来?
吴三桂:这个……
方光琛:就这么跟你说了吧,王爷。如若起兵,福建、广东、湖北、河北、山西、四川,这些地方的兵将,都是王爷你的老部下,传檄可定。至于其他地方……王爷,我就问你一句话,如今天下,除了王爷你的军队之外,哪还有第二支军队?
吴三桂:……好像……是这么回事耶!
王爷明白了就好。方光琛笑道:我这里还忙着……关上窗子,里边又响起女人的哼哼唧唧声。
吴三桂一拍大腿,掉头就走。
5.秘密情报网
话说清初年间,有一位大才子,名叫金圣叹。他点评过《水浒传》,还分析研究过古中国最为神秘的谶纬奇书《推背图》。这里说的是他正研究到《推背图》的第三十三象:黄河水清,气顺则治,主客不分,地无支子……当时金圣叹细一琢磨,不由得全身战栗:这一象,明摆着不是在说清兵入关吗?
惶惑之际,忽然听到了窗外有孩子的歌唱声,唱的就是:
天啊天,
圣叹杀头真是冤。
今年圣叹国治杀,
明年国治又被国柱歼。
听到外边的歌声,金圣叹心里说不出的晦气,心想:外边是谁家的孩子?怎么唱这么败兴的歌啊。我的名字叫金圣叹,你偏偏唱圣叹杀头……
打开窗户一看,金圣叹登时火冒三丈。
只见窗户外边,有三个小男孩,都是头上两边各梳了一个巨大的抓髻,穿着金绿色的衣服,也不知是什么布料做成的,还泛着莹莹的绿光。三个孩子正拍着手,冲着他又唱又跳:天啊天,圣叹杀头真是冤,今年圣叹国治杀,明年国治又被国柱歼……金圣叹气愤之下,突兀地大吼一声,顺手抄起书案上的镇纸,向那三个孩子丢了过去。
眼看那镇纸就要落在三个孩子身上,突然之间,金圣叹眼睁睁地看着三个孩子突然飞了起来,化为了三只绿豆蝇,嗡嗡地飞走了。
金圣叹呆立在窗口,不知道刚才那一幕,是自己的眼睛看花了呢,还是脑子错乱了。
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于是他把这怪事记在了手札中,就去哭庙。
哭庙,是当时读书人表达情绪的一种特殊方式。但凡是读书人受了委屈,找不到个说理的地方,就将自己的委屈写在纸上,到孔庙里把文章撕裂,表示请孔夫子给主持公道。这么个搞法,已成传统。
所以金圣叹等人到了孔庙之后,就开始哭。正哭得欢势,突然一群杀气腾腾的士兵冲了进来,将包括金圣叹在内的共计121名书生统统捉走了。
金圣叹还没把这当回事,因为最近他刚刚听说,皇帝看了他点评的《西厢记》后,对人说:这个金圣叹很有水平啊,真是难得的人才啊。
这可是皇上的金口御评!
所以金圣叹想:我谁啊我,我是连皇帝都佩服的大才子啊!这帮家伙竟然敢抓我,你等我发达了,饶不了他们……正想着,他已经被推到了法场上。
斩!
不只是斩金圣叹,所有哭庙的书生总计121人,统统处斩,其中还有20个是凌迟处死。
大才子金圣叹就这么莫名其妙地被杀了。
而将大才子金圣叹冤乎枉哉杀掉的这个人,名字叫朱国治。
此人斩杀了金圣叹之后,就调到了云南,出任云南巡抚一职,实际上是朝廷的密探,负责就近监视吴三桂。
到达云南之后,朱国治就从基层入手,建立起一条由街道大妈、扫地老伯、掌鞋的小妹、炸油条的大婶等各阶层社会民众为主的情报网,情报站网点林立,从吴三桂家的洗手间直到吴三桂的床上,到处都有警惕的眼睛,昼夜不眠地盯着吴三桂。
这天朱国治正在将近日搜集起来的情报进行分类汇总,写成奏章向朝廷报告,突然之间他看到一条情况,顿时惊得魂飞魄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