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2:鏖兵天下_雾满拦江【第二部完结】(87)

  康熙十三年十二月初,王辅臣的部下突然向莫洛大营发起攻击,士兵们包围了莫洛的大营,高喊着反饥饿、要战马的口号。莫洛大怒,说:对于极少数别有用心的坏人,我们要予以坚决的打击!

  莫洛的亲随士兵冲出大营,冲着王辅臣的士兵嗖嗖射箭,箭如雨点,游行示威的士兵们撇下满地的伤员尸体,逃散一空。

  莫洛说: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动跑掉。凡是反动的,你不打,他就不倒。

  这时候外边杀声冲天,原来是王辅臣亲自带兵杀来了。莫洛笑道: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是所有反动分子的必然规律。

  于是莫洛披挂上马,要大战王辅臣。

  两人阵前,马上交手,莫洛笑曰: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王辅臣,你知道吗,你的真面目,早已暴露了。

  王辅臣怒极:……老子有啥真面目?

  莫洛笑曰:你在北京城中,建立非法组织袭胸帮,北京城中多名胖嫂肥妹惨遭你袭胸。此案刑部已经立案多年,直到最近我才查到你的下落,千里追捕至此,你还不授首伏法,更待何时?

  你……我……原来还有这么一茬事,王辅臣便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了。索性骂一声:丢你老母!抡刀子奔莫洛扑了过去。

  王辅臣一刀砍来,莫洛举刀一格,只听当的一声,就见莫洛的刀脱手而出,遥飞出百米开外。莫洛吃了一惊,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掉头就走。

  王辅臣掩师追杀。莫洛的部下士兵迎上来保护首长,双方厮杀成一团。这时候王辅臣的鸟枪队列队冲出,数百支鸟枪瞄准了莫洛,只听一声放,莫洛顿时被打得如风中的败叶,激烈地狂舞了起来。

  须臾,莫洛身体落地,已是死尸一具。

  缴枪不杀,冲啊……王辅臣的部下,向着吓呆了的莫洛部将冲了过去。

  消息传到北京城。康熙惊得从龙椅上狂跳起来:什么什么,王辅臣反了?这不可能,朕与他有约,要等他回来,一起袭……纳兰容若呢,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一等侍卫纳兰容若迈步上前,朗声吟哦道: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如殃。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康熙:……你那玩意儿,现在不管用。

  王辅臣被逼反,康熙王朝面临着可怕的崩盘危机。

  30.天下之乱

  康熙自己也承认。康熙十四年,是他一生中最可怕的日子。

  那一年,就在王辅臣举兵反叛之后,长城脚下,突然拉响了警报。

  蒙古察哈尔部布尔尼奔走于大草原上。号召蒙古人民: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们:快起来,别睡了,起来推翻腐朽的满清王朝。起来,饥饿交迫的人们……

  蒙古部落中,果然响应了起来,两旗蒙古兵唱着雄赳赳、气昂昂的歌子,大踏步地转战南下。

  整个中国,除了关东和河南的部分地区之外,所有的地方都成为战场,满大街都是抡着切菜刀乱砍的老百姓。

  这时候西藏的达赖喇嘛说话了。

  这是五世达赖,他在顺治九年的时候,曾经率了一支三千人的庞大队伍,来北京旅游。当年十二月,达赖乘坐顺治皇帝特赐的金顶轿子,抵达北京南苑,顺治皇帝以狩猎之礼接见了他。参与接见的官员之中,就有吴三桂。

  所以活佛达赖,与吴三桂的关系特别的铁。此次吴三桂一开闹,就给达赖写了封信,声声血,字字泪,控诉了康熙小青年欺负老头的罪恶行径。

  收到这封信,活佛达赖就愤怒了,他说:我们中国,还讲不讲文明礼貌了?有这么欺负老头的吗?对于朝廷和康熙的无耻行径,我表示强烈的不满。现在我宣布,敦促小康熙速速放弃反动立场,回到尊老爱幼的正确岗位上来。

  眼见得活佛生了气,康熙有点坐不住了,就找来几位大学士,说:朕琢磨过了,眼下这一盘乱局,已经是无法收拾了,所以呢,朕琢磨着……是不是御驾亲征?

  一个大学士问:我不反对陛下御驾出征,御驾出征有什么不好?挺好的嘛。我只是想问一问陛下,你丫要去哪里亲征?

  康熙说:朕去亲征陕西怎么样?

  大学士问:那两湖怎么办?

  康熙:那朕就亲征两湖。

  大学士:可是越南怎么办?

  康熙:越南……这里边有越南的什么事?

  当然有越南的事儿!大学士说着,递上战报:陛下你看好了,这是两广总督金光祖刚刚发来的密电,说是交趾(越南)此时正陈兵边界。不时地挑起边界摩擦,其居心叵测,一望可知。请陛下你马上考虑一下,是不是抽空弄一个小小的自卫还击,让越南那边消停消停?

  康熙:那……要不朕就去越南边境……如何?

  大学士:陛下去了中越边境,那朝鲜怎么办?

  康熙:……朝鲜……也要闹事吗?

  大学士:陛下请看,这是我大清驻朝鲜特工人员送来的秘密情报。情报上说:朝鲜儒生罗硕佐、赵显期于近日上书,大意是:吴三桂既据南方,蒙古亦不亲附,天下事变,近在日前。乘此机会,练兵积粮,大可以复仇雪耻,小可以安国保民……还有还有,还有一个布衣老百姓,他也给朝鲜国王写了封信,信中声称:我国精兵劲矢,闻于天下;大炮飞丸,足以方行;得选卒万队,北首燕山,规恢进取,以拊其背,而扼其吭;开海洋一路,约郑人(台湾郑经)并势,以挠其腹里;以传檄燕、蓟、辽河以北野春诸部,日域诸岛,青齐(山东)、淮浙(安徽、浙江)等处,以通于西蜀(四川),使同仇疾,兴共奋起……我顾不难横据医闾(辽宁锦州北之山),薄逐幽沈,而为天下请兵矣!……陛下,你丫能听懂这些话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