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忽然起身疾呼,伸出的手仿佛想要将郭嘉拽住一般。
郭嘉微微皱眉,不知刘协还要做什么。
千万不要逼我再杀人了
“众爱卿先行退下,奉孝留下。”
群臣踌躇不定,害怕郭嘉对天子不利,后知后觉恍然所觉,郭嘉要害天子,他们在不在,都一样。
百官退去,宦官也被遣退,杨安殿内只有高高在上的天子刘协和站直垂首漠然的郭嘉。
死寂的殿内,刘协俯视郭嘉许久,一言不发,忽然抬步走下,来到郭嘉面前停下脚步。
微微抬头,郭嘉看见了刘协复杂的表情,轻声叹道:“陛下,当年,是臣负了您。”
郭嘉曾对刘协说过,只要蔡琰脱难,他便会投效刘协,但他食言了。
崤山脚下,与董卓交锋之时,郭嘉连刘协提都没提过。
可那时,郭嘉不提刘协,是为刘协好。
董卓断不会将刘协放走,死,也不会。
“奉孝,朕不明白,朕始终都不明白,朕待你至诚,爱才之心,苍天可鉴。为何奉孝,却不愿效忠朕?”
刘协一脸痛惜之色,他琢磨不透郭嘉的态度。
尽管郭嘉杀了李傕郭汜,又送来了粮食,看起来都是好意,但刘协还是觉得与郭嘉相距不到一步,二人的心,却相距天涯之遥。
望着面前比当年长了半截一样的刘协,郭嘉与他相对而立,仍旧是目光俯视。
带着些许怅然的感叹,郭嘉轻轻一笑,似嘲似讽。
“陛下,当年的皇子协,决计不会问臣这个问题。”
以郭嘉今日的眼光来看,八岁的皇子协,比现在十六岁的天子协,要更出色和眼光独到。
刘协表情一震,逼视郭嘉,反问:“奉孝此言,何意?”
郭嘉严肃地凝视刘协,淡淡道:“陛下,不是跪在陛下眼前的就是忠臣,不是敢对陛下不敬的就是逆臣。敢问陛下,臣杀张喜,陛下心中可有怒意?请坦言相告。”
刘协呼吸一促,咬牙道:“奉孝,难道朕不该怒吗?”不跳字。
郭嘉点头,道:“该,陛下该怒。可是陛下,你对臣有怒,对袁绍,曹操,刘表,孙策,袁术,刘备,吕布,是否有怒?”
这个问题,让刘协面无血色,答不上来。
郭嘉杀了刘家的一条狗,可那些诸侯不能说全部,至少有不少是公然要抢刘家的江山。
诸侯中如今声势滔天的袁绍,刘协脱难后为何不去找袁绍来辅佐?
待在洛阳吃树皮草根也不去招诸侯们来,为什么?
因为刘协不信任那些诸侯。
“奉孝,难道你就眼看朕落难而袖手不顾?”
相比其他诸侯,刘协更相信郭嘉会帮他收复山河。
因为郭嘉是最没有背景的一方诸侯。
袁绍四世三公,刘协担忧袁绍狼子野心。
曹操有曹氏夏侯氏宗亲,做大后势必君臣易主。
刘表是汉室同宗,刘家的皇帝经常都是同宗子嗣来当,刘表真要是能重整山河,难道就没有夺位的心思?刘协也信不过他。
至于其他势力不如这三家的诸侯,也就没什么可依靠的了。
而郭嘉,仿佛孑然一身,他的身份,是最适合帮助刘协匡扶汉室,中兴大汉,同样又可以轻易达到钳制郭嘉的局面。
只是,郭嘉愿不愿,才是关键的问题。
“陛下,臣已说过,非臣不愿,而是陛下不愿移驾成都。”
郭嘉面露失望之色。
刘协,出生后母亲便惨死,在皇宫尔虞我诈中成长,又要提防何后的毒手,八岁的他聪颖过人,看得比很多成年人都要清楚。
可这些年,娶了皇后,纳了嫔妃,温柔乡中成长起来的他,反倒越发平庸了。
如果是八岁时候的刘协,郭嘉确信,刘协绝对会跟他去成都。
哪怕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十年,他都愿意等。
可现在,刘协没那份魄力和勇气。
第十六章 多谋寡决
大汉东都洛阳在身后渐行渐远,郭嘉骑在马上怔怔出神。
刘协终究还是个十六岁的少年郎,对郭嘉怀有期待。
多年以前,郭嘉辜负过刘协一次。
今天,他同样无法让刘协得偿所愿。
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洛阳,郭嘉有些意兴阑珊。
他没有向刘协索要名正言顺占据长安的官职,在刘协被其他枭雄挟持之前,在洛阳发布怎样的诏令,都是徒劳。
既传不到天下人耳中,也不具有任何威信。
郭嘉若从刘协手中诈取了好处反而把刘协留在洛阳,反倒落人口实。
与郭嘉一同归去的马腾和韩遂从出了杨安殿就脸色阴沉,怨怒交织。
他们的功勋没有得到任何嘉奖,只有刘协几句不咸不淡的溢美赞语,这有什么用?
韩遂的凉州牧没当上,马腾想要成为天子近臣而令马家恢复往昔伏波将军时的光耀,可惜都没实现。
如同郭嘉在杨安殿所言,马腾就算引军来效忠刘协,粮草从哪里来?有诸侯来攻伐,他挡得住吗?
从他们出兵凉州至现在打道回府,一来一回,韩遂折了近三万人马,马腾折损近两万,各自剩下六七千将士回凉州,只达到了一个目的:消灭李傕郭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