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来,他不信我敢杀他,你去动手吧。”
郭嘉笑声息止后,朝典韦一挑眉。
典韦嗤笑道:“此无名小辈,俺不屑杀之,主公还是让仲康去吧。”
郭嘉在说笑,他们跟着郭嘉这么久,怎会看不出来。
何况此时杀庞统,简直是自损威名。
许褚头一偏,背朝郭嘉,也摇头说:“俺也不去,让兴霸去。”
甘宁一拳砸在池面上溅起水花,佯怒道:“嘿,打荆州某可没去。”
说着,甘宁和典韦的目光投向了在一边自娱自乐的马钧。
马钧见他二人神色,以为他们把杀人的事推到他头上,顿时大惊失色,朝郭嘉惶恐地哀求道:“主公,我,我,我,我可不会,不会杀人,我,我,我见血就,就头晕眼花,心,心惊肉跳的,可,可别让我杀,杀人。”
郭嘉耸肩大笑,再望向气定神闲的庞统,说道:“庞统,你算准了我不杀你所以才敢孤身前来吧。”
庞统面不改色,回道:“使君爱民如子,招贤纳士,只要不是使君阵前敌人,使君都不会痛下杀手,否则便是不仁。”
大仁大义还是假仁假义,不重要,关键是摆出的姿态至少是仁至义尽。
“庞统,你出身荆襄世族,来长安做什么?我虽久居成都,却也知道荆襄世族对我是百般唾骂,不屑为伍。你难道是刘表的使者?”
经过短暂的沉默,庞统才郑重地说道:“在下的确与荆襄世族渊源颇深,也许使君眼中,在下就算眼下不是敌人,日后也会与使君为敌,但在下此来,却是想来投效使君,看一看使君敢不敢用在下。”
除了郭嘉,其他人也都露出震惊之色,谁也想不到庞统嘴里会吐出这样的话。
“投效?庞统,你欺我无知还是来卖弄智谋?以庞德公在荆州的威望,你想出仕,刘表必重用你,你何苦跑来我这里求官?”
郭嘉靠在池边,仰望夜空,表情淡然。
当他听到庞统的话,第一个反应肯定是庞统说谎。
但是现在,又转念一想,不无可能。
庞德公的确在荆襄世族中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刘表治下是蔡家蒯家两家分庭抗礼统领大权的局面,庞统就算出仕,也要依附两家其一,仰人鼻息。
郭嘉将益州士族连根拔除,现在的益州官场焕然一新,想要博取高位得到重用,就要靠才华。
现在的庞统就算被司马徽夸赞为凤雏,却仍旧是天下人眼中的无名之辈。
“不瞒使君,在下眼中,刘荆州固守荆州,乃一坐谈客耳,毫无雄心壮志,在下可在荆州出仕,却只能碌碌无为。”
庞统的话都是事实,郭嘉认同。
刘表要是有雄心壮志,恐怕早就席卷中原了。
不说孙坚战死时没有挥军北上收服南阳,甚至连扬州都像是送给袁术一般,加上兖州豫州前有袁术攻曹操,后又有吕布袭取兖州,刘表的机会太多了,可他始终没有动过一兵一卒。
庞统能在刘表治下为官,但他面对刘表这种只知固守家门纵情风花雪月的君主,会不会得到重用,能不能一展所学,都是个疑问。
荆襄世族卧虎藏龙,蒯越兄弟难道就看不出过去数年出现的天赐良机吗?但他们都劝服不了刘表逐鹿中原,庞统跟着刘表,的确前途无光。
第二十六章 力求上位
后世士子推崇诸葛亮,将他捧上神坛,最根本的原因是三顾茅庐。
纵观历史长河中,不乏天纵奇才的有志之士,可唯独只有诸葛亮是一位开国皇帝三请四请才出山辅佐的。
以致后来的士子憧憬诸葛亮,多半向往的是他们也能卧于隆中,抱膝长吟,而后有君主亲自来恭请出山,说白了,也就是不想参与竞争,自诩高价待沽。
可天下才士无数,没有多少人是做着等明主来寻的美梦,战火纷飞,天下四分五裂的年代里,既要苟全于世,又要出人头地,立志扬名立万的才士更多地还是自寻出路。
近弱冠之年的庞统学有所成,孤身远走,云游四方,并非寻找明主,天下分崩,诸侯割据,能投效的君主就那么几个,再经过删选后,他的选择并不多。
非但君择臣,臣亦择主。
“庞统,你说错了,不是我敢不敢用你,而是你值不值得我用。”
夜朗星稀,靠在池边的郭嘉仰望天空,并不欣喜若狂。
早已消去对千古名流的追捧与震惊,郭嘉很清楚自已在做什么。
庞统,千百年后是个熟读三国如雷贯耳的人物。
可现在,默默无闻,只是一个出身稍显高贵的少年郎罢了。
郭嘉用人讲究科举取士,不可能为了区区一个庞统打破规矩。
一个庞统不足以帮他平天下,但科举取士是千秋万代的基础。
听到郭嘉言语中的清冷,庞统并不意外,拱手道:“在下准备参加益州秋后科举。”
这句话让郭嘉再次将目光投向庞统,眼中一亮,颇为赞赏。
有真才实学的人就应该这样,真金不怕火炼。
心思一转,郭嘉情不自禁轻笑起来。
庞统终究是庞统,算盘打得不错。
他要参加科举,直接去成都就行,完全没必要来长安,可他偏偏来了,想必是他也知道仅凭考卷上几行笔墨,无法展露他全部的才华,所以单枪匹马来见郭嘉,展现一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