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应该庆幸他不光是有黄祖这种有勇无谋,蔡瑁张允外强内弱的武将,还有文聘这种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
如果文聘不是撤得果断与迅速,恐怕荆州的兵马会损失更加惨重。
偷袭失败,刘表被吓得魂飞魄散。
周泰蒋钦就像是铁板一块,踢一脚,对方纹丝不动,自己倒能把脚崴了。
匆忙召集文武议事。
刘表头疼不已,麾下文臣武将这会儿倒是没有惜字如金。
七嘴八舌地发表建议。
蔡瑁张允要让刘表去求和,当然是用一种体面的措辞,停战,是为了百姓好,为了天下苍生,为了不使荆州生灵涂炭……
文聘和伊籍建议集齐襄阳所有兵马与周泰蒋钦决战,后果,他们没有说,如果败了,或者打完之后兵马所剩无几,荆州也就没有能力阻挡袁术,曹cào,或者郭嘉再调集益州的军队。
至于其他人,庞季,韩嵩,刘先等人则建议刘表向张绣求援,刘表可以说是用粮草在养张绣,现在荆州有危险,割据宛城的张绣应该也来出把力,要不然郭嘉真的攻下荆州,张绣肯定没好果子吃。
意见不一,刘表也难以决断。
这会儿,他内心的危机感让他重温了当年单骑入宜城的处境。
当年……
雍季之论,臼犯之谋……
生死存亡之际,刘表恍然大悟,他能真正依靠的人,恐怕也只有蒯越与蒯良了。
而这两兄弟,都沉默不言。
刘表遣退文武,唯独留下了蒯越与蒯良。
这些年,蒯家与蔡家的明争暗斗,刘表是心知肚明,但他视而不见,不是他昏庸,而是他一半无可奈何,一半也乐于这种局面。
刘表统治荆州靠士族,如今荆襄世族领衔的便是这两家。
同时人主最惧臣下独大,蔡家与蒯家争斗,是制衡之道。
“异度,子柔,为今之计,我究竟该如何做才能保全荆州免遭郭嘉荼毒?”
刘表哪怕心里贪生怕死,跟手下议事时也要摆出大义。
他是为了荆州百姓,不是为了自己苟活。
平心而论,蒯越蒯良两兄弟知道郭嘉对待百姓是什么态度,刘表是仁义之君,却遏制不住地方士族和豪强欺上瞒下,荆州大局来看是太平,却并不代表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只是荆襄世族做的不过分,没有到天怒人怨的地步,百姓忍一忍,也就作罢。
刘表用百姓为借口来问计,是站不住脚跟的。
可蒯越蒯良两兄弟心知,郭嘉如果真的拿下荆州,他们这些荆襄世族至少有一半要由盛转衰
再一次阻挡郭嘉是他们难以回避的趋势。
蒯越神sè淡淡道:“下策求和,中策求援,上策北伐。”
刘表面lù不解,想听一听解释。
蒯越没继续说,蒯良倒是低着头自言自语起来。
“如今形势,荆州的命运已经不是主公能够掌控的了。求和,在郭嘉与袁绍决战之前,不会有任何回应,对方一定会拖延。求援,张绣若拒绝,则无功而返,张绣若来援,主公可资助钱粮,但张绣出手相助的可能微乎其微,尤其他与主公可有着杀叔之仇。主公,周泰根本不可能攻打襄阳,而他只是郭嘉派来虚张声势的至少此时,郭嘉没有下定决心攻打荆州,他要打荆州,除非关中决战出现一个结果。”
“什么结果?”
刘表追问道。
蒯良抬头凝视刘表,道:“郭嘉败北,引军回益州。”
刘表惊疑不定,反问:“郭嘉若败,难道还敢来进犯荆州?”
轻叹一声,蒯良平静地说道:“主公,袁绍若胜,就不单单是拥有三分天下了郭嘉要与袁绍争锋,益州虽大,却不能与天下六州相提并论郭嘉要迅速积攒实力,那就要扩张属地,他哪怕就是在未来决战中将关中所有兵马都赔掉,他返回益州后,可以一边招募新军,一边派大将领军来增援周泰攻伐荆州,郭嘉如果不这么做,他被袁绍剿灭就是无可避免的了。”
益州能够养得起接近二十万的军队,郭嘉在关中损兵折将后,在益州招募新军不成问题,制约他兵马数量的不是兵源,而是属地。
刘表想了想后,迟疑地问道:“难道郭嘉不管张白骑了吗?”
在他想来,郭嘉算败北回益州,至少要先对付张白骑吧,在这个时间差上,周泰在襄阳外的粮草能支撑多久?迟早不攻自破。
“唉……跳梁小丑,何足挂齿?”
蒯良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沮丧。
如果刘表能把希望寄托在张白骑这种不入流的人物身上,可见今天的刘表,与当年单骑入宜城的刘表相比,简直是判若云泥。
刘表看到蒯良脸上一抹忧愁,察觉到了是因为自己的恐慌而导致的。
他现在也顾不得调整情绪,紧接着问道:“那我若率军北伐,又如何解除荆州危局?”
蒯良表情又变得漠然起来,轻声道:“函谷关如今空虚,只要主公率军攻下函谷关,袁绍将畏首畏尾,害怕主公与郭嘉前后夹击他,那他将会死无葬身之地。袁绍那时只能向函谷关退兵,主公即可与郭嘉携手剿灭袁绍,也能放袁绍返回河北,总之,不能让袁绍拿下关中的意图得逞,只要郭嘉守住了关中,周泰在襄阳的兵马必定退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