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其实早已将公孙瓒bī入绝境,但是,公孙瓒就是死不了。
易京城外,有土堑,土堑之外,还有土堑,足足几十重
而易京城又被公孙瓒打造的城高墙厚,城内囤积了数不尽的粮草,公孙瓒在城内打造了一座高达十丈的楼阁,他与家人住在上面,不设楼梯,公文或所需之物,都用绳索吊上去,传令则有专méén高的人喊话。
就是这样的绝对防守策略,让袁绍一筹莫展。
开赴前线的是颜良和张颌,难为他们是处心积虑绞尽脑汁去yin*公孙瓒出城,可结果是一无所获。
田楷,关靖等将领在易京城外被围,手下有人建议公孙瓒出城去救。
公孙瓒却说了一句这样的话。
“如果去救了他们,那么日后被围的人就不会力战突围,所以不能救。”
有什么是比弃子更加悲哀的呢?
张颌与颜良见到这幅情景,计谋没有成效,于是送了田楷关靖等将领魂归西天。
袁绍一日三催,颜良头皮发麻,他已然束手无策。
张颌在这个时候冷静地想出了一个对策。
袁绍的军队不再攻城,公孙瓒见到此情此景,便大言不惭起来“如今群雄并起,明摆着没人能在我这里支持一年。袁绍又能把我怎么样”
曾几何时,有一位枭雄也说过类似的话。
“若不能君临天下,便在这里颐养天年。”
董卓死了还不到十年的时间,却有人重蹈覆辙。
公孙瓒的楼阁,与当年董卓兴建的郿坞何其相似。
吕布固守下邳,最终被手下出卖,而公孙瓒则到死也没有想出来袁绍的军队是如何进入了易京。
他的高楼被付之一炬。
张颌的兵马仿佛天降一般出现在了易京城内。
实际上不是天降,而是地生。
袁军在外面挖了一条地道直通易京,或许,这应该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地道战术。
十死无生之境,公孙瓒似乎想要保留一些尊严,不愿让家人受辱便亲手了结了他们的xìng命,然后自己再加了一把火,葬身火海。
曾几何时被羌人畏惧一时的白马将军就这样湮没于历史之中。
公孙瓒的败亡无非就是四个原因,战线太长,防线太广,他又没有足够的人才与兵力来治理与防御,被袁绍逐个击破。其二便是好高骛远,自以为有了属地便有了不可一世的资本,他不光任命了青州刺史,连同兖州,豫州,都曾经任命过刺史去上任,不但是主动树敌,而且树敌太多。其三,公孙瓒杀了刘虞,失尽人心,刘虞即便与他政见不合,刘虞始终是他的顶头上司,杀长官等同犯上作乱,谁又会为虎作伥呢?赵云弃公孙瓒而去,绝对不会是贪生怕死。最后一个原因,刘备从田楷麾下脱离去了徐州,多多少少是让公孙瓒实力下降,尽管有了刘备在身边帮他,他也未必能扭转命运。
袁绍至此,从真正意义上一统河北,加上他与北面乌桓羌人结好,他南下的后顾之忧,全部解除。
短短半年时间。
天下枭雄减少了三个。
袁术,吕布,公孙瓒。
曹cào本来准备好了一切,现在却要扭过头来再打一次徐州。
而袁绍则已经开始厉兵秣马,只待囤积够了粮草辎重便会挥军南下。
在这一场决定关东格局的战役打响之前,不同势力的目光,却又一致地投向了关西。
有个人,决不能忽视。
他可以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郭嘉。
第一百零二章 诛心之言
关东战火连天,关西太平无事,平静的日子来到建安四年末的时候,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也接近了尾声。
关注着天下大势的人都知道一场席卷中原大地的战事即将到了,而这个信号,则是白马将军陨落易京。
从关东军伐董到今天,袁绍始终是放眼天下最耀眼的军政领袖,各地都有出自袁家提拔起来的官吏,他的兵马钱粮一直都是遥遥领先其他诸侯,在解决了公孙瓒之后,袁绍的下一目标便是中原,他占据着形势的绝对主导权。
在许昌的曹cào近日卧病在chuáng,头风发作,剧痛难当。
身上裹着被子坐在chuáng上,曹cào一面抵挡着头痛欲裂的苦楚,一面聆听着满宠的禀报。
满宠是一把刚毅的刀,曹cào打压士族,时常会用满宠做侩子手,当年杨彪下狱,就是满宠主事,先先后后,满宠手上沾了不少士族的鲜血,但这些反而增加了他在曹cào心中的分量。
衣带诏事件绝不是表面上那么肤浅。
参与其中的人也绝不可能是血昭上的几个人名。
曹cào深知,他的治下,有不少官员是身在曹营心在袁。
他们表面上对曹cào敬畏有加,实则ī下里暗通袁绍。
这个局面,曹cào理解,袁强曹弱,袁绍是士族领袖,给手下士族很大的权力,而曹cào虽是双管齐下,却一直在用庶族压制着士族,哪怕是他曹氏夏侯氏宗亲,某些时候甚至还比不上一个降将,譬如徐晃。
要解开这个局面,不是杀光所有对曹cào不满的人,而是击败袁绍。
满宠是来禀报关于衣带诏事件最终的判决,已经曝光的参与者,自然得不到宽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