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郭嘉握着张燕的胳膊重了两分,淡淡问道“飞燕心里是在怪我吗?”
张燕一听,扭过头来看了眼郭嘉,他瞧不出郭嘉的喜怒,也猜不出郭嘉问这句话的用意,可他心中的确对郭嘉有些不满。
他也是武将,他自认不比谁差,别的武将能征战沙场,张燕也行,就算是自大,战死沙场他也无怨无悔。
“末将不敢。”
张燕别过头去,这四个字说的鼻音粗重,显然压抑着心中『『jī』』动的情感。
松开了张燕的胳膊,郭嘉的手抚在了他的肩头,轻声道“飞燕,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今时今日,我可以不要荆州,十个刘表加一起,我也不惧。我可以不要中原,袁绍即便挥戈问鼎,他的命也撑不到剿灭我的那一天,我甚至可以不要关中,依靠秦岭大巴山,安枕无忧在成都享一辈子清福。3∴35686688但是,我可以割舍荆州,中原,关中,却永远不能丢掉益州,不管我的家乡在哪里,现在,益州就是我的根基,我眼中的飞燕如果不堪大任,我又怎能没有后顾之忧地率军出征?飞燕,言尽于此,若是你三日之内还是想不通,可以来告诉我。我会命严颜留在益州,带你北上。”
漆黑月色下,暗红锦袍在身的郭嘉很快便没入了夜色之中。
空『『dàng』』『『dàng』』的街道上,张燕望着离去的方向久久出神。
为什么?
平情而论,张燕自认比不上许褚典韦勇猛,也比不上张辽甘宁机敏多智,但他至少不比严颜吴懿孟达这些武将差吧?
可郭嘉为什么对外扩张从不带张燕去呢?
这是张燕的一块心病,他或许以为是能力的原因,其实不然,恰恰是忠心。
益州是郭嘉的大本营,任何地方都可以出乱子,唯独益州不行,张燕留守益州,如果有了变故,他的作用将会非常重要。
换句话说,张燕假如对郭嘉不忠,随时都能给郭嘉造成重创,反过来看,正好体现了郭嘉对张燕的信任。
严颜是益州人,吴懿是刘焉的旧部,诸如此类的武将,郭嘉用人不疑,会重用他们,绝不会敷衍,但事关生死的要害之处,郭嘉不能无条件地信赖他人,跟着郭嘉入蜀的张燕,则是郭嘉寄托后方的重要人物。
假如张燕想不通这其中的关键,那么郭嘉会非常失望。
行军打仗看得是前方,但后方的安稳必须得到保证是基础,张燕留在益州,作用绝不是无事可做那般一文不值。
当郭嘉的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张燕的头脑茅塞顿开。
信任从来不是平等的,尤其是在有选择的情况下,郭嘉将身家性命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交给了张燕,这份信任是难以言喻的深重。
酒意全然消去,黑夜下,张燕一路疾奔,向着郭嘉追去。
他完全明白了郭嘉的苦心。
似乎很多年来都模糊的疑问有了答案,为什么别的武将手下的兵只有那么少,而他却始终有三四万兵马,郭嘉要削他的军权,时机早已成熟,在郭嘉统治一年后,就可以轻易地夺取张燕的兵权,但郭嘉一直都没有对张燕实施制衡策略。
张白骑造反,如果张燕也被策动,别说成都,整个益州都会沦陷,可郭嘉始终相信张燕,张燕也用行动回报了郭嘉。
这才是真正的器重与信任,犹如张辽年纪轻轻便成为三军主帅统领六万兵马坐镇汉中一样,郭嘉的信任,是用行动表达,而不是言语。
张燕请战,不光是他一个人的意愿,年轻的邓芝同样满腔热血,希望能够跟随郭嘉的脚步征战天下,只可惜翘首以盼的邓芝没有等来张燕的好消息。
邓芝和张燕初时一样失落,但是经过张燕的解释后,邓芝才明白他与张燕留守益州的意义,才知道他们肩上的重担实际上是最重的,益州太平,自然皆大欢喜,如果有变,张燕和邓芝假如不能应对周全,郭嘉甚至会有灭顶之灾,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面对即将到来的袁曹之战,郭嘉着手实施的策略是高调佯攻荆州,低调屯兵函谷关,伺机而动。
刘表得知益州水军的动向后,神经立马紧张起来,即刻命蔡瑁张允也率水师在江面上布防,他无心插足诸侯之间的争霸,但他的地位和身份,就决定了他逃不掉这一盘天下棋局中作为棋子的命运。
袁绍的兵马在黄河北岸屯扎愈多,眼看挥军在即,压人欲摧之势令不少人闻风丧胆。
许昌朝廷至少七成的官员主张投降,给袁绍暗中鼓气以及在朝廷散布不利曹操言论的不在少数,譬如孔融。
被曹操压制的士族想要抬头,自然是迎合袁绍,袁绍作为山东门阀集团势力的领军人物,关东士族很少有不支持他的。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舆论光靠杀伐是无法控制的,曹操在忍,朝廷内部的恐慌心理,隔岸观火或落井下石的人,曹操都记在心里,表面上视若无睹。
曹操要让这些人绝望,鲜血不足以以儆效尤,唯一的途径就是击败袁绍。
在袁绍屯兵黄河北岸随时都可能渡河南下的时候,曹操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打徐州,打被刘备偷去的徐州。
做出这个决定的曹操是力排众议,不管别人怎么劝他集中兵力先对抗袁绍,他都要打徐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