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韩遂很快就要攻打马超了。”
张辽嘴角微扬,轻声笑道。
郭嘉却摇了摇头道:“不会这么快,韩遂能让梁兴再一次来长安,想必他没有冲动行事,否则现在韩遂与马超已经开战了。我料韩遂在等马超放松警惕罢了。文远,把城中将领都叫来,顺便让元直也召集文官,最迟半年内,西北这两头狼要开打了,我们要一边看好戏,一边瞅准时机席卷西北。”
没过多久,长安内的文臣武将都齐聚郭嘉面前,甘宁,张辽,吴懿,还有被郭嘉从扶风先调回长安的孟达,法正徐庶加上张既,七个人在郭嘉面前等待号令。
要打西北,首先要克制对方的骑兵,张辽麾下的弩兵肯定要参战,同时银翎飞骑作为骑兵也肯定少不了,再配合一些步卒部队,兵种搭配就比较妥当。
军中下令整军备战,文官这边要替郭嘉准备好补给部队,粮草辎重以及战前战后的人事安排,尤其是一旦郭嘉收服西北后,新地盘的官员任免,都要早作准备,这样可以让『混』『乱』降低到最低程度。
文武两方面的事情安排妥当后,郭嘉让文武散去,又派人去将甄豫叫到眼前。
自郭嘉在关中击败袁绍后,甄豫等益州商会里举足轻重的人物都待在了长安,益州以成都为中心的商业经营早已踏上正轨,现在益州商会的发展重心都在长安,但这个时候,甄豫并不开心,因为河北的财路断了。
袁绍死后阵营的分裂,加上这些年军需辎重的高负担,让河北的市场环境急转直下,要跟袁谭与袁尚这种不成熟的人打『交』道,八面玲珑的甄豫也没什么底气,对方始终是军阀,做事只凭喜好,当第一批商队有货物被袁尚扣押收缴后,益州商会就完全断了去河北行商的念头。
“我的大舅哥,你能给我笑一个吗?”
郭嘉很难理解甄豫这种人的心情,尤其是在他家财万贯后还在为了财路而愁眉苦脸。
甄豫挤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后问道:“奉孝寻我何事?”
“让你笑起来而已!闲话我不多说,商会可以着手准备一些粮食,用五倍十倍的价钱卖去西北,不管是韩遂还是马超,都行,不过数量有限制,粮食不能超过十万石,就这样,走走走,赶紧走,看到你的表情我等下吃饭都没心情了。”
郭嘉撵人一样把甄豫轰出府,不过甄豫倒是喜笑颜开地小跑离去。
……
第二十六章 连锁反应
自郭嘉打入关中后,韩遂马腾在各自的属地便开始限制盐铁战马等战略物资的外流,一方面是他们那时损兵折将需要重新拉起大规模的军队,另一方面则是互相默契的都不希望郭嘉越来越强大。
今时不同往日,韩遂与马超囤积再多的战略物资也只能看不能用,属地里的人口就那么多,以马超为例,他治下才二十万出头的人口,而他有两万余的军队,换言之,平均不到十个人就要养活一个兵,这在科技生产力并不高的时代里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
郭嘉入主益州到今日建安六年末已超过十载,这十几年里,总体来说他的治下是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繁华的成都现今人口已经超过五十万,而他治下属地在官渡之战前的在籍人口,逼近六百万,在这样的人口基数下,郭嘉拥兵三十万,实际上是一个极限数字,眼下收服南部,将来吞下整个西北,又一次休养生息结束后,人口增长带来的直接效益便是让郭嘉有扩军的空间。
荆州刘表原先只带甲十万,这是荆州能够从容负担的一个数字,可面对郭嘉的咄咄相逼,刘表无可奈何之下只能扩军,拉起了二十万的军队,这显然已经超过了荆州所能负担的数字,不过这种超额负担的军队支出,其中弊端并不是立竿见影,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曝露出来。
河北袁绍在关中惨败后,在河北大私募兵,拥兵七十万的背后是令河北从富饶殷实走向衰败,否则以河北的粮食产量,是不会让袁绍在官渡之战时将性命交代在了粮草有失的局面下。
郭嘉暂时没将江东列为头等大敌的原因也在此处,江东六郡的属地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但人口基数始终无法与北方相比,自孙策横扫江东后,江东的兵马数量始终没有超过十万,原因就是再多的他们养不起。
至于立足中原的曹操本来是一个奄奄待毙的死局,要不是有青州百万黄巾被他收降,从而获得了劳动力,加上中原豪族士族因战乱四处流亡留下了数不尽的田地,恐怕他挟天子令诸侯也难以一飞冲天。
郭嘉一直以来都对西北的战马垂涎三尺,但在他入主关中后,韩马两家都对他表面上恭敬暗地里提防,所以郭嘉扩增不了骑兵部队,每年顶多是将银翎飞骑弥补缺数保持在一万人而已。
西北这一场饥荒来的很及时,这让郭嘉有了机会通过贸易往来获得战马。
这个时候,不管是马超还是韩遂,显然不会再死抱着战略物资而忽略粮食的重要性,没有粮会饿死,总不能杀战马为食也不换粮食吧?这代价也太大了一些,一匹马能换数人数月的口粮,但一匹马杀掉能让多少人吃几天饱饭呢?
或许马超还没到悬崖边上,所以仍旧可以对郭嘉不开放马匹市场,但韩遂却没有选择的余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