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寒门天下_天天不休【完结】(580)

  “曹贼!你不得好死!”

  审配冲天怒吼。

  他已然想到,曹操掘开漳水引入壕堑之中。

  邺城,此刻之后,变成了一座孤岛!

  湍急的河水翻腾之后变得平静,邺城将士们眼帘之中,曹操调转马头仰天肆无忌惮地大笑拍马离去。

  审配仿佛失重一般跌坐在城头,面无血色,双目无神。

  完了!

  不光是邺城这不到三万的兵马死路一条!

  城中百姓恐怕也难幸免于难!

  河北本是富饶之地,储粮充备,但在袁绍关中惨败后回来扩军至七十万后,河北的粮食收支就已经进入了入不敷出的状态,官渡之战袁绍败北,兵马实力大降,可治下并没有进行恢复休养,袁尚继位与袁谭的内斗,加上袁熙在幽州实际上已经脱离袁尚把持的袁家,冀州的储粮并不乐观,袁尚打青州的袁谭,耗尽的不光是兵马,还有冀州的粮食。

  城内储粮不足两月之需,审配此时才幡然醒悟过来,曹操的战术是要困死他们在邺城。

  如果没有城外这一条河,审配在粮尽食绝之前,还能孤注一掷突围,但现在有了这道人造的屏障后,审配知道若是突围,也只是去送死罢了。

  人过不去那条河,即便搭桥,曹军怎会视若无睹呢?

  尽管不愿承认,审配却从心底升起一抹悲凉。

  盛极一时,荣耀百年的袁家。

  气数已尽!

  河北的局势,曹操一直在严密关注,官渡之战的一把大火,曹操烧掉了袁绍几十万兵马所需的粮草,之后河北又陷入了袁家的内战,粮草不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所以攻打邺城,曹操只需围城便已是胜券在握。

  不同的是,没有他挖的这条河,对方若是玉石俱焚,那他的损伤肯定不容乐观,有了这条自己挖出来的河,就能从容轻松地御敌。

  策马返回军营,曹操翻身下马,夏侯渊,李典,于禁,徐晃迎了上来,四将脸上带着敬意与笑容。

  曹操边走边道:“夏侯渊听令,命你率一万兵马在邺城东南方向设伏,算算日子,袁尚得知邺城被围,肯定率军回援,你就给他迎头痛击。”

  “末将遵命。”

  夏侯渊领了差事就抱拳告退,下去点齐兵马出征。

  “李典,于禁,你二人轮流指挥围城将士,邺城若有人出城渡河,不论军民,杀。”

  二将抱拳领命离去。

  徐晃期待着曹操半天,发现曹操没命令了!

  他赶紧加快脚步追上曹操,落后曹操半个身位说道:“哎哎哎,主公,这,其他三位将军都有仗打,我呢?”

  曹操停下脚步扭头瞥了眼徐晃,轻轻一笑道:“公明啊,我既然带你出征,当然不会让你无用武之地,等等吧,河北的敌人,不光是袁尚,等邺城破了,你就要去帮我收拾袁家另一个不成器的子孙了。”

  徐晃一想,试探性地问道:“袁熙?”

  曹操耸肩大笑,摇头道:“糊涂!袁谭!”

  徐晃一脸惊讶。

  袁谭!?!

  要收拾他的话,去年不就有机会吗?

  袁谭可是曹操的亲家啊!

  他连女儿都送到了曹家!

  邺城告急,军情传达到青州袁尚手中时已经过了半个多月,而袁尚与袁谭之间的战争,一直都处于胶着状态,谁也打不垮对方,而彼此都不愿就此罢休,不过主导这场战争的人,还是袁尚。

  面对大本营邺城的垂危之象,袁尚很不乐意却也不得不挥军返回冀州去救邺城。

  只可惜他也底气不足,尤其是他的兵马只剩下不到三万,跟袁谭拼了一年,打光了兵马,打光了粮草,而曹操的兵马还是那么多,但两方对比,早已强弱逆转。

  袁尚率军用了近二十天从青州回冀州,一面要急着赶路,一面还要防范身后穷追不舍的袁谭。

  袁谭这个袁家长子被老三打压一年多,早就满腹怨气,现在终于有了机会,他怎会放过?

  袁尚看似是回去救邺城,不过更像是前面有曹操拦路,后面有袁谭追杀的处境。

  袁尚率军临近邺城,在漳水弯曲之处遭遇夏侯渊的埋伏,结果初一交锋,袁尚麾下马延等人纷纷跪地投降,连带两万多兵马也都束手就擒。

  见到这个情景,袁尚魂飞魄散,哪还敢,哪还有底气救邺城?

  带着残兵败将不到一万人,袁尚绕过邺城逃去了中山国。

  曹操没有派兵去追杀,反倒是袁谭锲而不舍跟在袁尚后面大开杀戒。

  邺城以北的冀州大片郡国沦落袁谭之手,并且将袁尚杀出了中山国。

  穷途末路的袁尚这会儿倒是想起来除了一个跟他处处作对的大哥外,他还有一个二哥,于是逃去幽州,依附袁熙。

  时至八月,邺城被围整整三个月,城内军民饿死大半。

  审配侄儿审荣为求苟活暗中投曹,在子夜打开城门迎曹军入城,审配率最后的兵马与曹军在邺城巷战一夜,最终落败,邺城沦陷!

  曹操亲自劝降审配,审配却宁死不从,曹操成全他的名节忠义,杀之厚葬。

  邺城,是袁家统领河北的政权标志性城池,此刻,邺城的城头,竖起的大旗,上面只有一个厚重的“曹”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