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二年秋
阴雨连绵,凉爽宜人。
郭嘉在府中凉亭与贾诩对坐弈棋,互有胜负,乐在其中。
贾诩面带微笑,捏棋落子,十分从容。
“下官还是猜不到主公究竟要如何下这一盘棋。”
贾诩所说,言外有意。
郭嘉究竟是要从函谷关出兵打曹操,还是先从汉中巴东出兵席卷荆州,底下的官员没有人猜得到。
郭嘉望了望秋雨,细润无声,淡淡道:“天下,即将迎来一场定鼎格局的变故。”
贾诩闻言,心思急转,还是没有猜透郭嘉话中所指是什么。
郭嘉手指夹着棋子一起一落,心中暗道:赤壁,不远了。
正当二人清闲地在下棋时,有人未经通报便闯了进来。
郭嘉举目一望,满目错愕。
戏志才一身袖袍被雨水打湿,神情恍惚,湿痕布满脸上,清晰可见泪水流淌而下。
“主公,文若,文若,薨了。”
说完,戏志才,这个在郭嘉麾下位居文臣之首的男人,竟然瘫坐在地面,嚎啕大哭。
手里还拿着棋子,郭嘉面无血色地站起身,张口想要让戏志才重复一遍他刚才说的话,却嘴唇动了动一句话也说不出,震惊的双眼中,泪水不可抑制地涌出,郭嘉突然气血上涌一阵头晕目眩身子歪倒下去。
阴雨之后,天光放晴。
成都内不论文武聚在郭府内,守在郭嘉的房前。
郭嘉昏倒的事情让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
好在郭嘉苏醒过来后并无大碍,让文武官员都散去,郭嘉连妻妾都赶出了房间,独自一人躺在床上,抱着被子蒙上脑袋,放声大哭。
足不出户两个月,不问政事,郭嘉整个人变得十分消沉。
而这个时候,从中原有人来拜见郭嘉。
荀恽。
郭嘉在家中接待了他,因为在郭嘉眼中,他不是外人,他是荀彧的儿子。
荀恽也沉浸在丧父的痛苦之中,披麻戴孝,他抱着一个方盒来到郭嘉面前,刚开口叫了一句使君,面色憔悴的郭嘉对他温和地说道:“不必见外,这是我的家,你可称呼我为叔叔。”
荀恽忍着泪水点了点头,他将方盒呈递给郭嘉,说:“叔,这是我父临终前曾嘱托我交给您的。”
郭嘉接过那个盒子,伸手按在上面,面带凄然,闭目将泪水守住,深呼吸一口气后,他才缓缓打开这个方盒。
里面静静躺着一块白绢,虽是叠好的,却也能瞧见白绢之内的殷红之色。
郭嘉颤抖着双手将那块白绢打开,上面有四个血色厚重的大字。
灭曹扶汉!
第六十二章 淡然出尘
桃源村东头角落有一处阁楼,清幽静雅,视觉感官上略显脱俗超然,在此处阁楼看风景有着两个极致的景象。
西面,是人生百态和市井喧嚣。
东面,是高山流水与出尘飘渺。
这座阁楼最早的主人是大乔与小乔,现在,只是一个老姑娘的栖居之所。
月上枝头,天幕昏暗,阁楼响起琴音,白日的喧嚣早已在日落之后消逝,此时此刻,整个桃源村仿佛都沉浸在这悠扬典雅沁人心脾的舒缓音乐之中。
青丝如瀑,白衣胜雪,素颜朝天的糜贞不需要胭脂粉黛装饰自我,再美的女人没有欣赏者,也就没有梳妆打扮的**,何况她不施粉黛,彷如天然去雕饰,她美在自然,美在无须做作的自我。
阁楼窗户大开,糜贞跪坐窗边,雪色百褶裙如怒放牡丹落在地上,对月抚琴,十指灵动,闭着双眼的她好似被罚孤独一生的谪仙。
突然,琴声戛然而止。
糜贞回过头去望着门外,阁楼的楼梯从下而上,传来沉稳的脚步声,不急不缓,仿佛一步一声都能想象的出来。
这个时间,不会有人敢来这里打扰她,就算是闺中密友大小乔等人,也从未在夜晚造访。
而听那脚步声,显然是一个男人。
她就像是一只金丝雀,纵然貌美动人爱慕者无数,但只要在益州,没有人敢打她的主意。
有心想死在牡丹花下的风流鬼近不了这座阁楼三丈以内,而有能耐冲上阁楼得偿所愿的人,如果死,那就肯定是成群结队和族中老少一家子一起奔赴黄泉。
作为桃源村行政上的管理者,糜贞有护卫是理所应当的,就连她的二哥糜芳来见她,都要通报,那么能够让阁楼外的护卫没有任何动静便走进这里的人究竟是谁,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转过身望着那门口,糜贞不知为何呼吸急促起来,淡泊无争的心境已经持续了多少年?至少十年,可在这一刻,仿佛所有的从容都被打破。
无数次幻想过那个人出现在眼前,却远不及眼下这般令她惊慌失措。
她,已经不是青春烂漫时的姑娘。
最美好的花样年华,她早已作别。
芳华已逝,红颜已老,糜贞心中的慌源自丧失掉了的所有自信。
她以为已经年过三十的她会很丑。
一身暗红锦袍的郭嘉不出意料地走入糜贞的闺房,手上拿着一壶酒和两个杯子。
当这个男人再一次映入眼帘时,糜贞精神恍惚。
“不知使君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请使君恕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