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韦许褚联名上表郭嘉,请郭嘉不要接受这个诏令。
之前文人那些破事,武将们不管,他们有的是真听不出来曹植诗赋到底有什么问题,是不是有暗喻,别人不说,他们也不知道,可别人点出了其中玄机后,武将们则坐不住了,偏偏郭嘉也没说什么,他们不好发作。
这一回,许都下诏而来,可是一目了然,武将们各个义愤填膺:曹操欺人太甚!
益州府议事堂,文臣这边没什么表示,各个垂首漠然无动于衷,武将们却已经昂着头战意滔天。
自家主公送儿子去当人质,真若如此,武将们会觉得很窝囊。
典韦,高顺,许褚,张燕,邓芝,张任等等武将一起出列单膝跪地,高顺为代表,面色郑重朝郭嘉请命道:“主公,曹贼三番两次欺辱主公,士可杀不可辱,请主公三思,此诏,不能接!即便与曹贼兵戎相见,末将等人愿为主公战死沙场,也不愿见到主公受辱!”
此情此景,郭嘉仍旧面不改色。
而谋士这边,张松出列,先看了眼单膝跪地没起来的诸位将领,而后朝郭嘉拱手道:“主公,眼下荆州刘表一病不起,荆州极有可能迎来一场巨变,主公此刻,还不宜与曹贼掀开战火,否则若是江东孙权趁主公与曹贼相斗不休之际拿下荆州,未来的局势就不容乐观了。”
谋士们一向想的更远,现在的天下格局正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时期。
荆州是天下之重,而刘表的重病不起,就意味着荆州周边三股势力必定都聚焦此处。
双雄并立龙虎斗,这种局面想要维持平衡难比登天,积蓄力量后必然是一方剿灭另一方。
可如果要是发展成了三足鼎立之势的局面,那么三方会互相遏制,势力较弱的两方联合对抗强者,当强者变弱后,新的强势一方会面对其他两方的新联合对抗,局面会一直胶着下去。
为了避免这个形势的出现,首先一点则曹操和郭嘉都不能让孙权吞了荆州。
曹操吞,则曹操更强,郭嘉吞,也如此,唯独不能让孙权拿下荆州,否则江东孙家的实力会在短时之内突飞猛进,与曹郭两家势力持平,到了那时,谁也没有实力一口气一统天下,就算发展壮大成了三家中最强的,也要面临两个对手的联合夹击。
因此,张松出列也是提醒郭嘉。
面对朝廷这诏令,可以有很多做法,拒绝反而是最不利的选择。
即便郭嘉不想送儿子去,也可以先答应下来,用各种理由拖延时间,等荆州的局势明朗之后,再处置这件事,就算是反悔,也比现在直接拒绝要强上百倍。
郭嘉站起身,轻描淡写地挥了挥手道:“此事我斟酌几日再做决断。”
“主公!”
高顺等将面色大变地朝郭嘉道。
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就是郭嘉妥协,而这斟酌几日的口气,似乎心里摇摆不定。
郭嘉摆摆手没说什么后朝外走去。
背朝堂中武将,郭嘉渐行渐远,抬头看了看晚霞似火的景色,面带冷笑:“曹孟德,你想要一场让你放心挥军南下的仗,我给你。”
第六十六章 放眼全局
送质子去许都的事情,郭嘉没有在第一时间表态,其实他心里早有决断。
当然不可能把儿子送去当人质。
但他说要斟酌几日,其实是想观望一番,拖延一段时间,看一看手下有没有人会来劝他向曹操低头。
每个诸侯手下都免不了有些投降派,只不过这一股投降的风气有没有形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才是关键。
坐拥益州与关西大片属地,郭嘉麾下的官员,也必然有墙头草,倘若他有朝一日折戟沉沙面临败亡,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情况肯定会出现。
如今曹操拥有半壁江山,势力滔天,加上挟天子令诸侯的政治优势,郭嘉很想看一看他治下有没有位居要职的官员心生怯意。
恰如曹操自立门户,他治下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跟他一条路走到黑,郭嘉要和曹操死磕到底,也必然不是所有人都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心态追随他。
不管是出于贪生怕死,或是苟全延续的初衷,手下官员们的态度,是郭嘉现在想试探一番的。
与他出生入死那些嫡系将领自然不用担心,益州府真正把持大权的一些官员也都肯定是支持郭嘉跟曹操一争天下,但往下的官员就难说了。
夜晚,往日总充满欢笑的郭府一片愁云惨淡。
晚饭之时,妻妾沉默,儿女也都安分地吃饭,默不作声。
郭嘉吃饭动作如常,表情平静,而其他人则显得心不在焉,甄姜,蔡琰,大乔时不时都会瞄一眼郭嘉,气氛十分诡异。
如果郭嘉要送儿子去当质子,这三位母亲肯定拦不住。
蔡琰认为郭嘉九成不会妥协,唯独那一成令她也惶惶不安。
到了今天,郭嘉会不会为了霸业而牺牲掉谁,蔡琰拿捏不准。
送质子是让曹操放心,是拱手奉上一个软肋让曹操捏住,迷惑敌人,麻痹敌人。
吃了个半饱,郭嘉站起身去了书房。
几位妻妾望着郭嘉的背影,神色最复杂的是甄姜。
她是郭嘉的正妻,也是郭嘉所有儿女的嫡母,可这个关头,她也大度不起来,如果郭嘉把郭瑾送去许昌,她将痛不欲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