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箭矢破空,如电射去。
站在城头的曹仁面不改色,身边的侍卫则举着盾牌挡住前方。
嗡
一支箭矢将城头曹仁旗帜射落,扎在屋檐上铮铮作响。
城头的守军慌忙朝甘宁放箭,箭矢如雨却都在甘宁身前二三十步处落下。
普通弓箭手的射程,怎能与甘宁相提并论呢?
而甘宁早已算准敌军的射程,艺高人胆大策马阵前浑然不惧。
幡旗被射落,曹仁压抑的怒火想要爆发,打算出城去站,当时满宠却拦住了他。
“将军,这是对方的激将法。”
满宠不想说,可在战场上,激将法看似肤浅,血腥刚勇的武将们大多还都吃这一套。
曹仁满目挣扎,一拳头砸在墙壁上。
他也知道这是激将,但敌军的叫嚣偏偏让他怒火大盛。
樊城,是曹魏中原防线中最关键的一环,如果樊城丢了,将会引起连锁反应,最致命的便是整个中原沦陷。
因此,曹仁极力保持住理智,听从满宠劝告,既不理会甘宁的挑衅,也不考虑冒险去偷袭敌人,老老实实死守下去。
“甘宁率军十万,我军守城有七万,太平军攻坚之战必然折损将士数量庞大,如若太平军无后援,樊城将有惊无险。”
满宠把该说的都说给曹仁听,让他明白,这一场战斗,虽则敌军人多势众,可胜算并不见得有多高,只要死守下去,樊城还是能保住的。
曹仁听罢,反问道:“那如若敌军有增援呢?”
这种围城战,曹仁跟着曹操打过不少,现在樊城内的粮草充裕,不存在被围后粮草消耗殆尽的可能,毕竟曹操攻下荆州之时,襄阳内所有的军需辎重都落入了曹军的囊中。
甘宁要破樊城,强攻必然战损比远朝曹魏一方,但考虑到樊城的重要性,难保甘宁这十万大军会不会是第一波的兵马,后续还会不会有增援,谁也料不准。
满宠言语苦涩,淡淡道:“静观其变吧,如若敌军有增援,那也只能向魏王求援了。”
甘宁在城外叫战一个时辰,樊城的曹仁一句回应没有。
意兴阑珊地策马回阵,甘宁对左右的周泰和孟达下令道:“就按先前计划开始攻城。”
周泰孟达抱拳领命,一个向西,一个向东,二将策马离去。
三面围城,甘宁亲自主持樊城南面的攻城战,西面则由周泰去指挥,东面交给了孟达。
令旗挥舞,军令传开,太平军阵势威严,首先是举着盾牌的将士跨步上前,后面紧跟着一排弓箭手,第三排则是十几辆投石车。
当甘宁一声令下,三面的太平军齐齐发动。
此战,甘宁没有安排先登部队,因为樊城城高墙厚又守备力量强大,去多少先登都是送死。
最初的交锋,是消耗,是试探。
从樊城城楼上射来的箭雨遮盖天穹,向樊城推进的太平军则举着盾牌抵挡,当弓箭手到达极限射程距离后,全军止步,前面由将士高举盾牌抵挡箭雨,空隙交接时,弓箭手则放箭射杀城头的守军。
弓箭手后面,并排的投石车整齐地发动向樊城投掷巨石,有的砸到墙上,有的砸到城头,有的则飞进了城中。
站在城头指挥战事的曹仁聆听着各方回报,心底沉重。
惨叫,哀嚎,喊杀,充耳不闻。
曹仁死死盯着城外迎风飘扬的甘字幡旗。
甘宁要做什么?
太平军就这样顶着箭雨远距离射杀城头守军,两方损伤太平军更重,但因有刀盾兵用盾牌挡住,也不见得太平军会有多大的伤亡。
可太平军连先登部队都没有,或者说没出现,更没有架着云梯或推着冲车的冲城部队,太匪夷所思了。
就凭这样远距离的对峙,能攻破樊城?
这样不轻不重的死伤,恐怕两方能耗一年。
攻城战仅仅持续了两个时辰,太平军便偃旗息鼓。
收兵之后,太平军回到城外的大营中,营盘打造的非常牢固,外围坚壁,内里相互呼应,虚实结合,一眼瞧去便内涵玄机。
曹仁一头雾水地返回军中,体察将士一番,满宠跑来,将曹仁拉到了一边。
“将军想到了甘宁的策略吗?”
满宠试探性地问道。
曹仁挠挠头,坦诚地摇头。
满宠表情沉重,低声道:“甘宁极有可能是想要耗尽我军箭矢。”
曹仁一听,惊疑不定。
虽说守城可以用很多办法阻挡敌军攀上城头,譬如滚油,落石等,但无疑用弓箭远距离射杀敌军最为有效。
两方加起来超过十五万兵力的战争消耗,是难以想象的。
像今天这般太平军在城下顶着箭雨放箭,曹兵在城头放箭对杀,消耗的箭矢至少都是数万。
即便打扫战场回收再用,可城外的箭,必然比城内的多,换言之太平军在箭矢上的消耗要比曹兵少。
更严峻的情况是,要打造正轨的箭矢不简单,选材用料,做工精细方面,樊城里面并没有军工磨坊,当樊城的箭矢用尽之后,太平军再用先登部队攻城,则会伤亡减低不少。
而太平军的箭矢不会用尽吗?会,可太平军的后续战争物资可以随时运来,樊城被围,就难说了,尤其北面没有敌军,谁能保证不是甘宁刻意留下等着打埋伏的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