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不希望曹丕是一位着眼一时得失的君主。
太平军只要在荆州一败,新城和上庸的吴家兄弟必然会率军退回益州,到时候就是曹魏趁机扩张的时机。
司马懿再接着看了看关中的情报,得知马超挥军要与张辽开战后,司马懿喜形于色,朝曹丕说道:“陛下,真正的天赐良机,在这里。”
曹丕扫了眼司马懿捧着的关中情报,若有所思地问道:“马超与张辽开战吗?马超胜,同样固守函谷关,马超败,张辽仍旧一如既往,这怎么算得了是天赐良机?”
曹丕并不兴奋,在他想来,关中的变数,应该是张辽离开函谷关去打长安,结果反过来了,马超从长安出兵来打张辽,函谷关那座雄关,如果马超胜了,他派兵镇守,和张辽坐镇,又有什么区别?
扼守函谷关,需要的是兵力,借助的是地利,只要不是个酒囊饭袋,就不会轻易丢掉。
司马懿拱手沉声道:“函谷关西面战事一开,对关东的防备自然松懈,如若战事尘埃落定,胜者重新布防后,则错过了最佳时机,我军应在张辽与马超相争激斗时趁虚而入,只要占据关城,关中就是陛下的。”
曹丕一听,顿觉有理,他又疑问道:“那武关的严颜呢?”
司马懿不以为意地说道:“严颜只有三万兵马,当他得知张辽与马超开战后我军又加入了战局,他肯定心急如焚,挥军向北,入潼关从后夹击马超意欲解救张辽,而那时,宛城曹真可率军奇袭武关,直捣长安!”
曹丕站起身来回踱步,权衡利弊。
试一试总没有错。
在洛阳有张颌统领的十万大军,在张辽与马超开战之际偷袭函谷关,能得手就是整个关中和西北收入囊中,如果遇阻,退守回洛阳也能自保,而张辽夹在中间,就算吃亏还能不顾一切出关来报复吗?
刚刚登基称帝,曹丕需要胜仗来激励人心,更需要让所有人看到他在军事上的建树,不敢说超越曹操,至少也要在这方面有不俗的能力才行。
于是,曹丕同意了司马懿的计策。
当曹丕打算亲自手书军令传给洛阳的张颌时,司马懿面色一整,严肃地拱手请命道:“陛下,此战牵动天下形势,如若能胜,则收服山河指日可待,下官恳请陛下应允,由下官亲自前去洛阳与张将军戮力合心统兵作战。”
曹丕表情一愣,没想到文官出身的司马懿想要带兵作战,这没什么可意外的,文武不分家,司马懿的军事才华是从曹丕到程昱荀攸等人都认可的。
而他所言不虚,只要能拿下关中和凉州,曹魏排兵布阵上捉襟见肘的局面会立即扭转,司隶不必再囤积重兵,挥军南下将会十分从容。
这一战能胜,曹丕这个帝王梦想一统江山就有八成把握。
沉思一阵,曹丕同意让司马懿前去洛阳督战。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司马懿领命退下,背朝曹丕的瞬间,司马懿会心一笑。
要得人心,要重振司马家,从何处入手?或许是士林,但司马懿深刻明白,任何枭雄的命脉,都是军队!他要的,就是建立军中威望!
第七十三章 声东击西
顺江而下,带领船队的郭嘉行程顺畅,两日之内便来到了秭归,这里有郭烨行军所过之时舍弃数量庞大的船只,一并带上,继续顺江而下。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又过了半日,郭嘉这一行不过万人,带着几乎覆盖数里之长的战船来到了宜都郡。
陆地上,太平军连营数百里,距离先锋魏延率军攻入猇亭只剩两日,郭嘉却在这个时候追上了太平军地面部队的尾端。
傍晚时分,岸边林木摇曳,贾诩站在江畔,遥望天幕下缓缓而来密密麻麻的战船,会心一笑。
被贾诩从山林另一边大营驻扎地叫出来的邓芝满目震惊,望着一望无垠的战船,吃惊地道:“这究竟是谁在船上?”
贾诩意味深长地反问他一句。
“将军可以猜一猜。”
邓芝顿时白了贾诩一眼,这还猜个屁啊。
舍弃战船在秭归是郭烨下的命令,能把郭烨的命令推翻,这还用猜?肯定是郭嘉。
邓芝只是料不准究竟是谁统领战船而已,是高顺?张燕?许褚?
反过去想,邓芝又疑虑不已,问贾诩:“军师,究竟是世子行事不妥,还是主公刻意为之?”
贾诩一听,不禁乐了起来,他和郭嘉一样,不喜欢和木鱼脑袋对话,但是喜欢思考的武将,都是令人心生喜意。
“世子是听从主公行事。”
经过贾诩点拨,邓芝顿时恍然大悟,脱口而出道:“那主公是要迷惑江东。”
贾诩欣慰地点点头,轻声道:“的确如此。”
战船靠岸,率先登陆的人是孟获,他率领一万无当飞军南下巴东,跟随郭嘉出征,也是郭嘉现在能抽调出来的唯一兵马了。
跟在孟获身后的人是庞统,二人率领将士静悄悄地登岸,孟获不懂官场礼仪那一套,算比较务实,所以他见了贾诩和邓芝就是拱手一礼,而后让庞统来宣布郭嘉的军令。
庞统自然不会像孟获这般一根筋,微笑着朝贾诩和邓芝拱手道:“劳师远征,二位辛苦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