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港从1949开始_古龙岗【完结】(429)

  “叶帅,您听说过核潜艇没有?”张力又继续问道。

  ……

  ************************************************

  “这个人我们一定要紧紧地抓住,紧紧的……”

  张力在叶剑英的办公室里呆了足足大半天,先是从军事科技,尔后到民用科技,最后到国家制度,下午两点,叶剑英夫人李刚在家等不及了,派人送了饺子来。正好,两人就在办公室吃了中午饭,又接着聊。最后,两人分手的时候。已经到了黄昏了! 不过,在唐学红送张力回去休息之后,叶剑英却并没有着急回去,而是紧急召见了谭政文。

  “了不得。看来咱们落后人家可不只是一大段距离的问题啊!”谭政文坐在张力刚刚坐着的座位上,手里翻看着叶剑英用来记事的小册子,觉得自己就好像是在翻录天书一样,因为,这上面记录的东西有的让他连想都不敢想:“电子计算机、卫星通讯,视频传输,光纤……这都是些什么东西啊?”

  “这是欧美一些国家最顶尖的科学家对未来二三十年乃至更往后的世界科技的一个预想!而且全都是有根有据!”叶剑英手里摩挲着一本硬壳笔记,就好像是在抚摸自己的孩子:“老谭啊,恐怕你又得亲自跑一趟了。这上面的资料虽然大多数只是一个开头,可根据张力以往给咱们的资料,可信度很高。就像他自己说过的,20世纪是人类发展史上最快的一个世纪。几十年前,人们还在向往神话里的千里眼、顺风耳,可几十年后,人已经可以实现这些愿望,并进一步实现了无线通讯了,还能飞上天,潜下海!……基础在那里,越往后,人类只会发展的越快!”

  “这么多东西,咱们就算知道了,恐怕也难以全面铺开啊!”谭政文苦笑道。

  “铺不开也要铺!”叶剑英小心翼翼地把笔记本收到了自己的办公桌抽屉里,想想不安全,又干脆拿出来交给了谭政文:“这是张力给我的东西。里面记录了他知道的许多东西……虽然上面并没有告诉咱们该怎么去研究,或者干脆地把技术记录上去,可光是这个指明研究方向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些国内矿藏的记录,对咱们国家的发展极为有利,你可一定要保存好。明天就一块儿带到北京去!”

  “是!”谭政文郑重地接过那本笔记,学着叶剑英刚才的样子摩挲了两下,突然又有些好笑地说道:“你说也怪,这个张力对科学方面的东西了解的不少,却又不知道具体情况,可一说到这矿藏方面,他却又能指明具体地点……”

  “这可不是他的功劳!”叶剑英摇头笑道。

  “哦?他告诉你原因了?”谭政文问道。

  “是啊!说了!”叶剑英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似乎是有些苦闷,又似乎是放下了心中的什么大事一样。

  “什么原因?难道他背后不是有一个很隐密的团体或者什么势力?”谭政文问道。

  “这倒不是。他说他只是曾经救过一个叫余则诚的国民党特工,这些东西都是那个人留下来的。而这个余则诚又是从一个叫什么印第安纳的美国考古探险家手里抢到的这本笔记……足足辗转了好几手!这也是为什么张力对矿藏储藏比较熟悉,能指出具体地点,却对许多科学技术只闻其名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原因。不过还好,”叶剑英抿了抿嘴,脸上闪过一丝庆幸:“要不是这个张力比较倾向于咱们,这些东西最后不是落到老蒋或者美国人手里,恐怕就要就此沉寂啊。”

  “吁……”谭政文也是紧张地出了一口气。叶剑英说的没错,如果不是张力心向大陆,这些东西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知道,或许,上面的资料他们一直都不会知道。想想松辽平原可能的大油田……这要是突然没了,对国家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不过。虽然这个张力说他已经把所有的东西都说了。可我还是觉得他好像有许多东西没说出来……所以,你们还是要紧紧地抓着他,不能有一点儿放松啊!”叶剑英又接着说道。张力的经历虽然已经不算少,可跟他这种人物比起来依旧还是差得太远。两人聊了那么久,虽然他一直非常震惊于张力提出的那些东西,可是,随便拿出一点儿注意力他就发现张力陈述的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何况,只要懂得一点简单的推理,就不难发现,张力虽然口口声称所有的东西是来自于印第安纳.琼斯的笔记,可是。如果他只是一个幸运儿,那他又怎么可能那么快的在香港站稳脚跟并获得那么大的发展?印第安纳.琼斯这个名字没人听说过,或许真是个人物,但张力本人显然也不是什么简单角色。

  “放心,这可是条大鱼,一本笔记就想让咱们放过他去,可没有那么容易!”谭政文笑道。

  “这话可不能让人家知道!”叶剑英失笑,“而且,刚刚人家还说了,希望咱们能跟他进行更大规模的交易……这对咱们可是非常有利的啊!”

  “更大规模?他不怕被香港政府发现?”谭政文问道。

  “他希望咱们把交易的地点改到湛江!”叶剑英说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