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说,马歇尔将军?”科斯特纳也终于想到了,脸上顿时也蒙上了一层灰色。美国在世界各国军事与战争的历史上,骁勇善战于沙场而后逐步得到最高军衔和职位的指挥官不尽其数。但有一位从未亲自带兵打仗而仅仅凭藉在作战图上挥动小小一支红蓝铅笔, 就众望所归地获得了五星上将的最高军衔的参谋军官却格外与众不同。他就是最后曾官拜美国陆军参谋长的乔治.卡特里克.马歇尔。
1936年8月,55岁的马歇尔由中校正式晋升为准将。1938年夏,马歇尔准将被任命为陆军部副部长。1939年9月1日,罗斯福总统任命马歇尔为陆军参谋长,正式授予他少将军衔。暂领上将军衔。他上任的第3天,9月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没有马上参战。国内有人主张全力避免战争,有入主张积极参战。马歇尔将军认为,无论愿意与否,美国必然要卷入战争。而他作为陆军参谋长,积极备战更是责无旁贷。他支持罗斯福总统的援英战略。他认为英国人是在为美国赢得准备时间。
1941年12月8日,日本袭击珍珠港(参见珍珠港战役),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终于卷入战争。珍珠港事件使许多军队领导人受到处分,但对马歇尔的职位未造成影响。他受到质询和责难,但没人想到要撤换他,也不再有人对他就美国参战的主导设想表示异议。为了适应战争,马歇尔上任不久便着手对军队进行了整顿。他提出一长串应当退役的军官的名单。而在将一些人清退出军队的同时,马歇尔还大量地提拔出了一批优秀的军事将领。其中:艾森豪威尔,布雷德利,巴顿都是世界军事史上创下赫赫声名的人物。其中,巴顿以其永远进攻的剽悍形象成为了许多人的偶象,艾森豪威尔和布雷德利成为了五星上将,并且先后接任了陆军参谋长一职,艾森豪威尔并在日后凭借着“光复欧洲”的军功,成功当选美国总统!而除了这几个大名人,最终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的马克.克拉克也是由马歇尔由中校直接提升为四星上将的!
据说,美国刚刚参战的时候,罗斯福有意派遣马歇尔出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一职,但是,他将这件事咨询名将潘兴的时候,那位在一战期间为美国在欧洲战场立下不少功勋的老将却说,“……我们在打着一场全球性战争,离结束之日尚远,因此要由最成熟的军官担任参谋长一职,以便明智地把握战略方向。明达的军界人士一致认为,马歇尔将军正是这样一位军官。假若把他调往某个地区作战,则无论这个战场看上去如何重要,都将使我们因为失去这样一位深谙战略、任何其他人担任参谋长都无法同他相比……”
最后,罗斯福接受了这个劝说,马歇尔也以极其出色能力,充任了美国全球军事行动的指挥者。
1945年,二战结束!8月20日,马歇尔给杜鲁门总统写信要求卸任并提名艾森豪维尔继任参谋长。杜鲁门总统考虑了一些时候,接受了马歇尔的辞呈。1945年11月26日,65岁的马歇尔获准退休,但在10天之后,他又应杜鲁门总统之请,赴中国调停国共冲突。调停失败后,马歇尔于次年11月回国出任国务卿,并组织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实施了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
可以说,马歇尔在军事、政治、经济乃至外交,多个方面都有着出色的成就,也是一个实实在在地嬴得了全世界尊敬的美国人。所以,他在美国人的心中拥有着无比的威望。美国《时代》杂志甚至曾称他为“祖国的托管者”!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最近却受到了来自于麦卡锡的疯狂攻讦!麦卡锡不久前在国会发表了一篇6万多字的演说中,将“叛徒”甚至“谋杀者”的罪名安在马歇尔头上,说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极力反对在巴尔干开辟第二战场,使得苏联先于西方盟国到达东欧;在雅尔塔会议上蒙蔽罗斯福,使苏联在领土等方面获利;在担任杜鲁门总统派驻中国的特使调停国共两党冲突期间暗中支持共产党,“出卖国民党”;在国务院任职期间制定了对蒋介石集团不利的政策,“帮助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等。甚至于,麦卡锡还让他的助手编印了《美国从胜利后退:乔治.马歇尔的故事》一书出版,并广为散发。在麦卡锡的无端指责和谩骂中,马歇尔现在正陷于极大的被动之中。
……
“连马歇尔将军都受到了这样不公正的对待,那么,如果我们向蒋介石施压,麦卡锡绝对不会放过我们!因为,蒋介石是共产主义中国最坚定的敌人!我们如果向他施压,就会被麦卡锡当成是共产主义的敌人的敌人……”
李奇微又感叹着说道。
第一百九十七章 蒋经国的“表妹”
“难道就这样坐视他们对日本不停的发动这样的舆论攻势?”
科斯特纳一脸忧愁地看着李奇微。日本是朝鲜的大后方。他们在朝鲜所有的军事行动都离不开这个大后方的鼎力支持。也正是因为有日本这个基地,他们才能不陷入远程作战的劣境。可是,如果这么任由其他国家继续在舆论上攻击日本,早晚,这种攻击也会影响到美国本土。到时候,为了防止日本人出现问题,他们就肯定需要加强对日本的控制。虽然日本已经很老实,可这样一来,他们依然要被牵制大量的兵力……军事管制可不只是说说而已,需要兵力维持。可日本虽小,人口却一点儿也不少。那几个大城市的规模也跟得上国际大都市,管制这样的城市,需要很多人。这样一来,他们在前线能投入的兵力将受到很大的限制。就算国内可以继续增兵过来,先不说要过国会那一关,就算一切顺利,这中间又得花去多少军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