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李涛的意思主要是股市上已经没有太多的银行股票了。”卫风在一边不太好意思地说道。
“没股票了?”张力一愣。
“是的,张先生。”李涛点了点头:“现在三大银行的股票已经出现了交易停滞的现象。如果再这么下去,我们根本不可能完成对三大银行的收购!”
“交易停滞?”张力又是一怔。
“不是说这三家银行的股票不能继续交易,而是现在很多股票持有者都在观望,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出卖手里的股份。”李涛答道。
“是什么原因?”张力感觉到了一丝不妙。
“张力先生,我想,这很有可能是有人从中作梗。尤其是最近股市上有很多传闻,说什么保护日本财产之类……”戴维耸了耸肩,“不过最重要的,我们认为是因为美国人对日本经济的控制,导致那些日本平民普遍比较贫穷。所以,散户持有的股票相对而言要少的多,大多数的股票都在那些银行股东的手里。”
“就是说,那些股东宁可看着自己的股票下跌,也依然不愿意卖掉手里的股票?”张力问道。
“一个星期前。我们抛售了百分之三的富士银行股票,引起了银行股的再次下跌,可当我们重新将这些股票收回来的时候,数目却根本没什么变化。前天,我们再次抛售了百分之五,结果股价根本就没有了波动。”戴维身边的一个白人说道。
“布鲁斯,你们都是李维斯先生向我推荐的最优秀的股票经纪人。说说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种问题?”张力向这个问道。
“我们确实想了一个办法,但是,张先生,这必须获得你的同意才行。”戴维抢先说道。
“什么办法?”
“把这些银行股全部抛售,转头去大量买进其他种类的股票。”布鲁斯说道。
“为什么?”张力问道。
“因为这样做的话,我们就可以凭借雄厚的资金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东京的股市打到最低点,甚至引起崩盘。到时候,我们能做的就多了。”李涛在一边说道:“不过这样也有风险。那就是张先生你必须再多加投资,而且我们也必须能瞄准时机,这对经纪人的水平要求很高。”
“日本股市还没有崩盘吗?”张力奇怪地问道。美国人要拍卖日本的工业,虽说并不是全部的日本工业,但被拍卖的这部分是日本工业中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影响巨大。这些企业一旦被人弄走,日本的经济必然一落千丈,这种情况反映到股市上,早就应该崩盘了,而且应该是一崩到底。
“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戴维耸了耸肩,也显得很不能理解:“按照常理,遇到现在这种情况,无论是哪一个国家,都应该无法支持住这种巨大的冲击,股市早就应该崩盘,甚至一跌到底。可是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却是东京股市大跌,但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恐慌。所以,在股市上,许多股票依旧在照常交易……我在这一行做了很多年,甚至1929年的那一次股市灾难我也经历过,可是,我实在是不明白这些日本人。”
“1929年?”其他人都很古怪地看了这家伙一眼,卫风更是忍不住问道:“戴维,你今年多大?”
“39,还不到四十,怎么了?”戴维反问道。
“那1929年的时候,你多大了?”卫风又问道。
“哦,那时我才刚刚16岁,长得很壮实,还是橄榄球队的队长,迷倒了学校里的很多女同学。”戴维张开双臂,显示了一下自己的肱二头肌。不过很可惜,一身西装,跟这个动作很不相配,显得很是不伦不类。
“你那时候就已经开始玩儿股票了?”张力笑问道。
“难道李维斯先生没有把我的履历交给您吗?我是在美国纽约长大的。”戴维摊了摊手,说道。
“他只讲了你的就职经历,好像不怎么关心你的成长过程。”张力无奈笑道。
“好了,戴维,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提出计划,而不是回顾你的黑色经历……”李涛在一边说道。
“黑色经历?NO,NO,NO!李,你不明白,我从来不觉得那一次纽约股市的崩盘是一场灾难,我只是看到了那些股票经纪人的强大力量……这些人转手之间,就让11名最著名的投机者自杀,而且是在一个小时内。之后的四年,道琼斯的30种工业股票的价格从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20种公用事业的股票的平均价格从141.9美元跌到28美元,20种铁路的股票平均价格则从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而且,受股市影响,金融动荡也因泡沫的破灭而出现。几千家银行倒闭、数以万计的企业关门,1929~1933年,只是短短的4年,就接连出现了四次银行恐慌,之后,又是持续了十年的经济大萧条……直到今天,美国的股票市场也依旧没有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你们可以想象,这些人是多么的伟大。”戴维一脸兴奋地说道。
“那一次的崩盘根本就没有胜利者。你佩服谁?”李涛问道。
“这个……我当时以为有的。”戴维答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