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使您太客气了。”伸手跟这位中华民国的大使握了握,张力略有些矜持地笑道。
“呵呵,介绍一下,这位是拙荆。”陈伯番又向张力介绍了一下身后站着的一位长相雍容的中年妇女。
“啊,陈夫人您好!”张力赶紧示意道。
“张先生少年英才,我跟外子在日本也是有所耳闻,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啊。”陈夫人微笑着说道。
“陈夫人过奖,过奖了!”张力连连摆手。他对自己还是有那么一点儿自知之明的,虽然先前还有那么一点点儿自傲,但小日本儿在股市上的那招“不动如山”一出,立即就让他认清楚了自己的本质。说到底,如果不是占了先天上的优势,估计也就是个写公楼保安经理的料儿。
“张先生太自谦了……请!”
……
“九转大肠?”
“呵呵。听说张先生喜欢吃东北菜,可惜大使馆里的厨师不太擅长,只好拿几道鲁菜顶替了一下,还望张先生不要见怪啊。”
客厅早就已经摆好了席面,看到张力一进门儿就两眼放光,陈伯番立即在一边解释道。不过,虽然嘴里讲着不要见怪,他的脸上却是一片喜气,显然是为拿准了张力的胃口而高兴。
“陈大使您太客气了。这道九转大肠我也就是有一回到济南的时候吃过一回,啧啧,那味道,到现在还都记忆犹新。可惜在香港就没几个人会做。”张力摇头笑道。
“呵呵,香港地靠广东,流传的最广的就是粤菜,确实不太容易找到一个鲁菜师傅的。”陈夫人在也在一边笑道。
“广东菜、江浙菜其实都太甜,我也是吃不惯的。说到底,咱们北方人还是觉得鲁菜更合味口。”陈伯番先招呼大家一起坐下,又接着笑道。
“哦?陈大使也是北方人?”张力奇道。
“呵呵,从小到大,一直到上了大学,都是在北京,后来才到了南京任职,一眨眼。几十年喽。”陈伯番感慨道。
“北京可是个好地方,可惜啊,我也没去过几回。”张力叹道。虽说他现在在各方面都远胜之前做写字楼保安经理的时候,可这年头也有一样不好,就是没法在全国各地随便跑……别说北京城了,就是广州城都没那么容易逛两回。
“呵呵,还没问张先生是哪里人呢?”陈夫人突然又向张力笑问道。
“我?哈哈哈,”张力突然大笑,“不知道陈夫人看我像是哪儿人?”
“这……呵呵,您那么喜欢鲁菜,应该是山东人吧?”陈夫人笑道。
“行啦。不知道就别乱猜。”陈伯番急忙在一边轻斥了一声,身为大使,这回又专门宴请了对方,他当然要先了解张力的一些事情,自然也知道张力的出处一直都是个谜,这个谜甚至还成了各个情报部门的心头病。虽然他也很想能弄明白张力的来历,并以此立上一功,可光知道个家乡名又有什么用?中国大了,北方更是一直战乱了几十年,谁知道谁是谁?何况,他现在还是有求于张力,更加不能引起对方的猜疑:
“鲁菜又不只是山东人爱吃。这个菜系覆及的范围在八大菜系之中可说是最广。京津一带,还有东三省,再加山东,上到达官贵人,下到贩夫走卒,吃的还不都是鲁菜?”
“呵呵,还真是这么回事儿,以前没想到,听陈大使你这么一说,我才明白原来鲁菜覆及的范围居然这么广。”可为什么以后开馆子的好像都喜欢拿川菜打名头,让川菜几乎是打遍了全国?。张力嘴上笑着,心里却暗暗有些疑惑。不过有一点他是肯定的,那就是做鲁菜的厨师们有些不够不争气。
“呵呵,别看咱们中国那么大,大的菜系也有八个之多。可整个北方,能上得了大席的也就鲁菜一个。而且相对而言,八大菜系之中,鲁菜也是传承最久,来头最大的。”陈伯番又笑道。
“哦?”张力来了兴趣,“这我还真不是很清楚。”
“鲁菜,其实就是鲁地的意思,传自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鲁二国。”见张力感兴趣,陈伯番也不愿拂了他的兴致,又道:“传说中那个将自己的儿子蒸熟了献给齐桓公吃的易牙,实际上是当时善于调味的烹饪大师。再有……就是孔子。许多人都知道孔夫子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他们却不知道除了这两条,孔夫子还有一系列‘不食’的主张,比如:‘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馁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这其实就说明当时的鲁菜已经相当讲究。不仅注意卫生,还很追求刀工和调料,几乎可说是到了日臻精美的地步。……北魏的《齐民要术》也对主要是山东地区的烹调技术作过一些总结。不仅详细阐述了煎、烧、炒、煮、烤、蒸、腌、腊、炖、糟等烹调方法,还记载了‘烤鸭’、‘烤乳猪’等名菜的制作方法。到元、明、清时期,鲁菜已经大量进入宫廷,成为御膳的珍品,并在北方各地广泛流传。清高宗弘历曾八次驾临孔府,并在第五次驾临孔府时,将女儿下嫁给孔子第72代孙孔宪培,还赏赐一套‘满汉宴.银质点铜锡仿古象形水火餐具’给孔府。而这‘孔府菜’,也同样是鲁菜里的一个流派,可说是其中的奇葩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