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喂喂,不兴这样的啊,人家明铭也没跟你争啥,你怎么在后面说她坏话?”张力不满道。
“你这是怪我喽?”潘秋怡盯着他问道。
“没有!就是说说……求一个家庭和睦嘛!”张力讪笑道。
“什么家庭和睦?不就是我是大,她是小嘛!……现在看来还是那丫头聪明,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小老婆吃香啊。”潘秋怡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叫什么话?”张力板起了脸,“我可根本就没打算让你们分大小!”
“哦?”潘秋怡俏脸一正:“你觉得我不适合当大老婆?”
“这……”张力愕然,接着连忙摆手:“我没这么说!”
“没这么说?”潘秋怡又问道。
“没,从没!”张力挺胸抬头,正气凛然。
“那就是我适合当大老婆,你决定让明铭当小老婆,二姨太?”潘秋怡又问道。
“……”
“怎么不说话?”见张力不开口,潘秋怡又问道。
“还说什么?”张力郁闷得浑身冒烟儿,“说不是,得罪你;说是,得罪她……你这摆明了是想给我挖个坑儿嘛!”
“怎么,这样不行?”潘秋怡手拄着下巴放在膝盖上,又盯着他问道。
“也不是不行,关键是……”张力欲言又止。
“关键是什么?”
“……” 关键是干嘛这么麻烦吗?不分大小多好?张力默默地吞下了后面那句。不分大小是好,可说得容易做着难。女人哪有不在乎自己在男人心里地位的?可分了大小,问题就更麻烦了。看来还是戚明铭聪明,也不整天靠在自己这边儿,而是找事儿去做……独立,又体贴人。
“你想什么呢,笑得这么难看?”潘秋怡又在一边皱眉问道。
第三百四十章 总统的法令不合法!
麦克阿瑟要访问中国,这件事在美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但是,在此之前,在纽约,还有另外一件事引起了无数美国人的关注,那就是:美国广播公司对参议员约瑟夫.雷蒙德.麦卡锡的控诉案!
据说,这个案子在纽约市法院曾经引起了巨大的争执,法官们先是讨论受不受理这个案子,后来,又改为由谁来审判这个案件……据说每一个参予讨论的法官都觉得这场争执十分艰辛和惨烈。就连其中的一些好朋友也因为种种原因反目成仇!
这个新闻是在ABC的节目里播出的,ABC的特约记者约翰逊向纽约市法院进军,想访问一下这方面的情况,结果吃了闭门羹,只能把这个传闻公布了出来。当然,他也主动申明了:这只是传闻。
不过,约翰逊并没有就此罢手。这位被戈登森从《太阳报》挖来的大记者可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也不屑于只搞这种小把戏,因为,在被挖来ABC之前,他就已经是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得者,被人们称为“创造了历史的新闻记者”,在全美国都是家喻户晓!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1948 年,约翰逊受编辑派遣,例行公事地调查一件码头工人谋杀案,结果,他的调查报道《水边罪恶》 (C日me on the Waterfront)在纽约《太阳报》连续刊出,震动全美。这些报道最后被改编为电影《水边》 ,获得奥斯卡金像奖。 约翰逊让大家看到,假如不严格监督规范,工会非常容易演变为有组织的犯罪集团。他揭露的码头工会如黑手党一般,拉帮结伙,谋财害命,整车整车地 大批量盗窃货物。 他的报道不仅引发一系列司法调查和审理; 罪证确凿的系列谋杀者被法庭 定罪,还导致整个码头工会被美国劳联-产联开除;美国从此成立管理码头的港务局,也启动了美国国会对有组织犯罪集团的著名公开听证,当时电视转播,轰动整个美国。
可以说,约翰逊在全美国的新闻记者里面可说是一等一的大拿,戈登森花了不知道多少心血和代价才把他给挖过来,目的就是为了给ABC的新闻节目正名。毕竟,张力是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人掌控的ABC很难让排外的美国人相信这个公司新闻的公正性。但是,有了约翰逊就不一样了。因为《水边的罪恶》,约翰逊名声大噪,正是受美国人信任的时候,由他出面,肯定能改变大多数美国人对ABC的看法,相信ABC的新闻。
而约翰逊也不孚戈登森之望,这位出身于美国南方佐治亚州,在二十年代就在报纸上揭露过南方种族隔离的具体现状以及三K党的罪行而受到追杀,最后因为州长的掩护才最终逃到了纽约,并一度加入过美国共产党的左翼人士一上位,立即就对麦卡锡展开了攻击。
……
“让我们看一看在麦卡锡成为反共产主义的代名词之后,美国到底承受了多大的痛苦!……这份一份1950年八月的报纸,上面的照片是国务卿艾奇逊和麦卡锡共同向新闻界宣布,允许麦卡锡对美国国务院的工作进行干预。这让麦卡锡先生极为风光,可是对于这一点,我不明白艾奇逊先生当时是怎么想的。他有什么理由这么做?仅仅是因为麦卡锡先生拿出了一份两百零五人,却始终没有公开过的名单?美国国务院的权利又凭什么能够被人这样……呵呵,分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