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跟我们在这两个小山头打出个子丑寅卯来,还是虚晃一枪再到西方山那边下手?
不管怎样,现在必须把敌人的气焰给打下去!
而且要准备长打!
政治委员谷景生参加志愿军回国代表团尚未归来,秦基伟与副军长周发田、参谋长张蕴
钰、政治部主任车敏樵等简短商议后,迅速做出决定:
一、立即向兵团、志司报告,调整第四十五师部署,停止对注字洞南山的反击,原定反
击注字洞南山的第一叁四团由主攻团变为预备队。为反击注字洞南山的弹药、给养、器材,
全部转用于上甘岭方向。军组成炮兵指挥所,统一指挥快速机动到上甘岭方向的炮群,由第
四十五师副师长唐万成和师炮兵副主任靳钟统一指挥,全力支援步兵战斗。
二、第四十四师由主攻师变为助攻师,牵制当面之敌。
叁、各级指挥所前移。第四十五师指挥所前移至德山岘,第一叁叁团指挥所前移至上所
里北山。
四、调整战斗部署。由第一叁五团团长张信元负责指挥 597.9 高地战斗;由第一叁叁团
团长孙加贵负责指挥 537.7 高地北山战斗;第一叁四团团长刘占华在师指挥所待命,随时准
备投入战斗;师炮兵群由第四十五师副师长唐万成及军炮兵室副主任靳钟统一指挥。
五、加强后勤保障。除原先定额储备的弹药以外,一线连队,每连配备手榴弹 8000 枚,
全军给养储备 3 个月,迅速向坑道补充食物和水。
秦基伟也作好了长打的准备。
他给向守志挂电话:
“老向,只要你那个口子不出事,上甘岭这边仗就好打!”
又给崔建功挂电话:
“老崔啊,阵地丢了,回头不好见我啊!”
在中国军队的将领中,秦基伟是极善于学习和提高的一位,在第十五军,专门编有一份
《参考消息》,专门摘发敌军动态、国际新闻,指挥员们可以通过这份《参考消息》了解国
际间政治气候,帮助分折战场形势。他们正是从这份《参考消息》上知道了美国正在进行总
统大选,知道了上甘岭战斗发起之时正是第七届联合国大会开幕之日。由此而判断出敌人这
次战斗的动机、本钱的大小、要达到的目的等等。
秦基伟对大家说:
“一人舍命,十人难当!咱们第十五军的人都要当硬骨头!”
邓华、杨得志往沙盘前一站,上甘岭这仗,就注定要打成“战役”
虽说“摊牌”行动头一天碰了钉子,范佛里特还是不甘心。
15 日凌晨 5 时,“联合国军”又向上甘岭地区发起猛烈反扑。
头晚刚恢复阵地的中国兵们还没来得及把工事修好,震天动地的轰隆声就从天边传来,
转瞬间,30 多架 B-29 轰炸机黑鸦鸦地一片就扑了上来。先是在高地上空兜圈子,然后排着
队一架接一架俯冲下来,象倒垃圾一样的把成吨的炸弹扔了下来。无数颗炸弹落地爆炸冲起
的烟柱遮天蔽日,排山倒海,气浪隔着几里路就能把人掀得一个跟头接一个跟头。两个高地
全被炸成了一片虚土,弹片、飞石、破损的枪械、人体上残缺的肢体,在狭窄的空间飞散又
落下。
这就是所谓“地毯式”轰炸。
接着,300 门 105 毫米以上的火炮又翻来覆去地把两个高地深翻透犁了一个多小时。
头号强国这仗打得确实阔气。
在这炼狱之火的焚烧下,难道还会有什么活物?
晨光之下,一片钢盔又亮晃晃地象蝗虫一般,兴冲冲地向五圣山下的那 597.9 高地和
537.7 高地北山漫去。几架提供近距空中支援的“油挑子”(F-51 战斗机)也啸叫着向山头
着倾泄弹药,
新上阵的美步兵第叁十二团两个营和韩军第十七团两个营气势汹汹地扑了上来。
眼瞅着就要漫过山顶了。
突然,随着几声清脆的喇叭声响,不知是从地里钻出来的,还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山头
上出现了叁五成群的中国士兵,雨点般的爆破筒和手榴弹横七竖八地扔了下来,机关枪、冲
锋枪等短促火器也撕心裂肺地响了起来。
新兵怕炮,老兵怕机枪,老兵油子最怕这种盯着找人的机枪。
而且这个时候,第十五军炮兵群已经调整到上甘岭方向,虽然不象“联合国军”炮火那
么猛烈,那么阔气,但也是找准了地方下“弹”的。特别是象八二炮、六0炮这类步兵轻便
火炮,更是象长了眼睛一样,专对着人多的地方下雨,铺天盖地也让“联合国军”官兵们死
伤累累。
蝗虫潮又退了下来。
整个大半天,潮起潮落 10 多次集团冲击都是这样被打了回来。
还一大堆伤亡。
中午时分,桧仓里的志愿军司令部接到了第十五军的报告:
在上甘岭地区,自 14 日凌晨 3 时起,敌继 12 日连续两天的航空兵、炮兵的火力突袭,
又进行两个小时的猛烈炮火准备,凌晨 5 时,以美、伪军各一部共 7 个营的兵力,在 105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