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山、斗流峰、五圣山等主要制高点,是中部战线的门户。其中西方山紧靠平康平原,是
东海岸元山至西海岸汶山公路的连接点,又有汉城至元山的铁路纵贯防区中央,交通便利,
有利于敌坦克和机械化部队机动,又是与第叁十八军阵地的结合部。
秦基伟认为这个方向是第十五军的防御的重中之重。
重中之重嘛,就要放上强中之强。
于是,第十五军的拳头部队──向守志的第四十四师被摆在了这里,并给他加强了第二
十九师第八十七团,配属了炮兵第九团第一营、第二营,在 300.5 高地、芝村、两双岭、知
足里地域展开,盯住了西方山方向,阻敌由王在峰、西方山、斗流峰向平康方向突破。第二
十九师第八十六团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第四十四师方向的防御作战。
友邻第叁十八军军长江拥辉想必也是这样考虑的,他放在这里的部队也是第叁十八军的
强中之强──杨大易的第一一二师。
两个肩挨肩的主力师碰面打招呼忒有意思:
“你们是哪一部分?
“万岁军。你们呢?”──“万岁军”是梁兴初扛的牌子。
“我们是九千岁部队!”──“九千岁”是秦基伟定的调子。
两边都神气活现。
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也信心百倍。
在西方山检查防御工事时,他就站在交通壕里指着南边说:
“范佛里特,范佛里特,我等着你来攻,我要叫你无功而返!”
王近山还专门派了个能干的作战参谋吴安良盯在这里,随时掌握这里的情况,卯足了劲
儿准备和敌人的机械化在这里大打一场。
叁员虎将,所见略同。
不能说他们考虑得不对,那会儿中朝部队最头痛的就是敌人的坦克,而整个战线适合坦
克集群行动的地方只有平康和开城地区的部分平川,把这样一些平川地作为重点防御地段,
应该说是符合常规的。中朝军队手中不多的坦克部队就大都配置在这个方向上,曾经达到过
每公里正面 12 辆的密度。
老行伍范佛里特在策划“摊牌”时,一定是注意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反而不从这里下手了。
这就叫“兵无常势”。
虽然重点是在西方山,秦基伟在五圣山方向也没含糊。
守备五圣山地区的是崔建功的第四十五师,配属了炮兵第九团第叁营、炮兵第二十团第
二营、第叁营,展开于 597.9 高地、537.7 高地北山、芹洞、723 高地、安长洞地域,任务是
阻敌向上甘岭、五圣山、忠贤山方向突破。其中第一叁五团第二营位于灵台、454.4 高地及
东南无名高地、781 高地地域;第叁营位于 597.9 高地、上甘岭、菊亭地域;第一营位于 537.7
高地北山、448 高地、菊亭东南无名高地地域;第叁营第七连及第四十五师警卫连作团预备
队。第一叁五团左右邻分别为第一叁叁团和第二十九师第八十五团。
张显扬的第二十九师第八十六团、第八十七团则作为军预备队,配置在霹雳岩山、726
高地、塔洞、马背岩地区,随时准备支援第一梯队作战。
进入八、九月份后,秦基伟根据种种迹象已经判断出,“联合国军”很可能要发动秋季
攻势。不过,他同时也对向守志、崔建功和张显杨作出估计,去年敌人的秋季攻势,历时两
周,激烈战斗一周。预计今年发动秋季攻势个把月,激烈战斗两周,准备顶住敌人两个师的
进攻。
与范佛里特相比,这个估计要持重一些。
但与后来发生的事实相映照,还是显得过于轻松。
从排兵布阵来说,秦基伟的思路符合常规,没什么大漏洞。
可没料到这回范佛里特来了个反常规思维,找了个难点下手。
这就使秦基伟没将范佛里特射来的第一个球扑住。
崔建功为难之际折衷一把,牌又软了一分!
担负五圣山防务的崔建功师长这时也处在进攻的思维状态。
河北魏县人崔建功早年是前国军东北军张学良少帅手下第一0九师的一个大头兵。蒋介
石陕北“剿共”那会儿,第一0九师一个不留神在直罗镇中了红军的埋伏,被压在一条沟里
动不了窝,只看见漫山遍野一片亮晃晃的刺刀和红旗,“缴枪不杀”的喊声也震耳欲聋。当
时还是个半桩孩子的崔建功十分紧张。
然而他的班长李德胜却满不在乎:
“嗨,小兄弟别怕,到时你只管缴枪就行了。枪一缴,红军就待你象亲哥们似的。我上
回被俘不愿留下,人家还送我叁块大洋当路费呢!”
到了红军冲上来时,李德胜扯着嗓子就喊:
“红军弟兄们,到咱这儿来缴枪!”
还纠正崔建功的动作:
“枪举高点,嘿,不对不对,要这样!”
就“这样”,崔建功稀里糊涂地赶上了“老红军”的末班车。
因为崔建功祖上曾有人在满清做过进士,后来虽然家道破落,但毕竟是书香门弟出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