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人材被挖掘聘用,很多不得志之士得到大展拳脚机会,其中有很多人物是三国史并没有记载的无名之辈。这让何晨几乎做梦都会笑醒,比如郑浑这个制造家,又比如左伯这样的造纸家等等。
定都晋后,何晨第一件事情,便是以献帝少幼为名,以车骑将军、并州牧身份,行三公事,开始辅佐朝政。由于朝中三公九卿尚书台各门下官吏缺失,便暂时以荀攸为大司农,领司空事,掌展天下钱谷金帛。当然,这不包括何晨的小金库。以田丰为光禄勋,暂领太常事,一应礼典、祭祀,考选官位皆由他管暇。又以黄忠为卫尉,领太尉事,暂统天下兵马。其中包括郭嘉、李严等一干老臣,也同样位列九卿,显赫一时。至于张辽、徐晃、魏延、赵云等皆封侯拜将,统领一方兵马。只是这官封倒是封的热闹,也只不过是个虚有其名罢了。虽然定都晋城,朝庭也是名存实亡,刘协每日除了蹲在地上画圈圈外,整日无所事事。而颁布的旨令,只能在九郡内打转,出了并州,谁都不当一回事。不过哪怕是这样,也让众下属兴奋的彻夜难眠。
第二件事情,何晨假献帝之手,发榜天下,表刘备为左将军领徐州牧,孙策为前将军领豫州牧,袁术领扬州牧,袁绍为大将军,兼领冀、青两州等等。这命令一经颁布,天下诸侯无不目瞪口呆。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何晨摆明的是想挑起各诸侯纷争。刘备领徐州,是要和曹操火拼;袁绍在北方已经杀红双眼,这下去不是要彻底与公孙瓒争个鱼死网破?孙策领豫州,是要与袁术翻脸,兵戎相向啊。何晨知道这敕令下去,估计全天下诸侯都会以看白痴的眼光看自己,但何晨不在乎,起码以后自己出征,也是师出有名,在道义上站住角,面子的工程还是要做的。
随后,何晨照着的贾诩建议,趁着各路诸侯不停争夺地盘之际,开始利用文化,经济不停向羌氐胡人地区渗透,对各地大小部落,拉拢分化,打压利诱,不断开通利市,没用多久,并州方面不但全盘接受西河郡,而且还在羌氐部里从新建起上郡,把并州九郡,扩大为十郡。从而打通了往雍、凉两州的走廊通道。其中当然少不了一番血雨征战。虽然何晨没有亲征,但高顺表现出强大的统领与指挥能力,照样把胡人杀的溃不成军,伏手称臣。
年未,何晨以献帝之名,发出召令,让各州州牧回晋阳述职。结果可想而知,天下诸侯无一人入并州。对这道敕令,谁都不屑一顾。
就在这个时候,来自易河的一道救急文书,彻底把何晨的心思活络起来。
公孙瓒先是派儿子公孙续向黑山军张燕求救。
张燕一直与公孙是盟友关系,很快便派部将杜长将兵三万,先行支援公孙。哪里知道还没有等张燕亲自举大兵出征,贪婪成性的杜长一路纵兵劫掠,士兵散不成军,被袁绍副将牵招骑兵奔袭得手,连斩数将,杀的杜长溃不成军,逃回常山时,兵将不过数百人。
公孙续见杜长败北,张燕短时间内又出不了兵,遂转道太行,入并州境内,往献帝救助,更准确的说,向何晨求救。
天大的机会,就这样摆在何晨面前。
十章 三路齐进
收费章节(12点)
十章 三路齐进
经过郭嘉、贾诩、荀攸、田丰四位顶极谋臣的共用商量,一至认为如今出征河北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并州内部稳动,外部又无强敌,加上士兵操练有素,钱库、谷粮年年堆加,正是结束诸侯割据的时期。
何晨也是意气风发,老子来这个世界这么多年,整了这么多事情,做了这么多准备,终于开始领兵出征,讨伐史上都留下重重一笔的诸侯英雄了,而第一个,便是眼下割据北方,势力最盛的袁绍。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春,何晨发榜文书,言袁绍不臣之心,欲自立为帝,又拒收朝庭文书,实乃汉之国贼。随后起并州马步十万大军,分三路出兵冀州。
一路高顺领“怒涛军团”为左军,出乐平郡上艾,走“苇泽关”(今娘子关),攻打井陉,威逼常山诸郡。
井陉位处河北、并州交界处,是晋冀的咽喉要地,娘子关更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东南侧长城依绵山蜿蜒,巍峨挺拔。城西有桃河水环绕,终年不息。险山、河谷、长城为晋冀间筑起一道天然屏障。
另一路魏延领“飓风军团”出上党,进白陉。
从太行山流下来的磨河冲出一条深谷,谷地的出口在辉县薄壁镇,名为孟门隘口。孟门隘口山石颜色奇特,又称紫霞关,据此陉可南渡黄河攻汴,郑,东向荷泽,大名,北窥安阳,邯郸,是南三陉中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要地。
最后何晨亲领七万大军,以黄忠“燃烧军团”为先锋,赵峻、马玉为副将,典韦、纪灵、黄舞蝶、张绣、甘宁等战将数十员,又调赵云领一万骑兵为三路救应使,郭嘉为军师,贾诩为幕僚,田丰为参军司马,陈琳为主薄,李严总督三路粮草。然后大军浩浩荡荡出上党,兵发滏口陉。
三军大路遥相呼应,声势浩大无大,一时间北方烽火连绵,冀州震动不安。
由于何晨连年刻意经营,太行八径中的南三径,中二径或明或暗已掌控之中,如今三路所过,几乎势如破竹,高顺连克石邑、灵寿、真定诸县,常山郡大半沦陷,与黑山军张燕对持于九门。魏延右路大军同样犀利无比,七战七捷,更斩杀镇守安阳大将蒋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