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戏志才笑问道:“不知几位想从政抑或从军?”
“难道我们就不能是州牧、刺史之才么?”白衣文士面带微笑,戏志才的瞳孔猛然一缩,他发现此人的气度竟与郭嘉相似
戏志才本就没有小看这几个青年,如今他更加谨慎。一开始,戏志才先在军政方面,出了几个浅显的题目,三个文士都没有开口,仅仅是两个武士便回答了。接着,戏志才又开始说一些比较深层次的东西,两个武者渐渐不能回答,其中一个缁衣文士便接了上来,而青衣和白衣两位文士却微笑着站在旁边,一直没有开口。
戏志才知道遇见高人了,心中不由暗喜,他便把刘璋治下,一些疑难却能够解决的事情拿出来说。缁衣文士不能回答,青衣和白衣两位文士便开始出言。戏志才惊喜的发现,这两人说的方法或许与实际解决方法不同,但往往更高明一些。
于是乎,戏志才一咬牙,竟将一些棘手且没有解决的事情拿了出来,终于将青衣、白衣两位文士给难住了。可是,这些问题也是戏志才为难的
“两位不必为难了最后那几个问题,就算是我,也没办法解决”见两个文士皱眉冥想,似乎没有答案,戏志才这才安心。在他看来,除非有郭嘉、贾诩之才,否则绝对解不开最后几个问题。
“不我已经有办法了”青衣文士皱眉道:“可我这个办法不怎么好,有碍冠军侯名望”
“什么?有办法了”戏志才看着青衣文士心中大惊,可他脸上依旧平静,喜怒不形于色,并非刘备的专长。
“我也有了”白衣文士又恢复了最初的淡然。
看见白衣文士的表情,青衣文士不由叹息道:“看来你的办法比我的好,我终究逊你一筹”
“这…”戏志才脸上的表情更平静了,他已经有些麻木。
当青衣文士与白衣文士各自说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戏志才在心中仔细忖度,他们的方法果然能解决眼下的几个难题,而白衣文士也果真更高一筹。
“两位高才,我这就通知主公敢问几位姓名”学无先后,达者为先。戏志才微微一躬身,表现的十分恭敬。
“戏大人不必如此我们原本就是来投奔冠军侯的”白衣文士拱手道:“在下庐江周瑜字公瑾”
“江东美周郎?你不是孙策的军师么”戏志才大喜道:“当初主公听说你投奔了孙策,一直扼腕长叹,闷闷不乐。若知道你来了,主公定然大喜,你怎么还来招贤馆”
“与几个朋友一起前来,先试试本领,否则岂不是让人小看”青衣文士笑道:“在下吴郡陆逊字伯言”
“莫不是江东陆氏族人?”郭嘉掌管情报,刘璋一直让他注意各方英才。由于周瑜的关系,刘璋麾下几位高参,对庐江的情报知之甚详。
“在下乃是庐江太守陆康侄孙”陆逊微微一笑,可心中却隐隐作痛,他又想起了一直很疼爱他的陆康。同时,也对江东孙氏更加仇恨。
“陆康侄孙不是叫陆议么?”戏志才很疑惑。古人的名字可不是随便就能改的,不是有话这么说么,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自孙氏攻入庐江,我叔祖病死,世上再无陆议,只有陆逊”陆逊的话里充满仇恨,让戏志才恍然大悟。逊字,不就是‘孙走’嘛
“这三位呢?”虽然缁衣文士与两位武士的文才不如周瑜、陆逊,但成为城守、副将,还是绰绰有余的。秉着是人才就不能放过的原则,加上他们又是与周瑜、陆逊一起来的,戏志才也很客气。
“在下刘宪,扬州刺史刘繇之侄”刘宪轻笑道:“若论族谱,冠军侯也是我族叔呢”
“原来是汉室宗亲,失敬不过,若想直接以军官身份入军,还需经过赵将军考核,否则…”对于攀关系的人,戏志才倒也不在乎,毕竟刘璋说了,唯才是举
刘宪笑道:“那是自然,我可不想靠关系出头”
“如此最好”见刘宪表态,戏志才高看了他一眼。要知道,越是世家子弟,越是纨绔,这种人往往好逸恶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在下陶商,这位是我弟弟陶应”缁衣文士拱手道:“我们乃是陶谦陶恭祖之子”
“原来是徐州陶府君之子”戏志才笑道:“听闻陶府君逝世,主公曾说,大汉少一栋梁,天下少了一个好官。如今看见两位公子如此英雄,陶府君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不过,陶应公子亦要从军,那就要…”
“明白明白”陶应性急,没等戏志才说完,他便笑道:“在徐州的时候,家父总说我不行。可军中宿将,除了糜子芳以外,都不是我的对手。见过刘备三兄弟以后,我才知道天外有天。不过,我也很想知道,自己差在哪里”
其实陶谦的两个公子并不算太差。说起本事,陶商做一个郡守倒也不成问题,而陶应作为一军副将,辅佐主帅也可以。只不过,若让陶商掌管一州之政或让陶应单独领军,那就不行了。或许,陶谦正是看出了这点,才把徐州让给刘备。
戏志才匆匆离开招贤馆,直奔刘璋府邸。且不说周瑜来了,就说陆逊的才华也不下于戏志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招贤馆才开,便有大贤来投,何其幸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