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计不可”刘璋笑道“税法乃是国家之重,虽然我们现在缺粮,但也不能朝令夕改以我的想法,从我开始,大汉治下不得加税所有税种,只收jiāo易税以及所得税”
“何为所得税?”对于jiāo易税,刘璋麾下已经在收,大家都明白。可是所得税,众人就不懂了
刘璋笑道“所得税就是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总称。简单来说,无论什么职业,都会有收入,就是按照个人收入来课税比如说,工匠帮别人做工,赚了一千钱,这一千钱就是他的所得,就需要纳税。当然,这个税的课税程度需要掌控,还需要定一个固定比例”
“照主公所言,天下不是所有人都要缴税?”世家、官吏往往是偷税漏税的大头,若按照刘璋这么做,肯定要得罪世家大罪,众人闻言心中大惊。
“那是自然”刘璋冷笑道“世家大族以各种借口不纳税,最后富可敌国,渐渐产生野心。倒霉的是什么人?还不是国家、百姓所以不能让他们太富若是太平时节,想要做这些事,的确很难。可如今天下大luàn,无论是制度,还是政策,都可以改变不破不立,不服者,杀无赦”
“这…”众人从刘璋的话里听出了一丝寒意,可郭嘉、贾诩、诸葛亮之辈,却听出了与众不同若照刘璋的方法纳税,百姓赚的越多,国家越富,正所谓藏富于民,民富国强
“主公之策甚好,属下佩服”诸葛亮jīng通内政,自然能看出所得税的好处,他微微一笑道“只是其中还有一些疏漏,以及难处,急切中无法实行”
“我当然知道”刘璋道“孔明,你jīng通内政,此事就jiāo给你处理。”
“属下领命”诸葛亮皱眉道“其实政策的好坏,可以找一地试行,还请主公示下”
“所言甚是”刘璋笑道“就并州吧并州人口不多,世家稀少,反弹的力量会小很多,而且并州刺史乃是你的好友孟建,他一定会帮助你,不用担心阳奉yīn违”
“主公,属下还有一点忧虑各地官员多数出于世家,他们岂能听话的让主公推行新税?”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廖立身为寒mén,自然知道大汉的现状,虽然他很不喜欢世家,但朝廷官员大多数是世家子弟,特别是基层官员阎王好过,小鬼难缠。若这些基层官员捣luàn,其危害更甚于高官
第二卷天下初乱第四百二十五章论科举兵出凉州
第四百二十五章论科举兵出凉州
“这倒是一个麻烦”刘璋皱着眉头轻叩小案,过了好半晌,他才长舒了一口气道“其实很久以前,我就有一个想法,只是实行起来很难。可若真能实行,那些世家子弟就很难垄断朝堂了”
“哦?”诸葛亮早知道刘璋不凡,他听刘璋说有办法抑制世家,不由笑道“主公不妨说出来听听,若其中有什么难处,我们也可以集思广益”
“那我就说说”刘璋沉声道“只是不管成不成,今日我所说的话,不得泄漏半句,否则立斩不饶典韦、典满”
“末将在”刘璋刚下令议事,典韦父子就到mén外站岗去了。听见刘璋呼唤,二人立刻走了进来
刘璋沉着脸下令道“传我命令,议事期间,任何人不能靠近这里百步,否则杀无赦”
“是”对于刘璋的命令,典韦从来都是一折不扣的完成,他立刻将大厅百步内的shì者、兵卒都赶了出去,而后向刘璋复命见刘璋如此慎重,众人也坐直了身体
扫视众人,刘璋笑道“其实我这个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考试,我叫它科举制”
“科举制?”众人有些不解的看着刘璋,而诸葛亮、郭嘉这些从正统书院里出来的人,似乎有些明白了。他们在书院读书的时候,师傅就会常常出题,校考他们的才学。在他们想来,刘璋的科举应该与校考才学的方法差不多
见众人面lù疑huò,刘璋笑道“如今想要当官,必须要地方官府推举成为孝廉而科举制,则需要官府出题校考才学,才学过关,才能当官”
见答案与自己所想相同,诸葛亮笑道“主公,您的方法很好,可现在能读书识字的人,大多数是世家子弟。就算您用科举制,也只能缓解世家当政的情况,却也不能解决世家秉政的问题”
“说得好”刘璋笑道“可若是我再办学校呢?”
“办学校?”诸葛亮惊道“主公莫不是想筹办好像鹿mén书院、颍川书院或者类似太学的地方?”
“正是”刘璋笑道“我以官府的名义办学校,从启méng到一技之长,都可以传授,包括当官理民的技巧”
“主公,书籍都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中,就算用抄的,成本也很高。15百姓家贫,哪有钱读书?”诸葛亮叹道“如果由官府出资,成本就太高了”
“孔明,你以为我没有想过么?”刘璋笑道“这些事,我都有办法解决,就连你夫人,都在帮我办这件事呢”
“我夫人?”想起前段时间,刘璋曾经找过黄月英。黄月英回家后,便鬼鬼祟祟的搞一些木器,任凭怎么询问,她都拒绝回答,诸葛亮为此还很不高兴。如今听说夫人在为刘璋做一件大事,诸葛亮有些目瞪口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